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蒂姆.沃克的夢遊仙境:「美妙事物」時尚攝影展的童話敘事

蒂姆.沃克的夢遊仙境:「美妙事物」時尚攝影展的童話敘事

Tim Walker’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Fairytale Narrative in Fashio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Wonderful Things”

「美妙事物」展覽的系列攝影最初由V&A博物館委託創作,透過蒂姆.沃克擅長運用全球觀眾都熟悉的童話故事之語言,使得他的視覺語言具有普世性,也在童話敘事與酷兒觀點介入,為其多元的典藏品增添時尚當代的詮釋。館藏文物時序橫跨15世紀至當代,藝術風格橫跨東西,展示上穿插在攝影作品中,觀眾穿梭不同展場間的同時,就像在看奇幻電影的蒙太奇經驗,構成場景—文物—攝影三層的互文關係。

近十年時尚展覽在西方博物館/美術館大行其道,電影《時尚惡魔的盛宴》(The First Monday in May,2016)可以說是記錄下這波潮流前台幕後的細節,當中呈現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服飾典藏館(Costume Institute)所舉辦的「Met Gala」晚宴,搭配當年度重要特展開幕邀請各界名流們參與募款。這部影片當時所拍攝的時尚特展「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由館長安德魯.博爾頓(Andrew Bolton)與香港導演王家衛聯合策劃。

這個展覽展出四個月吸引了超過80萬的觀展人數,打破引領這十年時尚展潮流起點的標的展覽——「亞歷山大.麥昆:野性之美」(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於2011年所創下66萬人次的觀展紀錄,不過此紀錄很快又被2018年特展「神聖之軀:時尚與天主教想像」(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所打破;除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外,另一個位於英國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也在這幾年定期地舉辦大型時尚特展,包括2019年「克里斯汀.迪奧回顧展:夢之設計師」(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今年5月將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的「瑪莉官回顧展」(Mary Quant),以及目前正在臺南奇美博物館展出的「蒂姆.沃克:美妙事物」Tim Walker: Wonderful Things)。

蒂姆.沃克(Tim Walker),「蒂姆.沃克:美妙事物」(Tim Walker: Wonderful Things),「何不做自己?」展間一隅,奇美博物館,2021。(奇美博物館提供)

時尚攝影進入博物館/美術館

蒂姆.沃克(Tim Walker)被譽為當代最具創造力的攝影師之一,1970年生於英國,畢業後擔任時尚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與《Vogue》攝影師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助理。他更是年僅25歲就在Vogue初次啼聲發表系列照片,就此展開他的時尚攝影生涯,在全球時尚產業將近三十年時間。隨著90年代全球化與金融風暴影響,各國政府對於文化預算之刪減,促使21世紀博物館/美術館得納入行銷、娛樂的觀念,也開展出跨界之趨勢,其中時尚與電影成為貼近大眾、吸引人潮的新寵兒,也進一步提升了兩者的藝術地位。

延續著這波風潮,2008年蒂姆.沃克在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舉辦他的首次個展「圖像」(Pictures);2012年於薩默塞特宮(Somerset House)舉辦奠定他大型時尚攝影展風格的「說故事的人」(Story Teller);2015年V&A攝影策展人蘇珊娜.布朗(Susanna Brown)邀請他入館,進行館藏品作為題材的攝影創作計劃。

蒂姆.沃克在V&A展開長達四年的籌備工作,這期間他深入博物館的前台與後台,走入庫房、攀登屋頂,以外部觀點與作者風格介入,重新詮釋與定義典藏品的意義。(攝影/Sarah Lloyd,Tim Walker Studio提供)

策展人雖然不將「美妙事物」定位為藝術家回顧展,但開頭展間就將蒂姆.沃克過去的時尚攝影作品以六個子題分類一次攤開,並用傳統的沙龍風格(salon style)方式擺置,作為回顧他職業生涯的展中展。除了引介自身作品脈絡給對他陌生的觀眾外,也帶有確立自己在時尚攝影領域中具備藝術家身分的意圖。

另一個蒂姆.沃克攝影的獨特點與藝術性在於,數位時代裡他堅持不使用電腦後製,影像中迷幻的視覺效果透過現場不同的工具搭配攝影的調度完成,畫面中的所有道具、佈景也都是純手工打造,這或許是這座以工藝美術、應用藝術、製造設計業為典藏核心的博物館邀請他的原因。

策展人雖然不將「美妙事物」定位為藝術家回顧展,但開頭展間就將蒂姆.沃克過去的時尚攝影作品以六個子題分類一次攤開,並用傳統的沙龍風格方式擺置,作為回顧他職業生涯的展中展。(奇美博物館提供)

