正在閱讀
認真的企業家最動人:吳東亮20年來「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認真的企業家最動人:吳東亮20年來「用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

Hard-working Entrepreneur Who Touches Hearts: For 20 Years, Thomas Wu is“Using Art to Create New Values in Taiwan”

2日,台新金控集團董事長吳東亮於「第20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上,感性致詞。他朗讀了吳念真導演為台新30週年紀念影片所錄製的開場白,闡述台新深耕台灣、永續經營的理念,也特別感謝林曼麗等人,對台新藝術獎與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並表示二十年來因為藝術專業人士的參與,才能讓台新藝術獎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當代藝術獎項。

相信這塊土地的現在和未來,

是我們不變的初衷;

深耕這塊土地,以造福後代子孫,

是我們不變的心願。

於是,我們一直同心協力,

在這塊土地上認真打拼,建立恆久的繁榮和價值。

台新金控集團董事長吳東亮(1950-)於2日在「第20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上,感性致詞。他仿效導演吳念真,以沙啞磁性的聲音,朗讀了吳念真導演於今年3月間,為台新30週年紀念影片所錄製的動人開場白,闡述了台新深耕台灣、永續經營的理念。

延伸閱讀|第20屆台新藝術獎揭曉:《感傷旅行》奪年度大獎,李亦凡、《王子.哈姆雷特》拿下視覺、表演藝術獎

台新藝術獎創辦人吳東亮董事長致詞。(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吳東亮語帶哽咽,回首前塵。他強調,30年一路走來,台新始終沒有忘記這個初衷,從未停止腳步,努力讓自己成長,不斷擴大版圖,成為擁有銀行、證券、人壽、投信、創投等公司的全方位金控公司,提供客戶最好的服務;也是因為這個初衷,台新在2001年成立了「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隔(2002)年創辦「台新藝術獎」,以實質獎金支持台灣的藝術家們,協助他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引導台灣藝文界的方向,同時,邀請國際專家學者、策展人到台灣參與決選,藉此讓台灣傑出的藝術家與國際接軌,在國際的舞台上被看見。

20年來台新藝術獎耕耘有成,成為台灣藝文創作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許多藝術家都以能入圍台新藝術獎為榮,得獎更是最大的志業肯定與榮耀。果然,功不唐捐,吳東亮深感驕傲與安慰。

當時間回溯到1980年代,身為台灣本土企業家吳火獅(1919-1986)後代,吳東亮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成歸國後,投身在家族事業中。然而看似順遂的事業參與中,父親在他36歲那年因胰臟癌突發驟逝,晴天霹靂,從此,傳承與創新之間,成為他失去父親靠背的人生新功課,迫使他努力作思考。

1990年政府開放民間成立銀行,吳東亮認為機不可失,邀請摯友以及企業界賢達,共同發起創設台新銀行。1992年3月23日,台新銀行正式營業,最初資本額為新台幣100億元。接續展開股票上櫃上市、購併在地合作社與新銀行、開辦網路銀行服務等,希望走出和家族成員不一樣的路子。

創業惟艱,一步一腳印,在台灣金融生態的嚴苛競爭環境中,除了思考如何生存發展之外,吳東亮希望與新舊銀行做出差異化,同時傳承自父親的本土意識與信仰,他希望對餵養自身家族壯大的土地,作出回饋。

於是吳東亮展開請益之旅,時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的林曼麗,當時給了他「用當代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的概念,讓他有如醍醐灌頂之悟。2001年5月,由台新銀行捐助成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並以「台灣前衛藝術」為主要贊助領域。2002年3月15日,以吳東亮為首,包括林曼麗、石瑞仁、黃韻瑾等等藝術專才,共同規劃成立「台新藝術獎」,一路發展迄今。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林曼麗致詞。(擷取自第20屆台新藝術獎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扮演、催生、參與、陪伴的林曼麗,感受至深,她在頒獎典禮上,有感而發,「站在這裡,我心情十分複雜。20年的歲月不算短,歲月果然催人老,我們都已不再年輕,但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留下許多美好的東西。這20年來台灣的藝術,尤其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發光發熱,越來越豐富、多元、精彩、充滿能量。」

