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法力無邊:臺北故宮祕藏之藏傳佛教法器

法力無邊:臺北故宮祕藏之藏傳佛教法器

跳神時喇嘛所穿戴髑髏五佛冠,由象牙及動物骨骼切割雕琢成,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乾隆二十年(1755)清宮引入西藏夏魯寺的老師教習「跳神」舞,服飾由清宮府庫備整,每逢年節法會由喇嘛演舞。

清〈法衣〉

清〈法衣〉。(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111公分,肩寬約49公分。以黃綢緞製成,兩側裝飾金花緞,衣緣鑲貂皮,做工精細講究,材質貴重,是活佛或高僧才能使用的樣式。原存雨花閣西配殿三世章嘉的影堂,顯示穿用者崇高的身份地位。

清〈象牙瓔珞冠〉

清〈象牙瓔珞冠〉。(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宮作品,寬45公分,高18公分,垂帶長38公分。跳神時喇嘛所穿戴髑髏五佛冠,由象牙及動物骨骼切割雕琢成,原貯藏於皇帝居住的養心殿。乾隆二十年(1755)清宮引入西藏夏魯寺的老師教習「跳神」舞,服飾由清宮府庫備整,每逢年節法會由喇嘛演舞。

清乾隆〈嘎布拉供碗〉

清乾隆〈嘎布拉供碗〉。(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繪威羅瓦金剛圖,清宮作品,碗高9.3公分,長16.7公分,寬13.5公分。顱骨碗,碗內赤紅地上繪威羅瓦金剛像,綠膚、牛首、三眼、三面,身著金色瓔珞衣,擁抱藍膚佛母。外壁鍍金均敲雕番蓮及梵文,蓋頂為白玉十字杵,此乃無上瑜伽密續舉行灌頂儀式所用法器。

清〈左旋白螺〉

清〈左旋白螺〉。(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13公分。白螺在印度被視為聖貝,代表佛陀教化的廣大悠揚、綿長久遠,度化眾生、清淨解脫。藏傳佛教則常用以吹奏法樂之用,或作為盛裝甘露的容器。

清〈札嘛嚕手鼓〉

清〈札嘛嚕手鼓〉。(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附盒,盒徑17.5公分,高12.5公分。鼓身由少男及少女的兩個顱骨組成,用人皮或猴皮作鼓面。搖動時鼓面同時發聲,表示陰陽二性、方便智慧的結合。此類手鼓源出印度,原藏布達拉宮,為二、三、五世達賴喇嘛持用。

清〈喀章嘎及幡帶〉

清〈喀章嘎及幡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藏作品,長45.3公分。喀章嘎又名天杖,為女神或空行母的持物之一,象徵大樂和空性的完美結合。本器為銀鍍金,以十字金剛杵和寶瓶連接杖身和杖柄;柄為三個頭顱,代表斷滅貪,瞋,癡三毒;頂端為金剛杵,代表第六大智。

18世紀〈護法本尊供物唐卡〉

18世紀〈護法本尊供物唐卡〉。(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藏作品,56×74公分。此類繪畫聚集獻予護法的各種供物,常見於寺廟護法殿的壁面。本幅中央須彌山象徵宇宙,四周圍繞七金山與大海,須彌山前供五覺供品等。兩側上方排列15套「護法裝」以及各種寶物、樂器、兵器,畫幅最上方一排為髑體、黑鴉、腸、心編織成的飾幔。

清雍正〈金纍絲八吉祥供具〉

清雍正〈金纍絲八吉祥供具〉。(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宮作品,高5.7-19.8公分。帶玻璃罩吉祥供具,頂附暗紅玻璃鈕。本件以銅胎黃地畫琺瑯蓮瓣式碟為基座,托承須彌山與祥雲,祥雲上有雕珊瑚人物、白象及法輪,其他幾件底座有藍料「雍正年製」楷書款,原藏於皇太后的宮室慈寧宮。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古美術編輯部( 23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