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是新議題,還是舊政治:「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加密藝術策展如何評論?
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
【國美館35周年】跨世代200件台美典藏精選展:與館內策展人黃舒屏、賴駿杰有約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展覽由國美館研究人員黃舒屏及賴駿杰擔任策展人,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
【新刊】展覽「策」試中──古美術在當代的策展語境
本次專題我們邀集了具備博物館學、藝術史、策展人、藝術家、展覽觀察者等有著不同多重角色的作者們,也同樣和身為觀眾的我們,對...
如何以一檔展覽談時代的「啟蒙技術」:王俊傑×黃建宏談「狂八〇」研究的轉譯測量
「狂八〇」的展覽構成,企圖以一種去中心化的狀態,藉由檔案與田野訪談,來推測、揣摩過往時代的語境,以時代為尺對台灣的民情進...
20年獎項的品味、社會性與其再現:台新藝術20週年大展論壇側記(上)
台新藝術獎20年之際,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於北師美術館舉辦「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與系列論壇。首日開場安排...
NFT藝術具有材料性嗎?「夢的支撐,物的表面」生成藝術的展呈課題
對於羅仕東而言,生成藝術具有「材料」與「物質」性,不只是一個存在於網路平面載體的閱讀,生成藝術背後有其獨特構築的空間與語...
書法如何當代:當代策展的介入與傳統的對望
今年度桃園市立美術館「策展徵件」獲選之「當態度變為尺牘?書寫─往返─語境─性別─迷因」分別於11月5日及12月3日規劃了...
尋找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藝術社會關係——「操演性」策展實踐
操演性策展經常以事件或情境干預的形式實現作品。實踐性的實驗方法作為自我反省的機制,也讓藝術公共性以公領域(public ...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
從抗爭到共創之路——重返母系社會的策劃行動
ruangrupa團隊將邀請參展的權力下放,展出形式與內容,甚至製作資金也可由參展單位決定。這種亞洲藝壇常見的民間資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