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地景說話專題】專輯二:酷兒・原民・身體―原酷風景的四重速寫

【地景說話專題】專輯二:酷兒・原民・身體―原酷風景的四重速寫

【Landscape Talk 2】Queer, Indigenous, Body: Quadruple Sketching of the Queer Landscape

本專題透過層疊交織彼此相容或互斥的複視觀點,一方面延續此性別觀點在原住民藝術認識論層面的批判張力,同時也嘗試回應台灣當代藝術界近年來聚焦於「社群性」、「原民性」與「復返經驗」的未竟之處。
本專題延續2021年於《藝術觀點ACT》85期「原民場域.當代轉換—藝術的原民性與困惑的多元性」專輯中,「未盡的群像:原住民社群中的性別重影」專題的討論內容,(註1)嘗試打開此刻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與評論中的多元性別視野,並勾勒出某種建基於地方經驗或田野現場的「原酷風景」。 2011年,太魯閣族創作者東冬.侯溫援引族語中的「Hagay」一詞,作為作品之名與影像敘事的內在線索。2018年,第一屆...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黃瀞瑩( 3篇 )

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藝術觀點ACT》企劃主編(2019年至今)。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與相關於原民場域之實踐行動。文章與主編之專題散見於《藝術認證》、《藝術觀點ACT》、《Pulima Link》。曾策展「井底計畫(2):autofree」、「微分影像」、「都蘭印象」(協同策展)、「繪.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