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射手媽咪婷婷
許多人對於「藝術」這兩個字總會想到是展示在美術館裡的作品,認為「藝術」對於自己而言層次太高而難以企及,所以選擇保持距離,深怕一接觸會感到太過抽象難懂,不如把時間投入自己相對熟悉且了解的領域。
其實,「藝術」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艱澀又難以親近,反而舉目所及都是「藝術」,比如路上的變電箱彩繪、佛具行的神像雕刻,甚至是小朋友們時常接觸的黏土、磁力片、積木、摺紙、星砂瓶,都能憑藉著創意而完成獨一無二的作品,而這些也都屬於「藝術」的範疇,不一定要展示在博物館、美術館、拍賣會才得擁有藝術品的美名。
然而,「藝術」的形式不僅限於實體的物品,透過思考而寫出的文字、把腦中浮現的音符化為旋律也能被稱為藝術創作,由此可知藝術的材料可以是由觀念及感受所組成,在《我是藝術家》這本書中便提到藝術就是做出你想要分享的東西,或是因著享受創作的樂趣,而完成的東西。
這本書不僅帶領我們走入藝術家的工作室,更發現走出戶外仰望天空所看見的空拍機也屬於藝術創作的一部分,這令我想到跨年的煙火秀也是經過精心設計所呈現的藝術作品,是否突然驚覺原來「藝術」根本無所不在,只是隱身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只待我們用心去感受與發掘?
這本書除了順勢介紹許多不同種類的藝術創作,也以鮮豔的色彩及細膩的畫風見長,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理解「藝術」並不是特定人士的專利,也無需得過獎或達到某種程度的高標,更無所謂主觀的美醜,只要我們把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以獨特的創意展現或分享給他人,就能因此發揮影響力,可能是撫慰人心,抑或是改變世界,即便僅能取悅自己也無妨。
下一次,當我們出遊看到彩繪的房屋、逗趣可愛的標示、饒富巧思的食物擺盤,相信都能以「藝術」的眼光看待,說不定透過有意識的觀察,也能同時激發我們的創意而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藝術作品。
推薦閱讀
發掘創作的樂趣 踏上屬於自己的藝術旅程
藝術家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為什麼要創作藝術?他們使用什麼素材?
我能成為藝術家嗎?
打開一扇扇的大門,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有用畫筆訴說一個人故事的肖像畫家、不斷磨練繪畫技巧的插畫家、從小會在門上貼標誌的社會行動藝術家,或是在學校痛恨數學,現在卻是隨時會用到數學的木作藝術家,還有更多的藝術工作者。
我們穿梭在這棟建築物裡,參觀藝術家的工作空間,聽聽他們分享創作靈感,看見藝術的多種面向,逐步體驗藝術的無限可能。
繼《打造一場精彩的展覽》後,擁有深厚藝術背景的蘿絲.布雷克和朶蘿.葛洛芭絲再次聯手,以《我是藝術家》將他們對藝術領域的熱愛與知識傳遞給讀者,這不僅是一座引路的燈塔,更是孩子們藝術旅程的起點,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表達藝術的魅力。
草間彌生:
「每一天我都在想著自己即將創作的繪畫和雕塑,這讓我的日子充滿喜悅。藝術是證明人類存在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傳遞給整個世界的美好信息。我相信藝術家會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盼望每個人都能和世界上的人分享他們的信息。」
延伸閱讀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