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不小心按下重置鍵:策展以外的身份思考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專題的第二篇文章作者王芮瑀(b.1999),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之後,一邊就讀北教大的CCSCA,...
那都是關於聽著海浪的拍打聲:本事藝術「作浪」
吳虹霏於本事藝術策劃的群展「作浪」,即是立基於奈曼尼斯的理論。藝術家從海潮、河流、雲霧到冰山,從極地、山林到火山,在白盒...
引發思辨、對話的場所:博物館/美術館如何創造觀展體驗?
要如何評估觀眾的體驗?這是個難題。觀眾走進來,參與了多少、學習了多少?當離開之後,又會記得多少?當然可以透過博物館的觀眾...
當前與未來,策展人的角色
針對館藏物件進行管理、保存修護與研究是今日策展實務中相當重要的工作面向。策展人還需要相當務實、靈活、善於交際並具備各式各...
《策展簡史》:2002 年,如何理解現在的博物館觀念?博物館的未來如何?
作為博物館館長,始終要把人們的興趣放在首位。你的工作就是吸引人們來欣賞藝術,考慮他們的興趣和藝術之間的關係,並將他們的興...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
「二十年」正是一個很有趣的時代與歷史分界點,由現在往回尋溯,那便是發生於九○年代初期解嚴後不久的台灣。那幾年間台灣引進「...
策展系譜:策展(curature)的「照料」永遠夾雜在治療(cure)與控制(control)之間
誠如許多有關策展的過去寫作,往往會從「策展」的字源重新思考意義——策展人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在...
讓生態活下去:氣候及環境危機與機構轉型
疫情之下,生態轉向(ecological turn)變得更加急迫。譬如因著旅行限制,藝術家不得不被迫思考不飛行及減少碳足...
當代策展的地理 —空間轉向
如同社區中的公用穀倉是透過共享的集中管理,Ruangrupa也將這樣的集體互助精神,用來組織與策劃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
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兼懷好友林芳怡
2003年下半年,我受呂理煌之邀擔任策展人,與他在國立臺南藝術學院(2004年8月改制大學)指導的「建築繁殖場」研究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