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村
作為藝術在市場與學術之外的第三價值,如何為藝術進駐的影響力「估價」?側寫2024Res Artis臺北年會閉幕座談
作為藝術在市場價值、學術價值之外的第三價值,藝術進駐之於社會永續的價值與影響力評估,在臺灣的藝術進駐單位中大多還尚未成為...
【高森信男專欄】駐村略史:羅馬獎與官營藝術村
海外駐村活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日常場景之一:今日的海外駐村活動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定期、固定場地、且由政府支助的駐村計畫...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下)
〈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以上下兩篇的篇幅,組織七位書寫者,訪問十組創作社群的集...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上)
本文以上下兩篇的篇幅,組織七位書寫者,訪問十組創作社群的集結者與團體,整理出五個命題,作為思考社群創生藝術方法的敲門磚。...
【專題】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
如果在2020年代,有一種花東藝術圈的話,它是如何連結的?本次專題特別針對了典藏ARTouch網頁版面,與《今藝術&投資...
空間檔案再探詢:「空間作為一種回應:1980後的臺灣經驗」講談側記
「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劃」是亞洲藝術文獻庫在臺所推動之研究計劃,以1980年代至21世紀初臺灣獨立藝術空間為對象,進行...
藝術村20歲成全行政園區都更,也請成全藝術在中央地帶呼吸交流的基因
介於臺北車站到華山之間的廊帶,這十多年來已演變過幾次開發意圖,7月5日由市政府文化局發函給藝術村營運部的公文,指示TAV...
專題|只能期待時間夾縫的偶然?——香港「油街」的變遷
藝術抽象,也要空間盛載。2013年,香港政府「活化」座落在油街的一所二級歷史建築,該建築本是皇家遊艇會會所,政府讓它化身...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脫離藝術村的庇護後才是體驗在這個城市生存的開始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