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
「實驗電影」的展映性與視閾擴張:北美館「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的群眾廣場
今次個展對評論意識所逼出的嶄新挑戰,在我看來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提問:首先,藝術家和策展人皆表示這是一次「向前的回顧展」,那...
北美館開館40週年驚喜大禮:獲贈畫家倪蔣懷收藏文物近500件
倪蔣懷1894年出生於台北瑞芳,師承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為台灣第一代水彩畫家。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在其逝世8...
談錢傷感情之《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崔廣宇的迷思腐蝕溶劑
「能夠想像的未來,有什麼好值得期待的…」這是筆者和藝術家在一次合作計畫報告後的對話中,崔廣宇說出的一句。或許對於「文化永...
【小典藏|兒童節推薦01.】藝路玩到底!北美館、桃美館、新竹兒藝節、南美館、高雄兒美館,共度有藝思好假期~
兒童節去哪玩耍呢?小典藏精選推薦北美館「童樂會」一日慶祝計畫、「2023新竹市兒童藝術節」玩科技、玩手作和肢體創作 展、...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從雕塑開始的探問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由33件雕塑和錄像構成,但雷澤自述幾乎每部錄像皆隱含雕塑的形貌。這樣從「雕塑」開始的敘事策略,其...
Taipei Biennial 2023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團隊談「小」作為找尋集體智慧的方法
不讓雙年展成為國際當紅思潮的打擊練習場,而是透過藝術家與環境的緊密相處,進而決定雙年展的樣貌。「小」作為方法,常常會被人...
【小典藏|愛看展】北美館兒藝中心「跟你說個故事」──第二波教育計畫「很久很久以後」走進藝術家作品,用想像力身歷奇境!
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前,人類就已使用楔型文字記錄下第一個故事《吉爾伽美什史詩》。一個不可考的時空、一個主角、一個轉折,加上...
2022臺北美術獎評論:不須急著否定過去,也不急著許諾烏托邦地座標當代
當代視覺藝術創作在複媒與多媒體裝置作品格式衍生的困局,在於它重蹈了某種「作者電影」或「作者劇場」甚至是「名家建築師」的覆...
酷兒的擬像:楊登棋個展「居家娛樂」的肖像攝影
「居家娛樂」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觀眾思考個人、媒體與攝影之間的關係,它既不是「代表」(紀實的觀點),也不是「形式」(現代主...
理解跨域前衛性的動能與未來:「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國際論壇
「狂八〇」國際論壇舉辦的用意,即是探照亞洲其他區域,包含東南亞和東亞,他們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發展底下,出現民間藝術與前衛性...
文章導覽
1
2
3
...
6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