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 典藏ARTouch.com
正在閱讀
專訪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專訪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故宮除了藏有大量中國早期書畫名品,院藏明清繪畫數量最大、精品也最多,對於系統研究明清畫史十分有價值。數量龐大的清代陶瓷、玉器、家具、漆器、雕塑、玻璃等器物類、工藝類文物,是研究清代社會經濟、生產力和工藝技術發展水準的實證...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Q:北京故宮量大質精的收藏最為人稱道,能否概述收藏狀況?
A:三年前我到故宮時,就知道收藏的文物共有180萬7558件(套)。之所以能有準確的數字,是因為之前的院長鄭欣淼率領故宮人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完成第五次故宮文物清點,每一件都要定名、編目,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故宮博物院藏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數量大、價值高而且類別豐富。截至2010年12月,180萬7558件(套)藏品中,珍貴文物168萬4490件(套)、一般文物11萬5491件(套)、標本7577件(套)。
故宮除了藏有大量中國早期書畫名品,院藏明清繪畫數量最大、精品也最多,對於系統研究明清畫史十分有價值。數量龐大的清代陶瓷、玉器、家具、漆器、雕塑、玻璃等器物類、工藝類文物,是研究清代社會經濟、生產力和工藝技術發展水準的實證;由車馬轎輿、中和韶樂、品級山等組成的典制禮樂類文物,是研究清代政治禮儀制度的實證;3萬餘件武備類文物,則是研究清代武備狀況、軍事技術發展水準的實證。大量的各民族文物,則全面記載著多民族國家形成的真實歷史,成為中華民族共有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還保留大量明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流傳到中國的工藝品、科學儀器、藝術作品,豐富多彩,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最直接的證物。
此外,故宮還收藏多種文獻,例如2000餘張建築圖樣及84件「樣式雷」的「燙樣」,370餘種、3400餘件各類服飾的圖樣,是研究清代宮廷建築建造、服飾製作程序及工藝水準等問題的詳實資料;700多份《陳設檔》是研究清代宮廷歷史、政治禮儀制度最重要的文獻資料;數十幅歷代帝后畫像、1萬8000餘張清代後期西洋攝影技術傳入宮中後所留下的照片,是研究當時歷史人物、政治、經濟、軍事活動、中外關係最具象、最真實的資料;4萬餘件名人尺牘絕大多數是研究清代歷史人物活動、書法藝術等的第一手資料;各種完整系統的《則例》、《會典》等,是研究清代典制、行政管理法規等的第一手資料等。
故宮文物藏品與文物建築不可分割,「故宮的古建築群不是孤立的一個『殼』,它與豐富的清宮遺存連在一起,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和中華文明成就的標誌。」
Q:故宮宮殿建築群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其保存與向公眾開放也是長期致力的目標,請談談修繕和今年新增的開放區域。
A:故宮對擴大開放區域做了大量準備,首先是對故宮整體進行修繕。這幾年,慈寧宮花園修繕工程、寧壽宮一區保護修復工程、東華門修繕工程、午門─雁翅樓古建築群保護維修工程、寶蘊樓修繕工程等多項工程順利推進,不僅保護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也為未來擴大開放面積、提高展藏比例奠定基礎。
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所有區域的屋頂除草、殘破牆面的保養、太和門等區域地面磚的挖補,以及御花園石子路面修復等工作。這些工作與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一樣,讓紫禁城逐漸恢復昔日皇宮莊嚴、肅穆、輝煌的風貌。
故宮也不斷擴大開放面積,優化參觀路線,滿足觀眾不同的參觀需求。故宮的開放區域由2002年的30%,目前已經增加到52%。2015年,故宮博物院迎來了90歲華誕,將開放五個新的參觀區域,開放面積達到65%。
其一,開放慈寧宮、慈寧宮花園和壽康宮所在的西部區域。慈寧宮區域將作為雕塑館,展出約400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從戰國到清朝。壽康宮作為原狀陳列展室,設計為「母儀天下」主題展覽,還原曾居住於此的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的宮廷生活。隆宗門外、原清宮冰庫一帶將設置全新的觀眾服務中心。屆時,整個外西部區域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更多觀眾的到來。