回首前塵,台新藝術獎20年的耕耘,需要的不只是時間,還要「持續的韌性」。林曼麗說,這一路走來,面臨過許多爭辯與挑戰,而資源的挹注,完全靠台新集團20年無私的後盾,其中包括吳東亮、彭雪芬夫婦的遠見,以及全體台新董事、經營團隊的堅定支持,才能順利走到今天。「20年來,台新金控集團歷經了經營環境巨大變化,無論是逆境或順境,都是一本初衷,堅定支持藝術,值得大家給予熱烈肯定!」林曼麗加重語氣強調著。

無獨有偶,「第20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團主席鄭慧華,也語重心長地表示,20年,代表了諸多重要意涵。首先,這個獎項創立迄今,見證了這20年來,台灣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旺盛能量,經過這20年,各界清晰地看到台新奬對台灣藝術工作生態的鼓勵與貢獻,「這是透過時間積累,才能使我們在此刻感受與體會的一種歷史性的時刻與狀態。」鄭慧華說。

決選團主席鄭慧華致詞。(擷取自第20屆台新藝術獎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20年後的今天,大家發現台新藝術獎對台灣藝術文化的意義與地位,不僅沒有絲毫式微感,反而越發重要,這正是台新獎賦予自身的使命,是作為文化引擎,參與藝術環境推動,鼓勵資深與年輕藝術家勇於創新。這些過程,使得台新獎成為台灣藝術生態中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今日,全球藝術獎項不計其數,而台新奬矗立其中,仍顯不同凡響。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對在地藝文生態,以涓涓長流的點滴投入,扎根地方性,「實打實」的做法,成就該獎項精神,與作為其使命的基礎。台新藝術獎是目前全世界藝術獎項之中,幾乎是唯一不辭過程繁瑣的獎項,它邀請在地藝術提名觀察人「地毯式」的實地考察,走訪全台灣的展覽與表演,再以他們的田野研究,來作為提名基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新ARTalks網路上,多年來已累積出數量驚人的藝術評論、觀察書寫檔案。鄭慧華指出,那個檔案,已成為既全面又具觀點性的藝術書寫資料庫。一個獎項,以這種方式活絡藝術生態中的生產者、觀察者、記錄者與書寫者,它的地位與權威性,其來有自,展現出的深厚底氣,令各界刮目相看。

鄭慧華同時以決選主席的身分表示,對於本屆17件通過提名、初審的最後入圍作品,經過評審團戰戰兢兢、認真以待,才作出抉擇。一方面思索討論現今最該關注、思考和發覺的藝術當代性是什麼;另方面,面對始料未及的Covid-19 ,大家共同渡過了兩年半的疫情危機,在這種狀態下,藝術文化生產又面對了什麼轉折、困難或新的刺激與變化。評審團的觀察判準,除了要因應時代、環境,體察生命與生存的劇變,體會藝術創作以何種面貌,回應了這個時代、回應了創作的技術媒介的演進,另一個至關重要的是,必須發掘、敏銳地看到此刻藝術創作中所具備的精神性、原創力和藝術前衛性。

延伸閱讀|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10組「視覺藝術」與7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

鄭慧華強調,透過該評審過程,看到許多可能性,也看到了時代所給予的挑戰。台新獎不只是一個短暫的評審榮耀,更重要的是通過它,我們能否看見文化與藝術生產的長遠視野,將文化藝術的動能更加提煉與推動。她與全體決審委員,衷心希望台新獎以此目標,自我期許,繼續走向下一個20年,同時共同思考、實踐出更有創造力,更加生機盎然的人類未來。

因為疫情隔離中的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也為今年頒獎的盛況,作了及時分析。鄭家鐘認爲,這次三個大獎各有各的代表性意義:

一、年度最大獎《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人力飛行劇團,黎煥雄導演透過創作者(自己)對創作者陳映真的告解,也是對下一代的告解,這是黎導的精神信仰連結,及對一個時代的思潮對話。而獨舞者崔台鎬,以單人表演加以詮釋,由車站到「精神上」的地窖,對被匍匐的、被冷凍的、被遺忘的左翼歷史,重新以陳映真的感情狀態,回到舞台。中間我看到了信念的重量以及情感的濃度,可說是經典性、以小搏大的動人敘事!

