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
文化部長李遠「文化人的創作與貢獻不可忽視」,籲請立法院理性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針對此次預算刪減,文化界也展現高度團結。以漫畫界為例,已有6000人聯署抗議,表達對文化產業生存危機的憂慮。文化部長指出...
遭風雨重創的朱銘美術館全力善後,需政府與民間多方協助
朱銘美術館館長劉柏村指出,此次美術館遭遇開館25年來最為嚴峻的水患襲擊,讓人始料未及,園區內軟硬體、館內外展出作品與庫房...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歷史與當下,回顧臺灣近十年藝術史研究趨勢下的策展實踐
近年學界注意到在全球化觀點下,更易於看到被原本中心論述模式下所忽略的邊緣人事物,開始嘗試以新型文化交流的互動及形塑,消解...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專題】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
自2月2日至2月29日,典藏ARTouch將於每週一至週四,以8篇的篇幅帶來「回望當代:‘2011-2020 藝術大事記...
空總舊址生美基金會的百變容顏:From「C-Lab to Hub」to「Fire-Fighting」
五年更換三位文化部長,蕭規曹未隨。扮演執行文化部政策的財團法人生活美學基金會(空總舊址),備極艱辛。移動式角色調整,既要...
再「憲」文化的權利:冷衙門與熱倡議如何捲動「文化權利入憲」的輿論?
關於文化權利入憲要強調的是,它是憲法裡關於人權(也就是基本權)的申張,而非「基本國策」的章節段落的補充或覆述。原先基本權...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組織機構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國美館、史博館館長為例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現任館長廖新田借調4年期滿,將歸建臺灣藝術大學任教,館長一職將由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同時兼任。對...
鄭麗君挹注文化政策學會成立學術期刊及智庫:永續文化政策研究生態系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今日進行第三屆理監事改選,推舉出常務理事吳介祥、王俐容、劉俊裕,以及常務監事彭俊亨,最後由擔任兩屆的...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