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共同探索亞洲未來主義新可能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共同探索亞洲未來主義新可能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10月30日開展。由臺灣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擔綱本次展覽總策劃,以多策展人的形式,邀請臺灣策展人侯昱寬、菲律賓策展人泰莎.瑪莉亞.奎松(Tessa Maria Guazon)、印度策展人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泰國策展人暨藝術史學者唐娜維.恰卜瑞蒂(Thanavi Chotpradit)組成多國跨域的策展團隊。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10月30日開展,館方於今(31)日公布本屆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並同步於國美館YouTube平臺推出展覽前導宣傳影片,宣告前往「未至之城」(Phantasmapolis)的探險之旅正式啟航。

本屆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由臺灣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擔綱本次展覽總策劃,以多策展人的形式,邀請臺灣策展人侯昱寬、菲律賓策展人泰莎.瑪莉亞.奎松(Tessa Maria Guazon)、印度策展人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泰國策展人暨藝術史學者唐娜維.恰卜瑞蒂(Thanavi Chotpradit)組成多國跨域的策展團隊。本次展覽嘗試以「亞洲未來主義」及「亞洲科幻文化」作為主軸,透過科幻視角重新省視亞洲的過去與當下,並將邀請來自15個國家,共38組藝術家參與,透過亞洲藝術家的視角重新探討亞洲的都會、技術、衝突、性別和未來想像,打造一座最靠近未來的未知城邦。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表示,亞洲藝術雙年展作為亞洲當代藝術交匯的重要平台,透過邀請亞太地區不同地域藝術家的參與,以期深化文化交流的網絡。本年度雙年展由展覽團隊邀請臺灣、菲律賓、印度、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及柬埔寨等11組參展藝術家代表,透過短片拍攝,個別以母語道出對這座未至之城的想像,試圖回應亞洲未來主義的多樣可能性,與展覽前導宣傳影片共同作為來自未至之城的參訪邀請。

洪東祿《小紅的誕生》,2002,C-print,90 × 120 × 4公分。(洪東祿提供)

其中,臺灣藝術家洪東祿的作品反映了21世紀初臺灣當代藝術的前衛性,其早期創作習於透過次文化、動漫風格及多媒體媒材來嘗試討論媒體角色的虛實及媒體空間的可能性,藝術家將特別為本屆亞雙展「復刻」其創作於2002年的〈小紅〉(Reddie)系列。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島城遊境》,2021,錄像,10分。(林書楷提供)

林書楷的創作連結著自身家族歷史,進而建構出對於未來城市想像的種種可能。此次的創作計畫,以林父關閉的台南模具鑄造廠作為基地,在廠房內以模具、繪畫、影像多重地對應著過往工廠榮光及未來的城市想像。

夏本度.德(Sharbendu De)《生態輓歌》,2016,數位微噴,61 ×91公分。(夏本度.德提供)

來自印度的攝影師夏本度.德(Sharbendu De),作品蘊含對人文和自然萬物的深切哲思,他認為在複雜、多元的未來世界之中,人類將面臨物種生態與其所生存環境間的新挑戰。韓國藝術家金雅瑛(Kim Ayoung)在短片中運用不同人臉濾鏡進行拍攝,連結並呼應展覽主軸所呈現的未來多元面貌。越南新生代藝術家黎江(Lê Giang)作品借用古典語彙並發展出某種介於真實與虛構、歷史與再現的獨特風格,有感於疫情帶來的影響,她想像未來的世界將因人類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疫情的恐懼而重組。

黎江(Lê Giang)《鄉土的痕跡》,2017,石膏、鐵,230 × 430 × 480公分。(黎江提供)

策展人高森信男進一步指出,除了提出面向未來的想像之外,本屆部分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亦涉及多種藝術創作形式,不僅創造出視覺上的特殊經驗,更同時將未來主義作為直指地區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等議題的尖銳工具,深具當代意義。

泰國當代影像藝術創作新秀朱拉亞農.西里彭(Chulayarnnon Siriphol),慣以諷刺的手法質問當代議題與政治理念,作品在寫實與超現實之間,展現其獨特的感性表現。此外,作為柬埔寨最重要的當代影像創作者的林.索科謙李納(Lim Sokchanlina),作品媒材涵蓋影像、裝置、觀念表演等多元形式,透過不同策略,企圖讓觀眾關注柬埔寨在面臨全球化的影響下,其國際定位、地緣政治、文化、經濟和環境的變動。

朱拉亞農.西里彭(Chulayarnnon Siriphol)《給我們多一點時間》,2020 ,四頻道動畫錄像。朱拉亞農。(西里彭與曼谷CITYCITY藝廊提供)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將自2021年10月30日展至2022年3月6日,展出內容除涵蓋亞洲各國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外,內容上亦跨越當代藝術作品、典藏作品、文獻研究、讀本出版及建築創作等各種領域的表現形式,另從展覽主軸之外,延伸出錄像單元、文獻展示、特別放映、論壇策畫及學術讀本出版等項目,精彩可期。

林.索科謙李納(Lim Sokchanlina)《包裹皇宮,金邊》,2018,攝影,60 × 60公分。(林.索科謙李納提供)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

卡塔妮娜.艾菲卡(Catalina Africa,菲律賓)
Bakudapan Food Study Group(印尼)
Bang & Lee(韓國)
鄭淑麗(臺灣)
陳呈毓(臺灣)
陳俊宇(臺灣)
蔡艾芳(Genevieve Chua,新加坡)
夏本度.德(Sharbendu De,印度)
麥蒂.鐸(Mattie Do,寮國)
顏常慶(Gan Siong King,馬來西亞)
何昆霖(He Kunlin,中國)
平田実(Minoru Hirata,日本)
何采柔(臺灣)
洪東祿(臺灣)
磯村暖(Dan Isomura,日本)
金雅瑛(Ayoung Kim,韓國)
木村恒久(Tsunehisa Kimura,日本)
黎江(Lê Giang,越南)
李勇志(臺灣)
李亦凡(臺灣)
林書楷(臺灣)
劉國松(臺灣)
劉玗+吳思嶔(臺灣)
毛利悠子(Yuko Mohri,日本)
呼提克團隊(拉馬.默提司+奇古.切拉古,臺灣)
阮陳烏達(Uu Dam Tran Nguyen,越南)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臺灣)
荻野茂二(Shigeji Ogino,日本)
莫尼娜.阿爾.垮迪尼(Monira Al Qadiri,科威特)
馬克.薩瓦圖斯(Mark Salvatus,菲律賓)
朱拉亞農.西里彭(Chulayarnnon Siriphol,泰國)
林.索科謙李納(Lim Sokchanlina,柬埔寨)
Studio CAMP(印度)
陳子豪(Tan Zi Hao,馬來西亞)
王俊傑(臺灣)
楊英風(臺灣)
圖古勒杜爾.庸登獎策(Tuguldur Yondonjamts)
亞文.札夫拉(Alvin Zafra)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