其二,故宮東華門保護修繕工程已經竣工,調整為古建築館以專門展示古代建築群和古建文物藏品。人們還可以登上東華門城樓觀賞故宮,並開放一段東南城牆使觀眾能夠從東華門城樓出發沿著城牆向南參觀,經過東南角樓向西到達午門─雁翅樓展廳,這樣大約可以參觀紫禁城六分之一的城牆。特別是以往人們只能眺望紫禁城角樓的精美絕倫,將來可以近距離觀賞,並還可以進入內部仔細參觀。 其三,整體改造完成後的東、西雁翅樓展廳與午門展廳,組合成為故宮博物院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格最高的現代化展區,以2800平方公尺的空間,滿足多門類文物大規模展示的不同需求。這將是世界上最為獨特的博物館展廳,古代建築外觀完全保持原貌,內部則是既具有宮殿建築氛圍、又擁有現代展覽設施的空間。當故宮博物院迎來90週年院慶,午門─雁翅樓展廳則將氣勢恢弘地展出「普天同慶─清代萬壽慶典展」。
其四,端門是觀眾參觀故宮的第一站,故宮擬把端門建成一座數位化展廳,採用直觀、親和、時尚的數位展示方法,使觀眾對故宮博物院有較為清晰和深刻的「第一印象」。並用現代技術記錄、保護、研究古建築和文物藏品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向社會公眾進行展示和彙報。同時,觀眾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瞭解博物院的基本資訊,獲取即將開始的博物館之旅所必須的參觀輔助服務。
最後,位於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西側的寶蘊樓也於今年修繕完成,並舉辦「故宮博物院九十年院史展」,一部分區域將作為文化研究與學術交流活動使用,有計畫的部分開放。寶蘊樓為兩層樓西洋式建築,建成於1915年,是民國時期在原清朝咸安宮舊址之上建造的一座專門用於文物保藏的大型庫房,其建造歷史及建築風格,在整個故宮古建築群中具有獨特而鮮明的特徵。
同時,在今年陸續呈上18場精彩的展覽,讓更多觀眾同享文化盛宴。比如前述慈寧宮雕塑館、「普天同慶─清代萬壽慶典展」和每年兩期的武英殿「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等,都有大量重量級文物藏品精彩「亮相」,非常值得大家參觀。
北京故宮博物院。
Q:故宮的修復技術相當聞名,可否也談談文物修復?
A:因為年代久遠和保管條件制約,大量文物存在著糟朽、腐蝕、開裂、破損等自然損壞現象,亟待進行保護處理。而在故宮,有約100萬件文物需要修復和採取預防性保護措施。例如3萬3000件武備儀仗,很多都需要搶救性保護;還有數量巨大的明清家具、歷代字畫等需要進行修復或保養。
故宮著力通過「平安故宮」工程重點專案之一的「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專案,來緩解修復人才不足的問題。2013年6月,故宮與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啟動了該專案。東城區有不少國家級、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些甚至就是清宮造辦處手工藝人的後代傳人。他們其中的部分人員經過故宮的培訓,已經參與故宮文物修復保護工作,逐步對院藏木器家具、宮廷燈具、車馬轎輿、中和韶樂、佩刀佩劍、盔頭、緙絲掛屏等文物進行修復保護。目前,故宮已經與蘇州、揚州、景德鎮等很多城市簽署合作協定,共同解決文物修復中的技藝、材料等各方面問題,近20家傳統技藝的企業也已經與故宮開展修復合作,近100位「非遺」傳承人已經參與故宮文物的合作修復,同時還與各類科研和政府機構加強合作,彌補故宮博物院內文物修復力量的不足。
同時,故宮通過籌備大型、綜合文物修復中心,以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藝、院內人才與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方式,對院藏的各類文物進行全面和持續不斷的修復。
工作人員修復北京故宮太和殿。
Q:故宮本身即為古建築是最大的特色與優點,然而故宮作為博物館,古建築是否也造成展示空間的局限?
A:作為「平安故宮」工程的重點專案,故宮北院區計畫今年年底開工。北院區總占地面積為62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2萬5000平方公尺,北院區建成後,將與故宮本院統籌規劃,全面提升故宮的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傳播和服務觀眾的能力,促成故宮的持續發展。
北院區最主要的功能是設立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旨在解決故宮大量大型珍貴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繪畫、鹵簿儀仗等,因場地局限而長期無法得到搶救性保護和有效展示的問題,同時把文物修復的傳統技藝,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展示給觀眾。
在使用功能方面排在第二位的是博物館展廳。由於故宮的文物藏品數量大、價值高,因此社會公眾希望觀賞到更多精品文物,故宮應努力創造條件,把更多文物藏品展示給觀眾。故宮北院區展覽設施的建設,將有力改善目前故宮展覽空間的不足,屆時將有條件把更多具有震撼力的大型文物展覽呈獻給觀眾。在故宮北院區還將建設古典宮廷園藝中心,在大自然中重新振興紫禁城宮廷園藝。同時建設數字博物館,使故宮的數位技術得到展示。
古美術編輯部( 24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