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再現主體: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研究

再現主體: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研究

從「東亞文化圈中的臺灣美術」、「庶民文化觀點的臺灣藝術史」、「職人觀點的臺灣藝術史」、「臺灣原住民聚落生活與建築文化中建構的東南亞網絡」、「美術館與地域文化」五大主題切入,研討會中重新探討與詮釋臺灣藝術史研究之觀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為貫徹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劃」及構建臺灣藝術主體性,特以「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為主題,於2019年11月16至17日舉辦「2019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會議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策劃執行,邀請藝術史、博物館學及原住民研究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從「東亞文化圈中的臺灣美術」、「庶民文化觀點的臺灣藝術史」、「職人觀點的臺灣藝術史」、「臺灣原住民聚落生活與建築文化中建構的東南亞網絡」、「美術館與地域文化」五大主題切入,重新探討與詮釋臺灣藝術史研究之觀點。
「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與會學者合照。左起為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黃蘭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吳瑞真、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巴奈•母路、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堀込憲二、都工藝纖維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教授並木誠士、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民族社會研究部副教授佐藤浩司、日本大學特聘教授布野修司、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謙、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越南承天順化省文化體育局局長潘青海、日本櫻美林大學通識教育學部教授中生勝美、日本輪島著名漆師赤木明登、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教授中川理、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基礎科學系教授伊藤徹。(攝影/楊政宏)
從東南亞視角看世界建築史的構築
研討會首場特別邀請日本大學特聘教授布野修司,以「從東南亞視角看世界建築史的構築」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作為《世界建築史15講》的編者之一,布野修司首先介紹了其研究中都市組織的概念:所謂都市組織,即將都市視為建築物的集合體,是以義大利建築師薩維里奧.穆拉托里(Saverio Muraturi,1910-1973)所創之建築類型學(tipologia)中使用的概念,揭示集合單元所構成的建築特定形式之歷史形成。此後基於亞洲都市組織研究背景,討論亞洲前近代都城系譜,進而探討世界建築史的時代區分。布野修司強調以往世界建築史書寫由歐美獨攬,乃是基於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觀與歷史觀,為打破此種現象,其在研究中特別將東南亞納入考量,以印尼泗水甘榜(Kampung)相關建築計劃研究為例,發散至東南亞世界乃至全亞洲,並進一步深入思考世界建築史的構成。最後在此基礎上,補充介紹了《世界建築史15講》的策劃背景及基本結構。
日本大學特聘教授布野修司演講專題「從東南亞視角看世界建築史的構築」。(攝影/楊政宏)
東亞文化圈中的臺灣美術
談及東亞文化圈中的臺灣美術,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謙以「國家藝術史的困擾—從中國到臺灣的兩個個案談起」為題,探討作為國家建構環節的藝術史研究之困境。石氏以1949年以後變成「新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成為「中華民國」的臺灣為例,藉由林玉山與張大千兩位畫家的藝術之變,討論「國家」定義生變所帶來的種種困擾。或許正如石守謙所強調的,配合政治來書寫藝術史,是一直以來學者要檢討的問題。而要如何書寫其在臺灣藝術史上的位置,仍然值得深究。