擾動典藏品:文物—時尚攝影的互文

蒂姆.沃克在V&A展開長達四年的籌備工作,這期間他深入博物館的前台與後台,走入庫房、攀登屋頂。這樣的創作歷程也與臺灣蔡明亮從電影跨入藝術領域有著類似的歷程:2005年他受羅浮宮邀請拍攝此館首部典藏電影《臉》(2009),蔡導演甚至深入館內的地下水道進行拍攝。他與蒂姆.沃克在差不多的時間點被博物館/美術館邀請,透過他們在電影與時尚領域的專長與聲量,擾動著場館的不同可能性,以外部觀點與作者風格介入,重新詮釋與定義典藏品的意義。

本次「美妙事物」分別以創作回顧與他少數的錄像作品《堅定的小錫兵》(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兩個展間作為開頭與結尾,中間則由十個主展間組成,依序為:光芒、蒼蠅王、筆墨、雲朵9、寶盒、幼龍、永生之鄉、珍藏與維護、何不做自己、明日士兵。十個展間主題也是各系列攝影作品的名稱,分別對應著一件作為靈感發想的V&A典藏品:教堂彩繪玻璃、電影《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1963)劇照、畢爾斯里(Aubrey Beardsley)黑白插畫藝術蒙兀兒帝國繪畫、英格蘭刺繡盒、中國風鼻煙盒、大衛像遮羞葉石膏膜、時尚晚宴服、詩人肖像攝影、貝葉掛毯照片。(編註1)文物時序橫跨15世紀至當代,藝術風格橫跨東西,展示上穿插在攝影作品中,產生文物—時尚攝影跨媒介的互文關係。

十個展間主題也是各系列攝影作品的名稱,分別對應著一件作為靈感發想的V&A典藏品。圖為以V&A館藏《多俾亞與撒拉的新婚之夜》Tobias and Sara on their Wedding Night)為靈感的「光芒」展間。(奇美博物館提供)

其中與時尚最直接相關的就是「珍藏與維護」展間,當中展示著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於2009年發表的「豐饒角」(The Horn of Plenty)晚宴服。(編註2)不過這系列創作並非是向這位時尚鬼才致敬,這不是蒂姆的興趣。這次展覽現場所展示的晚宴服外層套著防塵套,呈現出它原本在庫房的狀態。「珍藏與維護」的核心其實是要談博物館幕後的文物保存,也是這位長期在時尚產業的明星級攝影師,給予幕後從業人員辛勞的溫柔致謝。

其中與時尚最直接相關的就是「珍藏與維護」展間,當中展示亞歷山大.麥昆設計的晚宴服(左),外層套著防塵套,呈現出它原本在庫房的狀態,的核心其實是要談博物館幕後的文物保存。(奇美博物館提供)

跳進兔子洞:「美妙事物」中的場景敘事

同樣回到「美妙事物」入口處,一入眼簾會出現一個「Wonderful Thing」與彩虹意象的影像投影裝置。這個意象分隔出真實世界與展場空間的界線,藝術家引領觀眾進入他的仙境(Wonderland)、跳入他一手打造的兔子洞。接續著進入開頭的回顧展間,蒂姆.沃克就以「天馬行空」這個子題破題,展示過去他一系列從童話故事受到啟發的時尚攝影作品,當中的風格值得與近期重新上映的《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2010)進行對照。

「美妙事物」入口處,一入眼簾會出現一個「Wonderful Thing」與彩虹意象的影像投影裝置。這個意象分隔出真實世界與展場空間的界線,藝術家引領觀眾進入他的仙境(Wonderland)、跳入他一手打造的兔子洞。(奇美博物館提供)

這部電影來自以哥德次文化風格著稱的鬼才導演蒂姆.波頓(Tim Burton),兩位蒂姆也是多年好友,他們曾於2009年進行電影與時尚攝影的跨界合作,當時蒂姆.波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n Art)進行回顧展開幕前,先於《哈潑時尚》雜誌與蒂姆.沃克進行一系列以《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為發想的拍攝,並預告《魔境夢遊》的上映。這一系列攝影作品也能在「天馬行空」展區中看見。

《魔境夢遊》改編自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劇情上並非忠實呈現原著,而是設定為成年後的愛麗絲重回這個夢境中,她逃離真實世界的煩惱,卻在仙境中得擔負起拯救世界的責任。電影中藉由不同場景的轉換帶出愛麗絲與這個夢境空間及老朋友們的記憶連接,以場景驅動敘事也能在「美妙事物」的展場規畫被意識到。

