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雌雄同行:余政達的酷兒藝術實踐策略

雌雄同行:余政達的酷兒藝術實踐策略

提到藝術家余政達的酷兒藝術實踐,就會聯想到他的錄像作品《倘若(島嶼的)身體是一個優秀的(邊緣)粽子》及與新加坡藝術家黃漢明(Ming Wong)合作的「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2017年後,余政達的身分不再只是「錄像藝術家」,同時以「行為藝術節目策劃者」開啟多個計畫。
提到藝術家余政達的酷兒藝術實踐,就會聯想到他的錄像作品《倘若(島嶼的)身體是一個優秀的(邊緣)粽子》及與新加坡藝術家黃漢明(Ming Wong)合作的「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前者是其為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破身影」製作的雙幕錄像裝置作品,截取「粽子般的身體」近乎施虐與被虐狂(SM)的意象、虐戀/綁縛/調教(BDSM)表演藝術家珂琳所創作及演出的類小說劇場《奴隸拍賣會》,再現1990年代台灣文化評論雜誌《島嶼邊緣》刊載的〈粽浪彈:身體像一個優秀的粽子〉中以端午節和粽子影射身體情慾的幻想與文化分析,討論身體政治的情慾流動現象;而「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計畫中,為余政達和黃漢明(Ming Wong)性別轉換的影像作品及扮裝表演,他們化身成仙女姐妹,在看見人間愛無法平等的情況後,下凡至人間變身為西瓜姐妹,宣揚愛平等的正能量,也是他首次在作品中表現自己跨性別的形象。
西瓜姐妹劇照,2017。(藝術家余政達與黃漢明提供)
化身藝術策劃人的重要契機
2017年後,余政達的身分不再只是「錄像藝術家」,同時以「行為藝術節目策劃者」開啟多個計畫,如台北市立美術館「社交場」的「TAI」計畫及「女神我」(Queen Me)表演派對等,展開對於大眾媒體產業中性別表演性的探索。說到開啟新身分的契機,要回到2015-2017年的藝術計畫「Tell Me What You Want」。期間,他持續來到菲律賓馬尼拉,當時的身分在外來旅客、友人或是影片製作人之間相互轉換,與當地人互動並進行影片拍攝。也就是因為這個機會,一方面余政達開始了解自己作為酷兒(Queer)與特殊服務業的一些工作者交流時會有一個較為自然的狀態,也產生了交流(隱性)的慾望,很明顯地,如果工作者們與其他性別交涉,當下就會變成一個投射的情境;而另一方面,他也開始觀察東南亞國家的表演娛樂性場所中的不同面向:例如在馬尼拉Metro Dance Club裡,場域設定內的表演者在鏡面的舞池緩慢扭動,或是泰國曼谷Gogo Boy Bar中,西式化的扮裝皇后(Drag Queen)們的表演所帶來的啟發。正因如此,他發現藝術生產其實也是政治及社群(Community)的交往關係,便展開了分化自我定位的旅程。
2017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社交場」之「TAI計畫」。(藝術家余政達提供,攝影/千鳥藝術)
2017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女神我」表演派對。(藝術家余政達提供,攝影/Zito Tseng)
酷兒藝術實踐
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社交場」的「TAI」計畫中,余政達開始運用媒體性探討美術館場域中的表演性。計畫裡,他將自己設定成經紀人的角色,創造了一位類似於性別流動、身兼舞者及模特兒的TAI,並試圖在虛擬世界中捧紅她(他)。專業時尚攝影師為TAI拍攝了一系列雌雄難辨的實驗性照片,透過人物肖像攝影呈現TAI的特色,同時經紀人為TAI量身打造了音樂錄影帶(MV)、走秀(Catwalk)、舞蹈比賽(Voguing Mini Ball)等,通過網路直播(Livestream)及社群媒體的宣傳推廣她(他)。而在美術館現場,「TAI」計畫更是在現場呈現了DJ、走秀、「雌雄同辨」舞蹈比賽等表演,在此過程中,TAI在「表演者」的真實身分與「扮裝者」偽身分中來回穿梭,這也體現了經紀人余政達為其提供了一個真實空間與虛擬空間不斷轉換的情境;同年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女神我」(Queen Me)計畫,集結台灣與東南亞的酷兒表演藝術家,展開一系列的工作坊和表演派對活動。余政達化身成為行為藝術活動策劃人,與參與的藝術家進行對話關係,每位表演者以女神氣勢進入派對表演。
「TAI計畫」模特兒卡,2017。(余政達提供,攝影/MW Studio)
2018-2019年,「轉世花木蘭」(Mulan, Make Up!)計畫的展開,余政達更是將大眾娛樂產業中的性別表演性發揮地淋漓盡致。他將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古代花木蘭進行了轉化,「轉世花木蘭」中的花木蘭成為了性別想像的起點,展開更進一步對於大眾僵化的「陰陽」、「精神/肉體」及「剛柔」二分法等刻板印象的探究,同時強調「變身」來延伸超越兩性框架外的自我認同與欲望表演。計畫英文名稱中的「Make Up! 」源自日本《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的變身口號,而開始一段自身幻化的性別轉換旅程。他提到,2018年的「轉世花木蘭」首先在台北舉辦了工作坊及派對表演活動,工作坊邀請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木蘭師分享各自領域與性別轉換相關的實際經驗,並讓參與者互動和體驗,而表演派對則是結合行為、放映、聲音藝術及多元變裝表演的形式呈現。今年2月,余政達更是受邀到美國洛杉磯進行多元混合展演活動,多位/組來自台灣與美國的藝術創作者以展覽、放映會及與當地酷兒藝術團體Mutant Salon合作的行為表演等,更凸顯當代酷兒最為赤裸地性別展現與身體樣貌,身體政治議題更進一步被探討。
2019年洛杉磯 Human Resources「轉世花木蘭」派對。(余政達提供,攝影/Kt Stenberg)
「TAI計畫」舞蹈影片劇照,2017。(余政達提供,攝影/許家榕)
現今,「酷兒議題」雖成為台灣社會顯學,但當代藝術領域的酷兒論述者和學者卻是缺乏的。余政達觀察到台灣的創作環境之於亞洲而言相對開放,酷兒表演在地發展又呈現愈加專業化的趨勢,且酷兒身分的藝術家在台灣的比例很高,即使大多數都沒有直接處理與酷兒本身的議題,也對酷兒藝術在台灣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對比國外酷兒藝術發展更加多元、社群連結緊密的情況,台灣當代酷兒藝術的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18年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Tell Me What You Want」放映及講演表演「I am Orange」。(余政達提供,攝影/Herve Veronese)
2018年於台北濕地舉辦「轉世花木蘭」派對。(余政達提供,攝影/Jenny Wang)
鄧韻琴( 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