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森信男專欄】駐村略史:羅馬獎與官營藝術村

【高森信男專欄】駐村略史:羅馬獎與官營藝術村

【Column by Nobuo Takamori】A Brief History of Art Residency: Prix de Rome and Government-run Art Villages

海外駐村活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日常場景之一:今日的海外駐村活動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定期、固定場地、且由政府支助的駐村計畫外,亦有由申請者自行找尋,甚至不限定駐村地點的海外遊歷/研究計畫。然而究竟把藝術家送去海外「進修」這個概念源自何處?我們必須要回到17世紀來介紹所有駐村活動的源起:「羅馬獎」(Prix de Rome)。

海外駐村活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日常場景之一:今日的海外駐村活動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定期、固定場地、且由政府支助的駐村計畫外,亦有由申請者自行找尋,甚至不限定駐村地點的海外遊歷/研究計畫。然而究竟把藝術家送去海外「進修」這個概念源自何處?我們必須要回到17世紀來介紹所有駐村活動的源起:「羅馬獎」(Prix de Rome)。

法王路易十四世時代的「羅馬獎」

「羅馬獎」可以說是法王路易十四世時代最為重要的文化政策之一,其影響力造就了當代對於「駐村」的看法及想像。路易十四世極力想讓當時的法蘭西王國擁有主導全歐洲的政治力量,曾在青年時期王位被架空的年輕國王深知文化對於政治的滲透能量,因而開始著手籌建以王權作為核心的國家文化政策。譬如1648年所創建的皇家繪畫雕塑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可說是全球最古老的官辦美術學院之一。我們現在所習以為常的藝術制度,實際上多數是法國在創建其官僚制國家時所延伸而出的文化政策。然而筆者並無法完全對於這種制度給予正面評價,因政府提供資源供養藝術家及其發展的同時,也會同時將藝術風格的詮釋空間掐在手中。舉例來說,沿用法國制度的越南便將境內兩所藝術大學編列由文化部管轄。在執行審查制度的越南,公立藝術大學的校內審查強度遠勝過私立大學,或其他由教育部管轄的綜合大學。

回到17世紀的議題,「羅馬獎」正是在法國欲建造其官方美術體制的時代應運而生。其文化上的背景在於雖然當時法國已創建最早期的藝術學院體制,然而自16世紀開始,法國便體認到其自身文化發展已落後於進入文藝復興盛期的義大利地區。16世紀時大量聘請義大利匠師所興建的楓丹白露宮(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以及宮廷音樂中隨處可見的義大利影響,便可約略窺探當時法國統治階級的「哈義」風潮。為了派遣出最優秀的藝術學生,代替法蘭西學習義大利的優良美術傳統,「羅馬獎」於1663年創辦。

「羅馬獎」創辦時實際上為皇家繪畫雕塑學院的校內獎項,用以提拔獎勵優秀學生。為了讓該獎項更加名符其實,時任首相科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t)於羅馬創建「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de France à Rome)。自1668年起,獲選「羅馬獎」的同學們將可獲得前往羅馬的旅費贊助,並於法蘭西學院內「駐村」創作3至5年。

18世紀時,法蘭西學院所在的曼契尼宮(Palazzo Mancini)。(Public Domain

位於羅馬的法蘭西學院最早創設於卡普拉尼卡宮(Palazzo Capranica),後於18世紀初遷至曼契尼宮(Palazzo Mancini)。法蘭西學院基本上就是法國政府於羅馬直接購置的資產,獲得「羅馬獎」的學生則被稱為「學院獲補助者」(Pensionnaires de l’Académie)。早期的法蘭西學院除了提供獲補助者食宿及工作室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學生得以在「永恆之城」於沒有經濟壓力的情境下自由學習羅馬所能提供的各類新、舊知識,進而成為年輕藝術學生邁向成為專業藝術家路途中重要的職涯經歷。我們可以說,「羅馬獎」的設計已經具備了當代駐村機制的所有原型。到了18世紀初時,皇家建築學院(Académie Royale d’Architecture)亦開始選拔「羅馬獎」得主。在18世紀時,「羅馬獎」每年定額選送6名畫家、4名雕刻家及2名建築師去羅馬「駐村」。

拿破崙與「羅馬獎」機制的散佈

挾著法國大革命的氣勢,正當拿破崙席捲全歐時,其政府也希望藉機重整法國的文化政策。原本於大革命期間被廢除的法蘭西學院被重新啟用;1804年,法國政府並將其於羅馬的永久地址搬遷至更加氣勢恢弘的麥迪奇別墅(Villa Medici)。麥迪奇別墅顧名思義曾為重要的佛羅倫斯家族麥迪奇所擁有,該別墅除了足以回應拿破崙帝國的國力外,法國亦持續於此經營法蘭西學院直到今日。

法蘭西學院今日所位處的麥迪奇別墅(Villa Medici)。(© Jean-Pierre Dalbéra

拿破崙戰爭期間,拿破崙分封其親屬成為歐洲各地王侯,不少法國制度也因此散佈離開法語地區。拿破崙的弟弟路易.波拿巴(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於擔任荷蘭國王期間,便於1807年創建荷蘭版本的「羅馬獎」,這也是為何該獎項至今依舊以法文「Prix de Rome」書寫。筆者個人推測由於當時荷蘭尚無藝術學院制度,因此荷蘭版的「羅馬獎」改以獎勵年輕藝術家為主。荷蘭的「羅馬獎」在2012年之後由蒙德里安基金會(Mondriaan Fund)接手,由於前往羅馬駐村這件事情以21世紀的視角看來實在過於穿越劇,因此今日荷蘭的「羅馬獎」並無遣送獲獎者出國的獎勵。其性質較為接近臺灣的「北美獎」或「高雄獎」,主要在於獎勵荷蘭年輕藝術家並給予其專業展出的機會。比利時在19世紀初獨立出來時,則繼承了荷蘭版本的「羅馬獎」。

