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薄荷薄荷】我們真的保有「數位隱私」嗎?密碼龐克作為一種社會運動——讓隱私成為弱者最後的武器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種感覺:雖然科技公司的廣告常常主打隱私保護,但在使用上其實沒什麼受到保護的感覺,甚至在使用不同應用程式的...
透過「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重新勾勒臺灣藝術史的多元性與國際觀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以館藏的常玉作品與研究為基礎,再擴及至和常玉同期與之...
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不朽傳奇──香港M+博物館「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回顧展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回顧展超高的含金量,得益於2017年M+分別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以及香港大學建築學系,聯合舉辦「重思...
【藝術CSI】面對偽作,猶如一齣無可奈何的嘲諷劇
當鑑定「生意」產生之時,往往就是糾紛發生的時候。有需求就會有人尋找空隙,創造另一種利益結構,同時吸引專業能力欠佳的單位接...
臺灣抽象藝術先驅葉竹盛辭世,享壽78歲
臺灣抽象藝術的先驅葉竹盛於中秋前夕辭世,享壽78歲。他是臺灣第一位以藝術形式深入探討生態環境現實議題的藝術家,開拓了生態...
中國機製幣龍頭拍賣公司,北京誠軒宣布停業!
9月12日,北京誠軒拍賣公司官網發布「停業公告」。消息一出,引來市場震盪討論。如今辦公室依舊在,公司將於10月11日停業...
身體可以擺脫頭顱嗎?評破空間的《廣場》
不同於過往於戲曲中心裡頭上演的新編、改良戲曲或跨劇種文本,傳統的戲曲形式,在這個難以區分舞台與觀眾席的方形表演空間裡可說...
【專題】藝術CSI:科學檢測的藝術鑑識之道
藝術品的辨真鑑偽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也有可能發生「看走眼」的時候。而當爭議成為對簿公堂的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