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我們屏住呼吸, 潛藏的希望真的到來了嗎? 亞洲藝術雙年展「所有令人屏息的」

當我們屏住呼吸, 潛藏的希望真的到來了嗎? 亞洲藝術雙年展「所有令人屏息的」

第九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以下簡稱亞雙展),在臺灣獨立策展人方彥翔的召集下,邀請常駐法國的亞美尼亞策展人兼編輯安妮.戴維狄安(Anne Davidian)、菲律賓藝術家兼研究員墨夫.艾斯賓納(Merv Espina)、常駐新加坡的南韓策展人金海主(Haeju Kim),以及工作於土耳其與法國的策展人兼作家艾斯莉.西文(Asli Seven)共同策劃出「所有令人屏息的」一展。

展名「所有令人屏息的」(How to Hold Your Breath)反轉了英文諺語「別屏息以待」(Don’t hold your breath),所指「別期望改變很快就會發生」的原意,藉此暗示著潛在的希望。展覽透過對於「氣息」的想像,回應了現下世界的變動狀態。詩意的描述平靜呼吸、重整思緒的行為是在轉換的運動中,從一種現實過渡到另一種現實的預備。也將呼吸節奏作為一種音程,重新協調我們的身體與世界新陳代謝的節律。當談到呼吸或是氣息(Breath)時,很難讓人不聯想起2019年時疫情下對於「呼吸」的渴望,放到現在的語境中,更像是一種詰問:「當我們屏住呼吸,潛藏的希望真的到來了嗎?

郭敬耘,〈觀看 帶來平靜〉,2024,雙頻道錄像、7.1聲道、雷射裝置,85分鐘,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作品提供。展覽現場,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白雙全的作品《呼吸一間屋的空氣》輕巧地嵌在入口的論述旁,螢幕放映白雙全將自己的吐氣吹入透明膠袋中,直至這些儲有他氣息的塑膠袋塞滿整個房間為止。他以日常生活經驗,重新打開「氣息」的想像。

白雙全|呼吸一間屋的空氣 單頻道錄像,六分鐘 2006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集體策展方法──圓桌凝聚共識

召集人方彥翔指出,因為這一屆的亞雙展採用集體性的策展形式,所以傾向觀眾集體的或是公共性的議題,而且希望各個策展人之間是扁平化的工作模式,更像圓桌式的組織與策劃,並不想因為樹狀的層級分工而固化了展覽的可能。在反覆的討論中,共同凝聚出橫跨整個亞洲的共同問題,便是試圖談論系統性的暴力問題,但暴力的層次多且複雜,涵蓋近年來的戰爭、示威、抗議,以及政治性的衝突,而且不只是當下的暴力,還有對未來的暴力,集體性地去回應人類用什麼樣的方法應對後疫情的樣貌,若是說有產生「新的集體性」或是「政治性」去應對現有的各種生態、生存、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效?

他也談到,因為是圓桌的工作,所以不會刻意在展場分配子題討論,也不會進行區域分工。僅有對於事務上劃分,例如:放映計畫「吐納之間」(How Breath Moves)是由西文處理,而論壇則是由艾斯賓納主持。西文在這個計畫中,試圖將呼吸視為一種集體電影裝置,集結八部影片,包含了紀錄片散文、表演錄像及動畫等,以提供觀眾進入展覽的關鍵歷史脈絡,以及對展覽核心理解的途徑。

由艾斯賓納主持的論壇,左至右為:策展人墨夫.艾斯皮納、呂佩怡、莫楚、帕拉維.保羅、武雨濛、藝術家朱浩培、藝術家娜塔莉.穆恰馬德、策展人雅莉安.蘇塔馮、策展人金海主、策展人方彥翔。(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方彥翔指出,這是一種合作方法的嘗試,企圖建立新的機制,透過大量的溝通會議以及共同建立的線上資料庫,共享彼此的知識與文獻,找尋相互對話的可能與空間,來逐步收攏每個策展人各自發展的研究方向。方彥翔指出並不想提供一個標題的原因在於,儘管這樣能聚焦觀點,但也會限縮觀眾的視野與思考,放棄掉其他理解的可能;此外,這樣的框架也會成為作品的枷鎖,並且作品之間各自獨立,並非僅為了展覽子題而服務,難免落入武斷地為作品蓋棺定論的陷阱。然而儘管整體展覽並沒有分子題,而是全部海納於一處,但對於作品與作品之間,仍是有一些群組關聯,來分配位置。

圖為由西文主持的放映計畫「吐納之間」(How Breath Moves)中,帕拉維.保羅的作品〈愛的移動方式〉(How Love Moves),2023 年,1 小時3 分2 秒。(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土地──歸屬於誰?

