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半場無戰事 林平暢談北美館兩年養生蓄勢計畫

半場無戰事 林平暢談北美館兩年養生蓄勢計畫

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大展「社交場」在9月中的落幕,各項館內陳列展示與教育服務的例行開放,也隨…
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大展「社交場」在9月中的落幕,各項館內陳列展示與教育服務的例行開放,也隨大門廣場以王文志大型竹編裝置計畫「庇護所」於上月初的啟動,展開預計期程近一年、開館34年來首次全館大規模的修繕工程。
面對這次館舍機能重整,館長林平以「美術館的再想像」為主題,主筆了一篇〈為下一個三十年孵夢〉的公開信。似乎,隨著「公立三大美術館」北部龍頭的暫停時間,北美館告別了青年期,欲藉這次長時間整復作業,應對未來五年的另一波「台灣新美術館群起運動」,館長將此事件從原本外界以「休館/修館」眼光看待,提高到概念論述與系統性升級的責任。
王文志的大型竹編裝置計畫「庇護所」將承載著北美館休館期間的三層社會意義。圖│吳牧青
「如果以目前『庇護所』的計畫為例,它不只是戶外展示的替代活動,也非持續以單一面貌到展覽尾聲(明年4月),它的有機進行,除了讓觀眾看到其轉變,也讓館內有機會嘗試制度修整實驗性的作業。」林平舉例,過往多數展演與推廣都是「展覽組進場,節目開始後就由推廣組接手」的切割方式,面對這次館內的整體修繕,她期盼透過機制上的設計,打破「休館即是靜態」的模式,也試著讓民眾理解「美術館不只是個展覽機器」。如今,或許少數觀眾走近北美館廣場臨時得知內部整修而有些意外,也從如小販攤車設計的「時光膠囊2.0」理解到北美館未來需要增加更多的靈巧度,它為什麼需要修繕而為何要再想像?透過輕盈而靈巧的活動設計,增加參訪者對美術館未來的想像,這樣的彈性設計,不過只是林平對於「庇護所」所持的三層意義想像的最外一層。
「我比較喜歡把美術館視作一個平台,具有雙向作用,而不是過去傳統將它當作單向大量集中後輸出的樞紐(hub)。」接任北美館館長、甚至早在踏入學院執教前,林平已是資深美術館館員,她深知美術館制式的白盒子空間,本身就是都會水泥叢林的一部分;又有些諷刺的是,北美館雖座落在公園裡,卻因為行政區劃定而不包含園區,周圍的綠地歸屬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維護。因此,透過王文志竹編所具備的鄉野材質感,重新與自然產生對話,某個層次上象徵美術館不再僅以原建物作為本體思考。
「『庇護所』不光是一個空的量體,也是一個心靈療癒的空間,期間會透過『舊衣募集計畫』,徵集舊衣物,編織到竹編裝置裡。」林平強調,這個計畫還會結合親子工作坊,透過美術的勞動認識世界,也從而體認到「庇護所」這個計畫不單是尋求自我的精神庇護所,而能藉此過程提問「誰還需要庇護所?」,將會是超越美學外的第二層社會意義。
「庇護所」的第三層意義,或許也將是北美館休養生息期間最具體和外界溝通的橋樑:館方從年底開始將陸續和民間非營利機構合作推出一系列的「文化大客廳」和「綜合劇場」。這些活動的規劃,也會使得王文志的竹編裝置的蔓生不光只是在形體上演進,而與交流活動的設置同時俱進。
北美館這次年度大修並不願將「休館」放在最顯著的宣稱,即便是空調系統和展場設備優化也都僅以「微型美容」說明,作為至為隱蔽的事務計畫條目一項而已,也由於修繕工程與年度計畫預算在行政流程的發包與啟動須透過台北市政府和議會同意的民主程序,北美館「半場無戰事」的狀態並非驟然休止再全面重新啟動,北美館館內的新面貌,將會在明年第五屆「X-Site」建築計畫進行後,於館內分階段逐步開放。
以小販攤車造型的「時光膠囊2.0」,讓臨時不知北美館休館的民眾也有得交流與互動的彈性機制。圖│吳牧青
除了王文志的「庇護所」,北美館在廣場計畫的另一個重頭戲,則來自甫於威尼斯影展VR單元摘下最佳VR體驗獎項的黃心健與安德森(Laurie Anderson)《沙中的房間》於本月下旬起,在廣場後半部搭設貨櫃公開展演。林平特別強調這是在半年前爭取館內修繕同時就展開接洽的合作,並非「得獎後才火速收割」,她認為《沙中的房間》體現了「美術館再想像」的思考層次,除作為北美館思考展演場館與新媒體生態的關係外,也需要更深刻去思考數位虛擬的擴增空間與當代人類生活的新關係;也會同步於《沙中的房間》開放民眾參與VR體驗後,一併讓藝術界朋友觀摩和交流黃心健與安德森兩人的長期合作計畫,如何從發想、溝通到作品實現的過程。
除館外活動作為北美館這一年計畫「修而不休」的宣布,於內部,也透過以典藏組和研究組為核心的工作會議群,如︰新媒體、科技藝術收藏規格與型態的討論;陳舊的典藏登錄系統亟待重新建置,進而如何達到「虛擬美術館」的規格,逐步對專業研究人士開放檢索;館方典藏品的「手邊冊」重新設計與製作,以及典藏的盤點與再出發。《現代美術》季刊與學報在休館期間,亦將同步對應國際重要美術館休館議題;圖書室在未來使用上也將在這期間重新規劃分級使用可能,於業內專業研究與策劃評論人士將有不同的深化關係。
在6月11日的「美術館的再想像」座談會,就已透露了此次整備工作,主持人賴香伶在會中提及,「北美館對於未來空間設計上的思考,不光是北美館的議題,也是所有美術館在未來面臨觀眾新的需求、體驗模式、新型態藝術創作等,如何產生新而有效的職能。」會中林平即以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期間設於中山北路西南側的廊道與入口為例,點出了當時「設計立意良善,但臨時建物無法因應美術館承續使用功能」,致使即使到今天,北美館還是只有單一出入口,而南側入口的整建工程,隨著明年夏季北美館機制陸續恢復,與庫房擴建計畫,將會是次年的重頭戲。
「美術館是氣脈相通的有機體,它不能只是它自己。」半場無戰事,迎來的除了是觀眾、藝術界對於「一年沒有北美館展覽可看」的不適應感,也正考驗北美館期許「下一個引領台北城藝術的30年」如何透過有機的意見交換機制,適應下一個世代的藝術交流進行式。
吳牧青( 111篇 )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