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謙主講「國家藝術史的困擾—從中國到臺灣的兩個個案談起」。(攝影/楊政宏)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邱函妮,其研究專長在於臺灣美術。此次演講特別以「成為藝術家—陳植棋(1906-1931)研究」為題,藉由中央研究院近年新發現的陳植棋家藏文書資料以及王白淵等人之回憶錄,重新整理陳植棋的生平與交往,發現陳植棋之經歷既有時代洪流下的必然,亦有個人選擇之偶然。邱函妮在演講中將其放置於1920年代臺灣民族運動、日本留學生社群與東京藝壇等脈絡下,以此深入解析其畫作意涵,並思考臺灣第一代藝術家養成之社會背景。
陳植棋《自畫像》,木板.油彩, 21×27 cm ,1925~1930,家族收藏。(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越南承天順化省文化體育局局長潘青海介紹「順化皇城文化遺產與保存」。潘青海在演講中介紹了作為南圻(1636-1775)、西山朝(1788-1801)、阮朝(1802-1945)三朝古都的順化,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由於古蹟群遭戰亂損毀、缺少有經驗技術之維護人才、戰後經濟困難缺少預算、皇城核心區域人口密度大甚至非物質文化遺產漸趨凋零等問題,導致順化文化遺產保存面臨巨大挑戰。而面對種種現實困境,順化亦應因地利人和,從1993年起堅持為期15年的遺產保護與宣傳計劃,並於2005年起推行保護雅樂計劃,對於木工、石匠、漆器、越南琺瑯等傳統手工業非物質文化,更積極吸引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參與。順化皇城起自1990年代的文化遺產保護經驗,或可供臺灣參酌,而城市發展與遺產保護之矛盾衝突,仍舊有待討論與解決。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黃蘭翔的演講以「隱見另一東亞建築史脈絡:日本的儒家鄉校建築」為題,藉由對日本建築史中從未論及類似中國的孔廟、試院、書院建築與韓國的鄉校、書院等儒教建築之疑問,從儒教建築研究著眼,配合日本傳統建築文化,來瞭解東亞各國對於中國傳統儒教思想之接受與儒教建築之變革。黃蘭翔提出一個有趣的結論是,日本儒教建築大多直接繼承中國古代太學之學校傳統,或是直接借用其固有建築之宅殿與神社,作為日本的學校講堂與祭孔建築。
臺北孔廟大成殿。(攝影/張筠)
庶民文化觀點的臺灣藝術史
研討會主題二「庶民文化觀點的臺灣藝術史」,由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基礎科學系教授伊藤徹介紹「柳宗悅—民藝思想與當代風潮」及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堀込憲二討論「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中的歷史環境與景觀保存問題」。伊藤徹希冀藉由對民藝運動主導者柳宗悅之介紹,引導聽者思考近代風潮及隨之產生的新事物。以此為宗旨,先探討從白樺派到民藝運動之轉變,再思考民藝運動與同時代電影之關聯——民藝運動中的「用即美」,或許與電影的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堀込憲二則就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問題,以新竹市新竹孔廟與臺中市水湳菸樓為例,進行個案討論。孔廟周圍的「十八尖山」由於修建而逐漸從視野中消失,而水湳菸樓周遭景觀也隨著都市重建而消失殆盡,對於文化資產周圍本應視作一體的景觀之失落,不啻為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之遺恨。
臺中市水湳菸樓。(©Encore)
職人觀點的臺灣藝術史
研討會主題三「職人觀點的臺灣藝術史」,邀請日本輪島著名漆師赤木明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吳瑞真與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葉俊麟以職人及專職技藝為切入點進行演講。赤木明登的演講「工藝原點:何謂工藝之美的起源與柳宗悅的民藝論」,特別講述自己所專長的製漆工藝,詳細介紹製漆的步驟,包括黎明時分刮漆後,透過調節濕度進行精煉,上塗時讓漆膜保持均一厚度,並進行濕度更替。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對手藝人的重大考驗,而由此產生的漆碗,也飽含了手藝人的汗水與大自然的恩賜。
吳瑞真的演講則意在「解讀竹東曉江亭/東寧橋的時代、建築與社會意義」。曉江亭於日治時期大正十五年(1926)興建於竹東東寧橋畔,吳瑞真注意到曉江亭興建之初便有水缸放置茶水,因而具有茶亭性質。有鑑於此,介紹曉江亭不同於其他客家茶亭之處,並追溯竹東相關產業發展對於曉江亭潮流風貌形成之影響。而葉俊麟對於「臺灣廟宇建築工藝磨石子的裝飾藝術之研究」,詳細介紹日治時期廣泛流行的臺灣廟宇建築工藝──「磨石子」,從建築工藝角度著眼,對此工藝的構造部位、材料配比進行詳細解析,並從圖樣選用、材料差異、工藝特色等面向,論述了臺灣廟宇建築工藝中的磨石子裝飾藝術。
