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薄荷薄荷】以民主之名的AI自主武器,臺灣人必須買單嗎?
AI是否可以用於戰爭?對於反對稱作戰而言,應用AI是一種混合了資訊戰與現代化戰爭的手法,具有「分散」的特徵。其大幅度地降...
【高森信男專欄】戰火中的藝術工作者:冷戰及極權篇
今日不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藝術審查依舊是家常便飯。這些審查包括了針對展出場地、展出內容及展出品名等項目的審查,演講或座...
【威尼斯通訊】臺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盛大開展,公共論壇「如島嶼思考」聚焦藝術與當代地緣政治
陳暢表示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把展場呈現成「家」的樣子,普里奇歐尼宮邸過去百年曾經是監獄,走進來這個地方感覺更像是碉堡,家的概...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臺灣
從2023年邁入2024年,本刊匯整了臺灣及全球重要的藝術展覽,即便許多展覽細節尚未發表,但仍然可以從中瞥見不同地區的...
文化遺產歷史難題有解?蘇黎世美術館二戰軍火商典藏展爭議延燒,瑞士政府宣布成立獨立委員會
瑞士聯邦政府近日宣布成立獨立的專家委員會,負責處理存有歷史爭議的文化遺產問題,特別是那些因為戰爭、殖民歷史而遭掠奪,並輾...
一則超現實預言?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袁廣鳴帶來新作「日常戰爭」
這次展覽的新作《日常戰爭》 與展覽名稱相同,袁廣鳴不再像《棲居如詩》侷限於模型,而是以幾乎1:1的方式重新打造了一個房間...
烽火下的展覽:烏克蘭秘密轉移的「拜占庭」聖像作品於巴黎羅浮宮正式展出
法國巴黎羅浮宮於6月14日起,展出俄烏戰爭期間,從烏克蘭「博丹和瓦爾瓦拉.哈年科國立藝術博物館」秘密撤離至巴黎羅浮宮,暫...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3—為文遺空間「招魂」的繪本
摸著手邊五本「澳門文化思維創意公社」(CTCC)出版的《世遺誌》(World Heritage Zine),我想這系列繪...
「備戰即避戰」:張乾琦、郝明義談文化人的責任感和共同想像
甫獲頒2022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殊榮,並以烏俄戰爭前線的圖文報導同時獲得「系列新聞攝影獎」肯定的影像創作者...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25:海之選,大海的文化對譯
法朵呀,常常是悲傷的音樂,講著情人駛向大海,愛人在陸地等待的歌曲。營造法朵鄉愁的意象,其實海洋的子民都很熟悉,港口呀海鷗...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