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亞洲文化協會2023台灣獎助計畫名單揭曉,盼促藝術國際交流

亞洲文化協會2023台灣獎助計畫名單揭曉,盼促藝術國際交流

亞洲文化協會於昨(5/23)日公布今年獲獎名單。此計畫自去年(2022)11月開放徵件申請,共收到41件申請,其中視覺藝術領域26件、表演藝術領域15件,經本會初選、台灣評審複選及紐約總會決選,最終共六人獲獎。此外,台灣獎助計畫申請人袁家珣計畫「光之屋─龜茲、塔波、阿爾奇壁畫研究」,更於ACC紐約總會全球徵選提名勝出,獲選為2023 ACC/Ford Foundation Endowment Fellowship之受獎人。

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 Taiwan Foundation,簡稱ACCTF)是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簡稱ACC)的台灣分會於昨(5/23)日公布今年獲獎名單。此計畫自去年(2022)11月開放徵件申請,共收到41件申請,其中視覺藝術領域26件、表演藝術領域15件,經本會初選、台灣評審複選及紐約總會決選,最終共六人獲獎。此外,台灣獎助計畫申請人袁家珣計畫「光之屋─龜茲、塔波、阿爾奇壁畫研究」,更於ACC紐約總會全球徵選提名勝出,獲選為2023 ACC/Ford Foundation Endowment Fellowship之受獎人。

  • 2023年獎助計畫受獎名單如下:

周巧其
余政達
張徐展
楊奇璇
許家銘
魏海敏

  • ACC/Ford Foundation Endowment Fellowship受獎人:

袁家珣


藝術家周巧其專門使用生物物種創造藝術裝置。她於2018年創立了一個名為Y2K的團體,曾多次在林茲電子藝術節展出,此次預計拜訪紐約及波士頓的研究機構,探索藝術、跨學科技術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融合,更進一步了解與生態相關的最新技術。

藝術家周巧其專門使用生物物種創造藝術裝置。(ACC提供)

藝術家余政達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他的作品涉及身份、語言、政治、文化結合和媒體界面的並置和交叉,以幽默誇張的影片和表演來探索當代媒體不斷演變的「自我/身分」。此計畫他將會透過對亞洲問題、社會階級和國際政治的社會觀察,由「法咪咪」(FAMEME)身分探索當代媒體時代中紐約多元而複雜的文化,並特地選在美國選舉期間造訪,觀察候選人如何利用肢體與宣言表達他們的立場。

藝術家余政達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他的作品涉及身份、語言、政治、文化結合和媒體界面的並置和交叉。(ACC提供)

藝術家張徐展是當代視覺藝術家和動畫電影製片人,他以傳統紙藝和雕塑作為創作媒介,並融入對於當代影像的思考。張徐展表示紐約有很多將手工藝轉化成當代藝術的案例,這恰好可以回應他的創作,藉著交流經驗,重新詮釋台灣工藝與當代文化的聯繫。

藝術家張徐展是當代視覺藝術家和動畫電影製片人。(ACC提供)

藝術家楊奇璇為一位多樂器演奏家,專精於小提琴、鋼琴、二胡,同時也是電影、商業、舞蹈和劇場作曲家,現於美國生活,此計畫她將前來台灣,研究台灣京劇劇團、傳統戲曲及原住民音樂。

藝術家楊奇璇為一位多樂器演奏家,專精於小提琴、鋼琴、二胡,同時也是電影、商業、舞蹈和劇場作曲家。(ACC提供)

藝術家許家銘擅長中國戲曲、台灣戲曲、南管和北管,也是台灣少數具有優秀傳統音樂背景,同時也嘗試跨界作曲的音樂家之一,經常運用電腦音樂和電子音樂為傳統和現代劇場以及電影製作配樂。他表示將前往日本,向三味線音樂「常磐津節」流派的第五代繼承人常磐津文字兵衛學習,並觀察、學習日本傳統文化如何找到它的當代語言。

藝術家許家銘擅長中國戲曲、台灣戲曲、南管和北管,也是台灣少數具有優秀傳統音樂背景,同時也嘗試跨界作曲的音樂家之一。(ACC提供)

