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盛

2023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從「小世界」探討疫後時代的共鳴與矛盾交集狀態
策展人周安曼認為「小世界」除了回應臺灣、臺北是屬於小島型的都市,卻包含宏大的議題,從政治、經濟的架構,把「小」跟時間、人...
馬凌畫廊十二載:變與不變
一提起馬凌畫廊,某種「空間感」油然而生。這「空間」既是畫廊本身經歷不同變遷與新生的物理性空間,是畫廊所在地香港所代表的典...
無聲的默會:關於賴志盛個展「It’s a quiet thing」
2023年5月,賴志盛在馬凌畫廊(Kiang Malingue)發表了在香港的首次個展「It’s a quiet thi...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日直擊:疫情改變了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密碼?
在2021年因疫情首度停辦後,台北當代本次的強勢回歸,除了一展藝術博覽會挺過重重考驗的新貌,更讓大眾得以一窺全球各地畫廊...
界/線桑拿:「creN/Ature 物.自.造._」創作的內在責任
展場裡勾引出物件與內在唯心的對話,成為一條顯見的途徑。這個展示並不期待提供廉價的娛樂與客觀性,而是透過提供本質讓觀者內在...
【藝術展會攝/ 錄影與視覺統合】配合廠商與藝術家之路:賴志盛
賴志盛那具某種觀念傾向的空間性構作在他的藝術家身分確立以前的配合廠商背景,卻也提供了一個不同於主流的藝術家養成過程,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