從2012年「說故事的人」一展與系列作品中,就能看見蒂姆.沃克著迷於將敘事置放在他的攝影展示當中,這不僅只在攝影作品的景框裡,更擴延到整個展覽現場。透過強烈的對比色區隔展間,讓華麗濃豔的時尚攝影不至於造成視覺的疲乏,再加上長期夥伴邵娜.希斯(Shona Heath)為每個主題展間所量身打造的場景設計,使得影像裡的世界實體化,並且擴張成展場的情境體驗,觀眾穿梭不同展場間的同時,就像在看奇幻電影的蒙太奇經驗,構成場景—文物—攝影三層的互文關係。

蒂姆.沃克著迷於將敘事置放在他的攝影展示當中,這不僅只在攝影作品的景框裡,更擴延到整個展覽現場。觀眾穿梭不同展場間的同時,就像在看奇幻電影的蒙太奇經驗,構成場景—文物—攝影三層的互文關係。圖為以V&A館藏《貝葉掛毯的照片》Bayeux Tapestry,左)為靈感的「明日士兵」展間。(奇美博物館提供)

時尚與童話糖衣下的酷兒與媚俗

當蒂姆.波頓的電影用童話文本說哥德式的暗黑故事,「美妙事物」的展覽中則能看見蒂姆.沃克用童話包裹對於典藏品的詮釋,轉換一幅幅時尚攝影作品,在這些華麗外衣與童話敘事下,他還安放了一個如夢似幻的酷兒空間,包容著多元性別的主角們。

在「寶盒」、「永生之鄉」兩個展間中,他分別邀請英國最早的變性人(編註3)以及一群年輕的奇裝異服網紅名人進行拍攝,並且轉譯經典童話《格理佛遊記》,將小人國裡的巨人化身為攝影中雄偉壯碩的男性裸體。這樣的改編也能在展場結尾的錄像《堅定的小錫兵》看見,影片改編自安徒生童話《小錫兵》,將原本錫兵與芭蕾紙娃娃的愛情故事,轉為士兵與騎士的同志視角,並由一對男男芭蕾舞者無聲演繹,呈現軍中或是異性戀為主的童話故事中被壓抑的禁忌之戀。

在「寶盒」展間中,蒂姆.沃克邀請英國最早的變性人以及以及一群年輕的奇裝異服網紅名人進行拍攝。(奇美博物館提供)
在「永生之鄉」兩個展間中,蒂姆.沃克轉譯經典童話《格理佛遊記》,將小人國裡的巨人化身為攝影中雄偉壯碩的男性裸體。(奇美博物館提供)

「美妙事物」展覽中對於酷兒的討論,置放於臺灣在地脈絡也有其對話。筆者在觀賞此展區的過程,奇美博物館人員正好為中、老世代的觀眾進行導覽,就特別將同志婚姻合法化、性向認同、男性陰柔面帶入作品討論中,啟發著館內多元的觀眾族群。

「美妙事物」展覽的系列攝影最初由V&A博物館委託創作,透過蒂姆.沃克擅長運用全球觀眾都熟悉的童話故事之語言,使得他的視覺語言具有普世性,也在童話敘事與酷兒觀點介入,為其多元的典藏品增添時尚當代的詮釋。但難免在帶有命題的框架,以及華麗的時尚攝影產製下,典藏品更深刻的歷史脈絡容易被忽略,使得轉譯的攝影作品只汲取了文物上頭的圖像、形式,難免使得這些作品落入媚俗(kitsch)的視覺再製危險,這也是看展後觀眾可以進一步深入探索的部分。

《堅定的小錫兵》改編自安徒生童話《小錫兵》,將原本錫兵與芭蕾紙娃娃的愛情故事,轉為士兵與騎士的同志視角,並由一對男男芭蕾舞者無聲演繹,呈現軍中或是異性戀為主的童話故事中被壓抑的禁忌之戀。(奇美博物館提供)

編註1 英格蘭刺繡盒、大衛像遮羞葉石膏膜兩件館藏並未在台灣站展出;蒙兀兒帝國繪畫則展出複製摹本。

編註2 該作並未在台灣站展出;本次在奇美博物館展出的是亞歷山大.麥昆2005春夏季系列的席地晚禮服。

編註3 在該展間中展出的英國最早變性人之一的April Ashley照片,為蒂姆.沃克在2011年拍攝作品,並非V&A委託創作。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

展期|2021.07.31 – 2022.05.15
地點|奇美博物館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王振愷( 11篇 )

現居臺南永康,《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作者,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期從事南方藝文、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個人網站:www.jkwang.art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