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

賞月的100種姿勢:最後的天才浮世繪師──月岡芳年《月百姿》精選
在中秋夜抬頭仰望,你看到的是一輪明月,還是千年的故事? 日本浮世繪大師月岡芳年(1839–1892),在生命最後八年創作...
國際水墨名家冰逸 臺中首展「智光之境」亮相臺灣儒考棚
中國藝術家冰逸首度在臺中「臺灣府儒考棚」舉辦個展「智光之境」,於古蹟空間展出近十二年創作歷程,包括《萬物》、《雷法》、《...
【我重生了】絕美不必屏息: 李屏宜白日事行政,夕暮依色墨
聽到有完整藝術學院訓練背景者投身校園,多數人直覺反應就會認為是擔任美術老師,然而李屏宜卻選擇無關教學的全行政職,乍聽之下...
【演算法的靈光】未來已來,破圈的AI藝術擾動市場新生態
時至今日,AI與機器學習的進展日新月異,落實在藝術創作的運用與面向益發廣泛;作為一種創作工具,無論自身使用與否,都驅使藝...
浮世中的日本街景: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的旅人風貌
《東海道五十三次》共有55景——包含起點「江戶日本橋」與終點「京師三條大橋」,以及沿途53處驛站(「次」即驛站),呈現出...
2025梅樹月「風土的花蕊」登場──立石鐵臣120歲誕辰紀念特展
立石鐵臣出生臺北,父親任職臺灣總督府,屬日治時期的「灣生」世代。今年適逢立石鐵臣120歲誕辰,本展精選其12件各時期作品...
葛飾北齋筆下的富士山風景: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在畫哪裡?
對日本人而言,最高峰富士山既是神聖的象徵,也是美的化身。《富嶽三十六景》畫中,富士山總靜靜佇立於背景,無聲地陪伴著人們的...
武者繪:江戶和平時代的英雄想像
「武者繪」是描繪歷史戰爭與武者形象的浮世繪,主題圍繞武士、武將等擅長武藝之人,呈現精彩的戰鬥姿態、甲冑與刀劍細節,並融入...
江戶時代追星去:歌舞伎狂熱與役者繪
役者繪是描繪「役者」(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作品,不僅是藝人的肖像,更是戲劇舞臺的延伸,兼具宣傳性與收藏性。對戲迷來說,它...
白膚紅唇與花街人生:浮世繪美人畫身分與場景的文化解讀
「美人畫」是浮世繪極為重要的題材,不僅展現女性迷人的容貌與美態,更反映江戶時代的社會結構、性別觀念及文化潮流,由妝髮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