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今年以「希望——誰將扭轉局勢」為主題,匯集來自全球共1,260位藝術家、科學家與行動者,展現當代社會面臨氣候危機、能源轉型、地緣政治、人工智慧等議題時,人們如何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計畫和行動,來創造改變的契機,進而扭轉局勢。
該藝術節創立於1979年,為全球最大以及歷史規模悠久的電子藝術節,也是影響力甚遠的科技藝術平台。去年(202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以下簡稱「新媒系」),曾獲邀成為「Campus」計畫的主題學校之ㄧ,以主題「震源」(Epicentrum)帶領二十餘位臺灣藝術家前往參展,透過臺灣人習以為常的地震,從人類世的地質視野出發,將世界視為一大型關係網絡,點出彼此具有共振、相互影響的現象。
今年新媒系以「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正式參展,由王福瑞、戴嘉明擔任計畫主持人,王連晟、林晏竹共同策展。展覽以行為設計模式來類比與檢視媒體藝術中的機器角色,他們認為「觀察」是一種精細而系統性的感知與認知過程,需要主動、有目的的處理訊息,之後才能更進一步探索,這往往也是藝術生產的起點。當近年AI技術、感測裝置、數據分析等都已成為感知的延伸,且甚至出現一種人機嵌合的系統運作特徵時,我們是否不該只是將機器視為藝術生產的工具,而應將其視為一新型態的觀察者,並重新思考機器介入藝術所反映的觀察意義?
新型態觀察者登場
進入「觀察者模式」展場,我們首先看到江紹倫《有形虛擬》(Tangivirtuality 2),他以虛擬的科學影像和身體真實觸覺的落差來創造認知上的衝突,作品提供的超常感知經驗會挑戰觀眾原有的認知系統,而這也全面的呼應到整體展覽的主題:觀察即是來自身體的各種感知,衝突反而是思考的觸媒。
郭子耘同樣對我們的感知提出質疑,作品《景伸》(Spectacle Extension)以「Slit-Scan」影像技術捕捉臺灣風景,並透過截取、切割、壓縮和扭曲,創造難以辨認卻又熟悉的獨特視覺經驗,來模擬記憶複雜與不完整的特性,提問我們對真實的辨認又有多少把握。
鄭祖豪《正電計畫》(Positive Electricity – Plan)與蕭力綺《虛擬的共鳴》(Resonance of the Virtual)作品則是以機器來擴充、或記錄人類感知系統,《正電計畫》記錄藝術家自己腦發呆的頻率,並將蒐集到的數據轉譯成可視化的互動藝術形式呈現;《虛擬的共鳴》蕭力綺則在手腳穿戴上感測器,來操控畫面中的女性替身,透過表演和聲音去做虛擬與現實的連接互動。
呂坤彧《相識一場》(Looking at Between)與謝佩庭《科技幽靈》(Ghosts of Google),不約而同的反思影像技術機器與人物的新型態關係。《相識一場》透過3D掃描技術將家鄉真實存在的人物再現到虛擬影像中,並以影像破損、模糊的手法暗示創作者與家鄉之間若即若離的情感關係;《科技幽靈》作品中的人物影像則是從Google Earth的實景地圖上所擷取下來的,肖像經過AI處理,與其說他們在該系統上被視為是「人」,不如說是更被視為一種資訊看待、甚至需要抹除的雜訊,同時也顯現個人肖像在科技帝國監控下的無法抵抗。
上述作品藝術家皆透過機器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將身體的感知、內在的情緒、日常行為模式等,轉譯成一種新語彙重新被認知,也透過人機互動來塑造一個意義的世界。
從議題來思考科技藝術
從兩次展覽的策略上來說,「震源」是新媒系首度參展,主要是在向世界介紹臺灣的新媒體藝術家,以及如何定位臺灣新媒體藝術在國際的位置,今年則導向「主題式」的策展模式,策展人林晏竹說明臺灣這幾年的國際能見度提高,已經不用以介紹的形式來呈現臺灣的藝術家了,反而會希望透過主題式的討論,來跟全世界創作者進行更深、更長期的交流,尤其觀察到近年新銳藝術家和機器的藝術生產有更緊密的趨勢,像是近期人工智慧的高度發展與應用等,這次展覽希望能呈現今年臺灣科技藝術發展的重要現象。
事實上,今年林茲電子藝術節的現場,大部分的作品幾乎都是以探討AI相關議題為主,所使用的科技技術也相差不遠。計畫主持人王福瑞認為新媒體藝術的特徵就是使用的工具隨著科技進步一直在改變,相較於執著在科技技術,更需要從議題面去思考。林茲電子藝術節的現場凝聚了非常多元的創作者,對他們來講,透過這個平台看到大家目前在做什麼、在思考什麼,彼此能面對面的交流討論,才是參與的重點。尤其現在時代變化很快,AI在今年被特別重視,但明年可能又出現新的技術,透過議題思辨才可能更深入思考我們未來要怎麼發展。
策展人王連晟認為,雖然不同的地域面臨各自的問題,但因為全球化的關係,確實大家使用的技術非常相近,軟體也幾乎相同;但如果我們反向思考,導致全球化的主因之一就是科技,而林茲電子藝術節主要探討的就是全球化跟科技的關係,這種弔詭的互相辯證,反而讓林茲電子藝術節的選件取向和一般展覽不同。他們不希望是由一個中心化的定義來描述新媒體藝術,他們更期待把詮釋權力下放到參展藝術家手中,透過每年邀請的藝術家來定義現在新媒體藝術的模樣 ,尤其特別重視 「藝術生產」這塊,現場有些作品甚至還在發想階段、又或是類似像創客(Maker)性質,這些作品都以非常實驗、充滿野性與能量的方式出現。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從去年新媒系參與的Campus計畫,也可以看到林茲電子藝術節對於藝術教育和年輕創作者的重視。
王福瑞從他長期觀察的面向來補充,林茲電子藝術節過往著重在獎項頒發,通常會頒給具代表性的新媒體藝術家,通常得獎消息一出,全歐洲的媒體也都會特別關注;但現在他們多把獎項頒發給年輕的創作者,大家對於得獎作品的關注度也不如以往,現在反而邀展作品更吸引人,整體藝術節給人一種我們一起共構「科技藝術」的可能性在。
回到新媒體藝術教學現場
回到教學現場,王福瑞表示林茲電子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北藝新媒系的系上活動,雖然在課程的規劃上無法即時進行調整,但每年參與的學生、老師都會帶回來最新的現況,同儕之間也會組成團隊來交流新的技術與想法,同時,北藝新媒系也與林茲藝術大學也達成交換學生的制度,希望穩定且多層次的多方交流,可以讓教學場域有良性的循環。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