藝術家魏海敏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兒子和繼承人梅葆玖的首位公開承認的弟子,她將京劇嘗試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音樂,並和多媒體和沉浸式劇院一起合作,是台灣京劇革命的重要力量,她表示「京劇是年輕且具有特色的,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表演形式。」這次她計畫訪問美國的學術及研究機構,與教職員工和學生會面,舉辦京劇講座及工作坊,期待增進美國學術單位對京劇的理解,也將幫助她開創京劇新形式。

藝術家魏海敏是台灣京劇革命的重要力量。(ACC提供)

最後一位受獎者是袁家珣,她於2017年後移居印度,研習細密畫,成為齋浦爾皇室畫院畫師。近年回台發表岩彩畫藝術的研究及創作成果。她計劃透過實地參訪新疆龜茲石窟壁畫、印度塔波和阿爾奇寺廟壁畫,追溯岩彩在歷史上的脈絡,以及如何在當代創作的語彙中融合傳統精神。

藝術家袁家珣為齋浦爾皇室畫院畫師。(ACC提供)

事實上,ACC在台灣的獎助計畫已60年了,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III)於1963年成立這個基金,致力於亞洲與美國之間的文化藝術人才的交流及培育。隔年就贊助了在台知名作家聶華苓赴Iowa大學,她在1967年成立享譽國際的文化組織「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IWP),當時台灣正處戒嚴期間,此計畫亦邀請了多位台灣作家及文化人,如瘂弦、楊牧、葉維廉等,到美國自由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創作。

洛克菲勒此時還完成了另一項在台重要文化贊助,當時的政府從中國帶來北京故宮藏品,需要更多在保存及維護上的協助。洛克菲勒先生早在成立ACC之前,就曾經協助進行故宮文物在台的保存機制。在文物安置於台北外雙溪後,ACC啟動了贊助故宮研究人員及藝術史學者赴美交流,並建立故宮的現代化功能。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李霖燦、傅申、袁旃、那志良、張臨生等研究人員。

中美斷交後的70至80年代,剛好是台灣現代藝術、舞蹈、劇場、建築及藝術史均在萌芽起步期,ACC贊助了劉國松、莊喆、馮鍾睿、林懷民、宋后楣、顏娟英等各領域的先驅人物。

台灣解嚴後的90年代,是現代主義思潮興起的時代,ACC贊助了何曉玫、鍾明德、梁志民、李永豐等人,是現代劇場及舞蹈界的關鍵人物,他們回國後亦推動了台灣小劇場運動及現代舞的興起。

1995年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正式成立,開始在台灣進行募款與獎助計畫的在地行政,贊助更多元的文化領域。此階段的受獎者都是30幾歲來自各類藝術領域的青年才俊,如今都是台灣藝術界的中堅力量,在不同領域中持續為台灣的文化發展貢獻力量,如舞蹈家許芳宜、鄭宗龍、藝術家王俊傑、姚瑞中等。 

2000年之後,台灣也吸引了許多國外藝術研究人員來台交流,尤其對於台灣傳統音樂、戲劇及原住民樂舞文化有興趣。ACC於是一方面在地協助國際人士熟悉台灣藝文界,一方面也積極贊助並推動傳統及原民文化人才出國交流,參訪美國及亞洲國家,例如當代傳奇劇場、江之翠劇團及賽夏族藝術家碧斯蔚.梓佑等。

近年來,在Covid疫情期間,ACC贊助台灣藝術家及機構進行線上交流講座及研究,提供更多元的藝術體驗。

ACC台灣獎助計畫於每年11月開放徵件申請,於隔年第一季進行國內評審初選及複選,再由紐約總會線上進行決選面試,最終受獎名單經ACC台灣基金會的董事會及紐約總會董事會的決議後公布。ACC的獎助計畫強調藝術家個人核心價值並回應社會關鍵時刻的需求,除贊助經費外,也向受獎人提供專業建議、意見回饋以及引薦合適聯繫,使跨文化交流所建立的關係在獎助期外得以延續。

ACC頒獎現場。(ACC提供)
ARTouch編輯部( 163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