臺灣原住民聚落生活與建築文化中建構的東南亞網絡
談及重建臺灣藝術史,原住民文化自是不可或缺之重要主旨。主題四邀請日本櫻美林大學通識教育學部教授中生勝美、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民族社會研究部副教授佐藤浩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許勝發、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巴奈.母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林建成等多位原住民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討論。
中生勝美介紹其在彙整臺灣傳統風俗習慣調查會的史料過程中,首度發現時任調查人員的小林保祥。是以本次演講專門介紹「小林保祥的排灣族民俗繪畫」,介紹這位默默無聞的創作者對於排灣族的研究工作,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排灣族民俗繪畫創作。佐藤浩司的演講「從南島世界看臺灣原住民建築」,透過分析南島語系民族建築的建築構造及空間構成等歷史文化之異同,嘗試為臺灣原住民建築之定位提供解釋。許勝發關注點在於「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人像雕刻的地域性風格及族群移動意義」,認為排灣族與魯凱族作為臺灣南島語族群中少數擁有建築雕刻裝飾者,其運用資格與階層社會制度有關,而出現地區或可代表其族群移動狀況。具有學者與巫師雙重身份的巴奈.母路,以「窺探失落的場域—阿美族里漏部落mirecuk儀式」為題,從儀式結構到文化意涵,詳細介紹阿美族祭師專屬的Mirecuk(巫師祭),帶領聽者一窺阿美族「泛靈信仰」與「祖靈崇拜」之神祕面貌。演講最後,亦表達了作為部落祭師對於祭儀「去神聖化」及「簡化」操作之憂慮。林建成從博物館布展與研究角度切入,藉由其2017年策劃「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2014年「百合花記」特展的相關經驗,探討以現代博物館場域呈現原住民文化的多種方式,顯示公共空間內設置原住民藝術展演,並透過展場「虛實」空間設計,以實現原住民文化傳達與情感投射之可能性。
「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主視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美術館與地域文化
因應主辦方國立臺灣美術館之立場與功能,研討會第五主題特別邀請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教授中川理、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教授並木誠士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謝仕淵,討論「美術館與地域文化」相關問題。中川理與並木誠士曾合著《美術館の可能性》一書,此次二人分別以「關於美術館存在形態的新課題」與「由地方美術館開創之新美術史」為題進行演講。中川理介紹了美術館身為建築之課題,深入分析磯崎新的「第三世代美術館論」,指出美術館本身化作作品,成為地域中嶄新的觀光景點的例子已經趨於普遍化。而同樣關注地方美術館的並木誠士則側重探討由地方美術館舉辦活動而創造出的全新美術史。他指出自19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起,公立美術館礙於預算無法購買重量級藝術品,轉而將收藏重點置於在地藝術家及其作品,而因此產生了全新的藝術風貌與展覽效果。在兩位日本學者的經驗分享過後,葉俊麟的專題演講「重建歷史的公眾化途徑:博物館工具的想像與應用」(由吳瑞真代為發表)則以臺灣本土博物館為例,從以公眾史為方法的重建、博物館與研究機構之相互協作、博物館展示與教育的可能性及AI時代技術如何促進溝通四個面向,探討博物館工具應用對於重建歷史之經驗。
新竹美術館。(©維基百科)
在連續兩天五個主題的演講之後,研討會的綜合座談環節由黃蘭翔主持,布野修司、石守謙與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共同參與,與談中不僅討論了對於重建臺灣藝術史、培養藝術史研究人才之構想,亦表達了對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承載之展覽與教育功能之肯定與冀望。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林志明參與綜合座談。(攝影/楊政宏)
劉芷辰(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