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書店闆寶讀什麼】不完美的可愛媽媽
媽媽有千萬種模樣,並不是每個媽媽都這麼理想完美,可是我覺得她們都有很可愛的地方。
愛閱讀|勇於與內心的影子達成和解~讀《影子馬戲團》
《影子馬戲團》的作者莉迪亞繼《情緒大飯店》之後創作出這個帶點詭譎神秘的故事,像剝洋蔥般一層層直搗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也慢慢...
【簡秀枝專欄】台北當代明年不缺席,亞太藝術市場的信心延續
「台北當代」是不是末屆藝博會,從疫情發生過後就不斷有人提問。然而,「屆屆難過、屆屆過」,如今已經舉辦了六屆,相當得難能可...
永保國華:全鎣弼與澗松美術館
澗松美術館以文物保存研究為主要工作,展覽活動相對較少,每年僅於春秋二季的5月、10月下旬開放參觀,每次為期2週,相關展覽...
臨窗作針黹:《紅樓夢》中的女紅與情思
對生活在「賈府」這種簪纓世家的少女來說,「我心悅你」這般直白的告白,從來不屬於她們的語言。情意往往隱藏於生活細節裡,托付...
【專欄|老派博粉】回應變局、守護記憶:2025國際博物館日的在地實踐
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這項主題回應了博物館所肩負的多重任務:不只是文化與...
【專欄│芬紛聊天】人人都是桌遊設計師:南蒂羅爾國中自主學習專題日
學生們化身桌遊設計師,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一款教育類桌遊,主題可自由選擇,但規定要用德、義、英三種語言製作遊戲手冊,遊戲內容...
湖巖美術館真景山水巨匠「謙齋鄭敾」展:2026年澗松美術館鄭敾誕生350週年紀念特展前哨站
國寶作品《仁王霽色圖》,至今已過270年仍可感受到朝鮮時人所謂的「壯健雄輝浩汗淋漓」的山勢氣韻,其繪製者──朝鮮18世紀...
【演算法的靈光】「感」與「知」:AI藝術家們的創造與提問
或許有些人認為AI藝術僅是某種技術操作的奇觀,或許也不乏創作者僅將AI用做潮流、酷炫的工具。但從這些藝術家的實踐中我們可...
沙發上的小人:從阿許的創作旅程,看見兒童在美術館空間中的探索與邊界
孩子不只是參與者,更是構築者。不是我們教孩子怎麼玩,而是孩子帶我們看見「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唯有如此,兒童才不是配角,而...
文章導覽
1
...
39
40
41
42
43
...
1,287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