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賢
評測傳統與當代的距離,創作還能如何發生?——聚焦第22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第22屆台新藝術獎於6月1日揭曉,本次入圍名單包含8組視覺藝術、9組表演藝術展演作品,其中視覺藝術類入圍作品類型多元,從...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競賽結果揭曉: 蘇育賢《公園》勇奪兩大競賽首獎、國際競賽首獎頒予《阿根廷正義審判》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今(16)晚間舉行頒獎典禮,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台灣競賽共42部入圍作品,與鼓勵華語紀錄片...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3-2014: 文化中介組織、公民運動與藝文生態的深刻交會
2013至2014年間也見證了臺灣公民運動的蓬勃,藝文界大量參與包含廢核運動、太陽花學運在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不僅代表藝...
【小典藏│愛看展】走入7組當代藝術家「父親」視角!桃美館「爸爸寶貝Papahood」探尋一場關於記憶、想像與互動的親子羈絆
「爸爸寶貝」透過作品,看到、聽到、碰觸到爸爸的心聲與情感,也讓孩子們回應、想像、貼近爸爸的多種模樣~
不田野的蘇育賢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疫情之下的作品,多少都放大了「居家」或是「不能出去」、「與社會隔離」的特徵。此次展覽猶如一種田野的反面...
從潛意識出發——TKG+蘇育賢個展「晚安,待會見。」
蘇育賢曾在過去幾年的創作中,數度從藝術史、人文史與社會現實中汲取養分、潛入其中找尋開闢新創作天地的縫隙。而此次展覽也進一...
危機中的韌性蛻變,國際文化交流的新典範 Taiwan NOW「合創共製」演進啟示錄
近期即將正式開啟的大型台日文化交流展演專案「Taiwan NOW 」,從完全在東京實體展演的原初企畫,到分別於日、台兩地...
臺灣《工寮》及《臨時工》,角逐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最大獎
臺灣在今年共有10部紀錄片入選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其中蘇育賢《工寮》及許慧如《臨時工》入圍「亞洲千波萬波」競賽單元,角逐...
【簡子傑 X 蔡佩桂專欄】謝謝老闆!蘇育賢新作《nalam》中的一些錯誤
我之所以對舞鶴感到著迷,除了他奇特的語感,也是因為他的悲傷總是穿插著政治不正確的喧鬧情節,尤其,如果我們基於當代藝術的專...
反芻與召喚 台灣錄像藝術中的歷史轉生術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