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新加坡重啟拍賣,回望東南亞藝市的消長與位移
香港以財稅政策和地理位置優勢,躍居為全球三大拍賣中心,而與之條件相當的新加坡,也始終是國際拍賣行布局亞洲的選擇。隨著香港...
設法不讓世界的壞事壓倒我們:大館當代美術館「潛入你眼簾——皮皮樂迪・里思特」展
當《永遠至上》播到女警出場時,有觀眾問:為什麼不去拘捕藝術家?當《Das Zimmer》播到男性性器出現時,不少觀眾轉身...
重塑文化身分,需要什麼建築:談西九文化區與香港故宮
嚴迅奇設計香港故宮時,運用縱向來布局,置身中庭自可環觀四方,而一樓、二樓與四樓,都有面向不同方位的空間,完整地參照紫禁城...
專訪林茲金尼卡得主徐容:This is not the end,菌膜與新公民抵抗
台灣藝術家徐容與哥倫比亞藝術家Natalia Rivera,共同獲得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金尼卡大獎。...
從翰墨丹青到雅玩珍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7月3日起正式接待公眾,於開幕當天吸引超過6,000人入場參觀。香港故宮一共呈現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
黃國才的流亡日誌(台灣新番連載):「我在哪,香港就在哪。」
來到台灣的香港人,多數是白領階級,在外觀上他們看起來完全不像既定印象的「難民」,但黃國才表示,許多香港人的心裡都有著離鄉...
V-Touch人物|黃國才
影片以藝術家黃國才離開香港、來到台灣定居的經歷為背景,回溯藝術家於香港反送中時期,試圖透過藝術創作捍衛自由、爭取權利的過...
挑戰普羅觀眾,鬆動地緣想像——香港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
「再紡東亞系列」展覽分成兩部分,去年開幕的首章「手中的羅盤」由 15 組設計師與藝術家聯合參展,從生活化角度切入東亞的思...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如何關心社會而不失美學層次: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精選
在當代藝術關心社會議題的潮流中,一個經典觀點是只要藝術家能改變社會,或最少將社會問題帶到公眾眼前,那她/他的作品是不是藝...
兩代台港人政治離散下的書寫與攝影:邱永漢的《香港》與高仲明、蔡慧敏的「後時代革命」
2022年4月,從香港轉而定居台灣的高仲明,在台北學藝埕發表了最新個展「後時代革命」,本次的影像相較於《港傷》中刻意呈現...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