方彥翔舉例,坐落於102展覽室的作品多與「土地」有關,其涉及到土地的資源、政治、居住、管理、民族主義、居住、開墾等等一系列的概念,努兒.阿蓓德(Noor Abed)來自土地爭議不斷的巴勒斯坦,以錄像作品《我們的夜晚》聚焦於當地的〈戰士之歌〉,他召喚巴勒斯坦的婦女團體,踏查古地、洞穴、文化遺址,重新探索身體姿態與地形之間的關聯。以土地貫穿不同儀式、群體與反抗的敘事,交織成巴勒斯坦的社會景象,其中的共同感受是如何創造出群體並且維持,詮釋出一種集體的想像。

努兒.阿蓓德,〈我們的夜晚〉,2024,錄像、16毫米膠片、數位轉印、有聲,30分鐘。藝術家作品提供。展覽現場,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在土地的群體歸屬之外,瑪爾瓦.阿爾薩尼奧斯(Marwa Arsanios)則是透過「誰怕意識形態?」計畫,以共享去探討土地所有權,這是阿爾薩尼奧斯的一個新計畫,意圖碰撞所有權的意識形態。他邀請了研究員、農民、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以及相關團體參與,在雙年展期間辦理讀書會、公開對談,試圖引發觀眾參與土地在挪用、去私有化與自治的議題。而在這次展出的錄像作品,《誰怕意識形態?第4部:反打鏡頭》中,則是以黎巴嫩一項為無地者提供耕種地的計畫為主軸,談論「擁有」土地並不只是搶佔土地,然後以墾殖的手段去擴張領地,而是如何重新運用土地,成為共享的「公共」土地。此外,他還有以多語句子所構成《土地使用權表》,企圖以詩意的方法,為新型態的公有財產提供規範。

瑪爾瓦.阿爾薩尼奧斯|誰怕意識形態?第4 部:反打鏡頭 數位錄像、彩色、有聲 35分鐘 2022 藝術家與mor charpentier畫廊作品提供 (圖為展覽現場,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居於距離於兩座煉油廠附近的陳愛瓊(Sharon Chin),則是以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待土地,她的作品《門戶》將沙灘撿拾到的玻璃瓶改造成油燈,圍繞於因為極端天氣而被連根拔起的紅木根部。策展人之一的金海主在〈未來的虛無〉一文中指出,這實際上也是一件絕望的事:我們該如何繼續呼吸?煉油廠永不熄滅的火焰直指了龐大資本的存在,也同時揭示這片讓人類與超人類生命交織共存的珍貴土地,必須付出什麼代價?棲居於此地的諸多物種,需要什麼樣的力量方能想像未來?(註1)

陳愛瓊|門戶 以油燈和小麥漿糊貼附海報圖像的現地製作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公共性─人如何成為集體?

而在美術大街的作品多半圍繞於「公共性」,透過廊道具有的公共特質,談論更多關於人群、群集或是工作相關的作品,談論現實中所遇到的生存、勞動、搏鬥、示威、抗議等相關的議題。例如李宇城(Woosung Lee)在2024年造訪臺灣後的創作《炎熱的風》,他以大型布料繪畫、卡通繪圖與動畫,展現首爾、光州的景致與人物,以及臺北和臺中的見聞。金海主也指出:「這些作品以大幅懸掛畫的形式,並置臺灣與韓國的城市景觀,在識別兩地城市景觀異同之際,亦突顯身處不同地方的人群所能發展出的同感共鳴與團結。」(註2)李宇城的作品經常融合歷史人物與自身有聯結之人,創造跨時空的虛構群像,畫面除了聚焦單一人物樣貌之外,也強調當個體群聚城團體時,集體所展現的力量。

李宇城|炎熱的風 壓克力顏料於絎縫布料、拼布(五件) 256×153公分 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另一個極為吸引人注目的是雅思敏.維爾納(Jasmin Werner)以食品罐頭與家用品堆疊出的《自我支持》,她長期關注消費生產系統與跨國連結,作品以自1973年起,澳洲正式廢除了「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後,到澳洲打工的菲律賓工作者經常寄回家鄉的「返鄉包裹」(Balikbayan Box),探討橫跨海洋的思念情感,其中混入了某種離鄉的愧疚,企圖以物資弭補自己不在的空洞。

雅思敏.維爾納|自我支持 食品、日常用品、木頭、染色劑、亮光漆 約 210 × 80 × 30 公分(單座) 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丹羽良德(Yoshinori Niwa)在這個區域展示《在24小時便利商店購買飯糰》,藉由在不同便利商店重複買下已購入的同一顆飯糰,並每次都掃描其條碼,重新思考資本主義下的所有權和財富。此外,他的作品也穿插於展場的不同位置,邀請不期而遇的路人宣言的作品《如果我死了,台灣也會消失》則是丹羽在2014年,請當時的人們宣告,那些能反映深刻國家認同的激情宣言。十年後的2024年,他隨機邀請臺中居民在當前新的地緣政治局勢下,復讀此宣言,朗誦:「如果我死了,臺灣也會跟著消失」。企圖以個體的語言宣告,鬆動國家所構組的國際外交與政治情勢。不同人以不同聲線語氣所朗讀的一句話,反覆宣讀後,也從原本戲謔的一段聲響,積累成厚實的、集體的共同宣言,誠如語言分析哲學中,說出一句話就是做出一個行動,言語就是行動本身,眾聲而成的一次集體的行動。