延伸閱讀|【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拒絕遺忘,確定失落:黎煥雄專訪

黎煥雄導演,崔台鎬演出,人力飛行劇團製作,《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演出劇照,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人力飛行劇團提供)ERA

二、這次視覺藝術大獎,給了李亦凡的作品,他用動畫遊戲引擎的工具箱,與機造電影腳本,做了《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獲得視覺大獎,作品中他用第一人稱、喃喃自語的方式,結合完全自由釋放的虛擬身體,說些好像很有哲理,又不全然可信的論調,把影像變得很 real-time 、很有趣。

這應該是一個新的開端,今後元宇宙來了,人工智能、演算法大數據,都加入了創作的工具箱,不知道藝術家會如何挑戰具有社會意義的精神性、在藝術美學的前衛性與所謂大家念茲在茲的原創性?未來觀察員會碰到這一類的挑戰才剛開始!  

延伸閱讀|透過科幻視角重新省視亞洲的過去與未來:「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截圖,2021。(藝術家提供)

三、表演藝術大獎也給了小劇場與獨舞,《王子.哈姆雷特》,王墨林導演、楊奇殷演出。王導演一直以來跟演員討論的,不是表演方法,而是「自我」究竟為何?而楊奇殷則借用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七重絕望〉,質問 to be or not to be?

王墨林說演員最重要的是,對「自我」要誠實。在作品中,演者透過七段的動態演譯,最後要歸結的是一個靜態的態度「人對生命自處之態度」,是很棒的說法,既放開,又見收斂情懷,才能再出發!楊奇殷志在為全拋世代(拋棄房子、車子、家庭、婚姻等)發聲,非常令人好奇,他今後的作品會如何?

王墨林導演,楊奇殷編劇、演出,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製作,《王子.哈姆雷特》,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身體氣象館提供)

本屆頒獎典禮,因受疫情影響,簡縮了頒獎現場的貴賓邀請,以同步網路轉播,分享盛況。主持人藍貝芝感性專業,表現優越;司儀馬維元字正腔圓,十分襯職;而走過半世紀的民權歌劇團,隱身在流線造型的舞台裡側,由林金泉團長帶頭以歌仔戲傳統樂器的大廣弦、椰胡、三弦、嗩吶、鼓,以及西洋鍵盤樂器、電吉他等現場演奏,由林嬋娟主唱,不但展現歌仔戲特色與韻味,同時凸顯傳統表演樂團,與時俱進的珍貴意涵與代表性。

見證時間累積下的歷史性時刻,國內重要藝文人士、入圍藝術團隊與親友團,共同出席頒獎典禮。在宣布得獎的剎那,幾家歡樂幾家愁,獲奬的團隊,備顯榮耀,無不激動,甚至落淚,他們相互擁抱,氣氛溫馨感人。

走過20個年頭的「台新藝術奬」熠熠發光,證明台灣企業家的良心、高度與質感。吳東亮有情有義有愛,在接地氣做藝術公益的同時,也展現國際眼光。他出錢出力,用心呵護,彷彿用走過20年、支持台灣當代藝術的總成績單,明白告訴社會大眾,企業界是可以用當代藝術,協助台灣,創造新價值、展現新風貌的。

20年磨箭有成,現年72歲的吳東亮,有了斑駁白髮,但他滿面春風,喜事連連。一個多月前,男孫來報到,目前3個金孫在懷,讓他心滿意足。享受含貽弄孫之樂,幾乎成為他忙碌生活下的開心日常。另外,在眾望所歸聲中,甫接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可望為企業界扮演與政府溝通協調的重要角色,更要連結海內外資源。這也是吳東亮在水道渠成之下,找到另一個企業家回饋社會的著力點,他以歡喜心,迎接嶄新挑戰,也正全力以赴中。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致詞。(擷取自第20屆台新藝術獎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2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