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詠瑋
籌策多年的該展所嘗試創發之「更具流動性與包容力的語境想像」,不只是在全球文化論述下,開闢出了南太平洋島鏈獨特的海洋視角,更積極地藉由典範轉移激活機構自身。其在此接續回應與擴充的,即為李俊賢前館長任內所開啟的南島語系連結,以及他作為藝術家在90年代對臺灣藝術主體性的探尋。在高美館稍早在二樓展出的「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中,即清楚爬梳了李俊賢對「南方意識」的貢獻與擴延軌跡。
倘若我們將李俊賢視為承先啟後的重要座標,高美館在承襲其精神遺產之餘,面向近年二次美術館時代的浪潮,亦力求轉型與重新定位:除了橫向地從地域南方對接全球南方,並進一步縱向地提出「大南方多元史觀」。當我們再往上一層樓來到「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即更可清楚看到高美館如何嘗試從其典藏資產,重新梳理臺灣美術史。
「未來可能不是在我們前面,而很可能是在我們的後面。」館長如是說道。高美館集結全館之力的研究策畫,不只貫穿不同空間樓層的各展覽中,亦帶領觀眾穿梭於自身的時空隧道。而從機構的未來,走向對人類整體未來的哉問,答案或許皆是如此。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高雄市立美術館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李玉玲 Lee Yu-Lin、龔卓軍 Gong Jow-Jiun、許遠達 Hsu Yuan-Ta
相關閱讀|
-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李玉玲的高美館5年,從Co-Branding 到Re-branding
- 聚焦全球南方,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開展
- 藝術新航海時代的詩性潛流: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今藝術&投資》第348期
- 文化觀察者與思考者的再觀看,爐主李俊賢高美館紀念大展開幕
- 敬爐主,高美館舉辦李俊賢追思會
-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少數、再方言化與謎書符:李俊賢能教給我們什麼
-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我們在南方發聲」:速記1990年代以高雄地區為核心的藝術媒體發展
泛.南.島藝術祭
展期|即日起至2021.11.14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展期|即日起至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