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不同時代對職業的追求往往反映了社會的集體心理,從醫師、律師到工程師等專業,無一不是被社會主流所認可的象徵。然而,當今孩子的夢想職業中,Youtuber與偶像團體成為了新世代的崇拜焦點,這也揭示了我們當前文化中對名望與曝光度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這個光芒四射的職業選擇背後,藝術家這個職業卻似乎被忽視,甚至讓人感到迷茫與陌生。
「藝術家」這個名詞常常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人們的刻板印象中,或許浮現的是一個留著長髮、衣著隨意、手上沾滿顏料的形象。然而,現實中的藝術創作遠比這些表面印象更為豐富與多元。事實上,藝術家們分布於不同的創作領域,各自擁有獨特的技法與表達方式,這些領域之間的差異有如跨越一座座不同的文化山脈,彼此之間的距離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深邃。
《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通過輕鬆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這個多層次的藝術世界。儘管它看似一本兒童繪本,但它的意圖遠不止於啟蒙孩子,也為成人們上了一堂未曾在學校或社會中學到的藝術課。全書涵蓋了20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家,通過生動且具象的描繪,引導讀者逐步理解「什麼是藝術?藝術家在做什麼?創作過程又是如何發生的?」
書籍的開篇猶如一場心靈的探險,帶領讀者走入藝術家的工作室,每一次探訪都宛如揭開一層層的藝術面紗。
最先介紹的肖像畫家與插畫家,或許是我們最先在社會生活中接觸到的藝術形式。然而,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僅介紹了藝術家的職業特質和創作成果,更深入地呈現了每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使用的工具與媒材。這種對材料的細緻描述,不僅使創作的具象呈現躍然紙上,更讓讀者深刻理解到,藝術是一個多層次的技術與心理結合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社會行動藝術家」。
這一類藝術家不僅通過作品進行表達,更以社會為舞台,通過藝術來喚起人們對環境、社會議題的關注。他們的創作不再僅僅是審美的呈現,而是思維的行動,將藝術轉化為一種社會變革的力量。這種「行動中的藝術」具有高度的社會意識,並且在心理學上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觸及每個人對社會責任的潛意識反應。
藝術駐村期間探訪各地藝術家工作室
在世界各地的藝術駐村期間,我有幸參訪並沉浸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藝術家工作室。這些工作室不僅是藝術家的創作空間,更是充滿著各種視覺、文化和技法交流的地方。在南韓釜山老城區的工作室,一群插畫家用最驚豔的方式捕捉四季的花卉和水果,將大自然的美麗具象化於畫布之上。
在印尼日惹的工作室,那裡的攝影師依然執著於傳統的成像技術,每天都在暗房裡實驗,探索光與影的奧秘。
而在雪梨山區的工作室,一位錄像藝術家則親手製作道具、縫製布料,將這些物件結合新媒體,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錄像作品。
我也參與在冰島的工作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共同感受自然的力量,利用自然界的媒材來呈現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美好,創作成為與大自然對話的一部分。
而在荷蘭的工作室,我參與了社會行動藝術家們的倡議行動,藝術不再只是個人的表現,而是傳遞信念的強大工具。我們以創作的力量,呼籲社會對環境和社會議題的關注,用藝術來激發共鳴與變革。
藝術是如此多元與豐富,它既可以是顏料在畫布上的輕柔舞動,也可以是鏡頭下的光影遊戲,甚至是社會變革中的行動力量。
這些藝術家讓我們看到,藝術不僅僅是為了審美,它更是一種深刻的思考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周遭的世界。在這樣的對話中,藝術超越了年齡、性別和語言,成為人類共同的語言,引領我們向內探索,向外表達。
當我們逐步深入了解這20類不同的藝術家時,也不斷回歸到一個核心問題——何為藝術?書中的信息一再強調,藝術不僅僅是作品的完成,更是創作者與世界之間的對話,是一種將混沌變為秩序的內在心理過程。這種過程充滿樂趣、挑戰,甚至混亂,而這正是藝術家不可或缺的本質。
透過插畫家蘿絲·布雷克(Rose Blake)鮮明大膽的色彩運用,這本繪本不僅吸引孩子的注意,也讓成人感受到藝術創作的多樣性與跨文化對話的可能性。藝術不分年齡、性別或語言,它是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連結著我們內心深處那份原始的創造力與共鳴感。 在這本書中,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專業領域,而是每個人生活中的潛在力量。每個孩子,每位成人,無論是否自覺,都在生活中扮演著一位藝術家的角色。而我們的任務,便是發現、鼓勵並支持這份內在的創造力,讓藝術成為每個人表達自我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推薦閱讀
作者:朶蘿•葛洛芭絲 Doro Globus
繪者:蘿絲•布雷克 Rose Blake
譯者:宋珮
發掘創作的樂趣 踏上屬於自己的藝術旅程
藝術家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為什麼要創作藝術?他們使用什麼素材?
我能成為藝術家嗎?
打開一扇扇的大門,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有用畫筆訴說一個人故事的肖像畫家、不斷磨練繪畫技巧的插畫家、從小會在門上貼標誌的社會行動藝術家,或是在學校痛恨數學,現在卻是隨時會用到數學的木作藝術家,還有更多的藝術工作者。
我們穿梭在這棟建築物裡,參觀藝術家的工作空間,聽聽他們分享創作靈感,看見藝術的多種面向,逐步體驗藝術的無限可能。
繼《打造一場精彩的展覽》後,擁有深厚藝術背景的蘿絲.布雷克和朶蘿.葛洛芭絲再次聯手,以《我是藝術家》將他們對藝術領域的熱愛與知識傳遞給讀者,這不僅是一座引路的燈塔,更是孩子們藝術旅程的起點,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表達藝術的魅力。
草間彌生:
「每一天我都在想著自己即將創作的繪畫和雕塑,這讓我的日子充滿喜悅。藝術是證明人類存在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傳遞給整個世界的美好信息。我相信藝術家會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盼望每個人都能和世界上的人分享他們的信息。」
延伸閱讀
2010年成立2days両天工作室,號召來自不同領域的夥伴,利用工作之餘的假日兩天進行各式創作的藝術團體,以視覺、行動、參與式的方式與社會對話。
慣於以視覺、行動、參與式的方式與社會對話。擅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找尋隱藏於日常的待探討議題。從早年《老師沒教的美勞課》即是探詢藝術教育的問題;《台北捷運女孩觀察日誌》及《非關身體報告書》讓人重新省思外在標準與個人內含之間的符號關聯,並引起媒體報導;到近年的《公路駐村計畫》則直指藝術機構與藝術家之間的權力關係;《我的移動農場》系列反應出環境、土地、技術、城鄉等的台灣現況;《便利商店戒斷協會》突現人們對產業的依賴,試圖讓人反省如何逃脫陷阱《Mobile Temple》以台荷歷史為本,企圖以反殖民的方式,侵入並攪亂歐洲主體概念。
駐村經驗 : 冰島ArtsIceland、荷蘭阿姆斯特丹TreeHouse NDSM、南韓釜山紅梯藝術中心、北馬其頓共和國Brashnar、澳洲雪梨Eraboo、台北寶藏巖、新北板橋435藝文特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