丹羽良德的作品《在24小時便利商店購買飯糰》於展場一景。(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臨界──夢的邊境

而最後穿越美術大街的末段,方彥翔描述其為「臨界區」,闡述人類集體潛意識如何在此交匯。這是涅翡麗.帕帕迪穆里(Nefeli Papadimouli)的《夢境大衣》,為十幅描繪太陽週期的懸掛服裝畫、一部原創配樂,以及一段影片所組成。在展示之外,也設計了十位表演者穿上後的演出,其劇本是根據臺中表演者「夢境激盪討論會」,他們反覆出現的夢境及其反思所編寫。將夢境想像成一個處所,一個能讓所有人聚集的空間,意圖建立連接不同夢境的元宇宙中,探尋相遇的可能性,並且透過個人記憶重新交纏成集體記憶的投射。

涅翡麗.帕帕迪穆里|夢境大衣 十套服裝(棉布、手繪棉布、平紋細布、聚酯纖維線、棉線、各種縫紉用品、紡織染料) 單頻道錄像(聲音、彩色,20 分鐘) 2023-2024  © Elodie Ponsaud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展覽意圖以發散的形式,提供觀者更多關於「屏息」的想像,彼此氣息交纏,也構組成集體的想像。「屏息」也可以是過度到另一個現實的間隔,猶如夢境醒來後奔赴下一個現實前,半夢半醒的恍惚之間。

由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與DuckUnit共同製作的《與太陽對話》中,巨大的白色布幕在空間飄動,他精選過去以膠卷拍攝個人生活,作為私密日記的影片,交疊於另一層火焰、雲霧以及水流的影像,投影在布幕與垂墜的白布之上。他將投影機的光芒比喻為太陽之光,照亮萬物也透過鏡頭記錄回憶,投影出的錄像穿透、停留於白布,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感受阿比查邦的日常呼吸。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與DuckUnit共同製作|與太陽對話 雙頻道隨機投影錄像、三頻道音效於七個喇叭播放、機動布料裝置,循環播放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22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張桂芝與阮芳伶的《無源之水:白.影》,分為「白」與「影」兩個部分,共同呈現自我轉化的景觀。在黑暗中,數顆球體激烈碰撞,馬達快速將一道白布收起,接著一盞背光燈將許多滾動的橡膠球體的輪廓映在白布上。在《白》中可見一條巨大垂吊的白布,固定四角而垂中央,宛若一個兜網或者是乳房,以常見於嬰兒、護理、醫療的白棉布製成。其上投影一束位於圓形背景的金髮,似是一顆人頭背景。而《影》則是下方的圓盤形平台的動力裝置,則放置數顆黑色橡膠球,隨著裝置的擺動、震動,四處滾動彼此碰撞。《白》會在固定時間內,透過馬達鬆開繫繩,將懸吊的布料緩緩落下,柔軟的白布包覆於所有球體,似是為逝者蓋上白布,靜謐地壟罩所有的激盪。

張桂芝與阮芳伶|無源之水:白.影 布料、橡膠球、馬達與照明系統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安德里烏斯.阿魯丘尼恩(Andrius Arutiunian)揉雜亞美尼亞脈絡下的作品《亞門》(Armen)以及臺中的經驗,而為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創作的作品《寒冷的太陽下》。其內容講述亞美尼亞文化中祆教傳說裡的一對孿生惡魔,附身在當代的樂器上,西方超越觀象徵的管風琴而製造出展場中轟鳴的聲響。而裝置投射出一道錐形的金黃色光線,照射於展場中的巨型鏡面。當觀者走至鏡前,頭部因背光而消失,僅見到身體的「無頭」影像。在臺灣的脈絡之下,會很直覺地聯想到張照堂的《板橋.台灣 1962》,然而阿魯丘尼恩的作品應是更接近於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無頭者「阿塞弗勒」(Acéphale),使身體擺脫頭顱的存在和控制,而達到真正的自由。他意圖將每一個觀眾,墮入想像世界(mundus imaginalis),卡在現實與不可見的縫隙之間。這些流離錯置的經驗,也如同戴維狄安在〈時光中的七道縫針〉一文中的提問:「這種在兩個或多個地方,或在缺席與虛構的中介空間安身立命的藝術,是否能成為一種解放的藝術?」(註4)

安德里烏斯.阿魯丘尼恩|寒冷的太陽下 4.1聲道、投射燈、鏡子、輸出紙本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24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所有令人屏息的」描述了深呼吸並屏住氣息的身體動作及其想像,企圖將我們錨繫於潛藏於水下而即將躍出的時刻,在進入下一層深淵之際,屏息期盼「希望」的到來。


註釋

註1 金海主。〈未來的虛無〉。《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2024年10月28日。國立臺灣美術館。

註2 同註1。

註3 奧斯汀(Austin, J. L.)。《如何以言語行事》。張雅婷、邱振訓譯。暖暖書屋,2019年。

註4 戴維狄安,安妮(Anne Daviddian)。〈時光中的七道縫針〉。《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2024年10月28日。國立臺灣美術館。


李京樺(Jing-Hua, Lee)( 36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