「羅馬獎」的散佈除了直接受拿破崙戰爭影響的荷、比兩國外,最有趣的插曲應當是來自北美洲的仿效。身為後起之秀的美國在文化上一直存在著某種自卑感,也因此美國在建國初期,從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到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建設計畫中,都可以看到近乎歇斯底里程度的新古典主義實踐。到了19世紀末時,促成「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誕生的背景,來自於1893年於芝加哥所籌辦的「哥倫布世界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該博覽會因為採用了人類動物園(human zoo)的展示方式,而於今日的後殖民研究領域中惡名昭彰。然而因該博覽會的舉辦,聚集了當時美國大量的建築及美術人才,也間接促使藝術社群意識到美國缺乏一座可以在歐洲接待美國藝術家的設施。

位於羅馬的美國學院。(©羅馬美國學院官網

也正是出於此種想要吸收歐洲藝術傳統的想法,「美國學院」的概念逐步成形。然而1894年成立的「美國學院」並非設點於巴黎,而是當時想像的美好文明搖籃羅馬,可以說不經意地透漏了美國對於掌握當時國際藝壇的精準度來說,是有著時間差的。1904年,「美國學院」因爭取到國會的預算支持,成為公立機構。學院接著於1921年起,仿照法國制度設置「羅馬獎」(Rome Prize)。著名建築家路易斯.康(Louis Kahn),便曾是美版「羅馬獎」的獲獎人。但相對於法國採取由上而下的集權式政府制度,我們必須要注意美國的羅馬之路,是起始於來自民間的倡議。受到美版「羅馬獎」著重培養建築人的影響,加拿大於1987年也設立專職獎勵建築家的加版「羅馬獎」(Prix de Rome)。加拿大版本的羅馬獎包括了於羅馬設立長期性的駐村設施,及補助獲獎者前往羅馬駐村的費用。

「羅馬獎」與殖民帝國的擴張

隨著19世紀末法國殖民主義的盛行,「羅馬獎」及其「駐村」概念被法蘭西殖民者帶至世界各地。最早一座位於歐洲之外的法國「官營藝術村」,便是位於法屬阿爾及利亞首府阿爾及爾的摩爾式豪宅阿布都-埃爾-替夫別墅(Villa Abd-el-Tif)。該別墅有著一個更為直接的綽號,以用來顯示其企圖:「阿爾及利亞版麥迪奇別墅」(la Villa Medicis algérienne)。

位於阿爾及利亞,具備摩爾式建築風格的阿布都-埃爾-替夫別墅(Villa Abd-el-Tif)。(© Till Vallee

為了配合阿布都-埃爾-替夫別墅成為藝術村,阿爾及利亞殖民政府同時推動「阿布都-埃爾-替夫獎」(Prix Abd-el-Tif)的設立。「阿布都-埃爾-替夫獎」的概念和策略與「羅馬獎」非常近似,較為不同的是「阿布都-埃爾-替夫獎」的遴選由法蘭西東方主義畫家學會(Société des Peintres Orientalistes Français)所主導。該學會刻意選拔具備東方主義風格或對「東方」異國風格嚮往的法國藝術家,將之選送阿爾及爾進行長達一年的駐村。這座位於北非的「阿版麥迪奇別墅」不同的是並未有法國總監於此駐紮主持及籌畫相關文化活動,該別墅反倒像是獲選藝術家們的自治空間:「駐村藝術家」們必須自行於此籌畫駐村期間的相關活動或展覽。但不同與「印度支那獎」(Prix de l’Indochine),「阿布都-埃爾-替夫獎」的獲補者並不需要負擔教學工作。

Victor Tardieu曾為印度支那獎的得主,後成為河內美術學院的教師。(Public Domain

和「阿布都-埃爾-替夫獎」具備類似的觀念,「印度支那獎」於1914年創辦,鼓勵法國藝術家前往法屬遠東旅行。1925年起,該獎項與印度支那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e l’Indochine)合作。獲獎者與抵達法屬印度支那後,可於第一年自由於法國殖民地四處遊歷,前往下龍灣或是吳哥窟寫生。但第二年則需要回到位於河內的美術學院,義務擔任教師工作一年。印度支那美術學院透過此機制確保地處偏遠(相對巴黎而言)的美院同學,仍可接觸到來自帝國核心的藝術家,但也意外發展出此種遊歷式的「海外藝遊計畫」。法國政府除了殖民地外,亦於西班牙設立第二座位於「國外」的官辦藝術村。設立於馬德里的委拉茲貴茲之家(Casa de Velázquez)自1929年啟用以來,便持續經營至今日。

小結

從上述簡史,我們可以看到「羅馬獎」雖然源自法國當時相對於義大利的文化自卑感。但到了20世紀初時,由官方所設立的駐村機制已漸漸從派遣學生至海外「學習優秀文化」,轉變為將法國本土藝術家派遣至海外「輸出優秀文化」的殖民主義思想。當然這些殖民風格的駐村活動在戰後皆已依序廢除,而一些受到「羅馬獎」影響的國家,譬如荷蘭亦開始檢討僅前往羅馬駐村的合理性。今日的海外駐村機制及文化已經非常不同,但其背後和國家機制渴望國際交流、文化學習或展示文化國力的本質,是沒有太大變化的。

延伸閱讀|為溝通而創作:博物館的藝術介入與駐村計畫
延伸閱讀|【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駐村的時候最怕開放工作室——三影堂駐村心得

高森信男( 83篇 )

策展人、「奧賽德工廠」廠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