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根莖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淺談2010年代雙/三年展,國內、國際多面映射中的若干趨勢
雙/三年展在亞洲地區的迅速發展,與亞洲在現當代藝術脈絡中長期以來並不位居核心的狀況有一定程度上的關聯,透過集中資源舉辦大...
【高千惠專欄—文化刨丁】—牛肉的滋味,藝術與政治的關係距離?
政黨輪替是否影響藝術社會生態?若有影響,其方式是什麼?藝術界一直期待政黨提供明確的文化政策,但究竟需要怎樣的政策?藝術界...
從居無定所到生/活在一起,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佈局與收官
今年是鳳甲美術館最後一次舉辦錄像藝術展,本文藉著這個時間點,回看舉辦15年的錄像藝術展的發展與累積,包含每屆的雙策展人制...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拒絕遺忘,確定失落:黎煥雄專訪
我們究竟期待一個怎麼樣的復刻,指引劇場持續逃逸的路徑?或許在審視前,實有必要重新追索黎煥雄與新世代之間的合作軌跡,理解他...
回到土地的那些時刻,台灣雙年展「野根莖」開幕
此屆台灣雙年展邀請館外策展人龔卓軍與國美館助理研究員周郁齡、協同策展人王品驊、陳宣誠共同策劃,提出以「野根莖」為主題,延...
燒不盡 、「湠」無窮:「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我們的位置永遠是土地的:「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名單發布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將於9月22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啟動,由策展人龔卓軍與國美館助理研究員周郁齡共同策劃,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