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宜蘭美術館「藍蔭鼎、楊英風雙個展」——鄉村與農家的禮讚

宜蘭美術館「藍蔭鼎、楊英風雙個展」——鄉村與農家的禮讚

現正於宜蘭美術館展出的《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由蕭瓊瑞策劃,在題材與藝術表現媒材的選件上都極具歷史珍貴性。兩位台灣美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藍蔭鼎、楊英風,一長一少相差23歲,在1951年《豐年》雜誌一起工作的因緣際會下,共同造訪台灣鄉村田園,為報導農民生活傳播農業知識。
「繪畫不過是情感的另一個詞。」(painting is but another word for feeling.)。18世紀英國浪漫派風景畫家約翰.康斯塔伯( John Constable, 1776-1837)寫於給友人的書信中,其所言之繪畫尤指風景畫。
現正於宜蘭美術館展出的《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由蕭瓊瑞策劃,在題材與藝術表現媒材的選件上都極具歷史珍貴性。兩位台灣美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藍蔭鼎、楊英風,一長一少相差23歲,在1951年《豐年》雜誌一起工作的因緣際會下,共同造訪台灣鄉村田園,為報導農民生活傳播農業知識,發揮他們各自的藝術才華與專長,以水彩速寫、木刻版畫、廣告漫畫等不同形式,在鄉村風貌與農耕景象紀錄的題材上著力甚深。來自同鄉宜蘭,他們關切著一樣的風土、一樣的人民,然而,因著擅長使用的藝術媒材之不同,遂有了不同風貌的藝術表現與濃厚不一的情感流露。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展覽現場。(宜蘭美術館提供)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展覽現場。(宜蘭美術館提供)
出身宜蘭羅東的水彩畫家藍蔭鼎(1903-1979),是台灣美術發展史中擁有特殊際遇的人物,以羅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的學歷與清寒的環境,靠著繪畫熱情與才華受到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Kinichiro Ishikawa,1871-1945)的賞識,於日本學習美術後,返台得以任教台北第一、第二女中,並且獲薦成為英國皇家水彩畫會、日本水彩畫會會員。作品除了入選日本帝展及台展,也經常應歐、美、亞等國之邀舉行畫展;台灣光復後,在美國友人的牽線與國民政府農復會的介入下,創辦了《台灣畫報》與《豐年》月刊,並擔任社長。
藍蔭鼎《宜蘭農家》,水彩,95x185cm,1964。(宜蘭美術館提供)
日治時期來台任教的畫家石川欽一郎,自身接受西方印象派的觀看方式與技法,視寫生為追求自然之美的途徑,透過他在台的實踐與傳授,影響了台灣第一代西畫畫家們,紛以彩筆繪下台灣鄉土風光之美。與導師同樣擅於水彩畫的藍蔭鼎,以寫生速寫以及融合了中國水墨的水彩技法,專注於表現農家風光,作品如《竹林閒情》、《廟前市場》、《宜蘭農家》、《江邊飼鴨》、《驅鴨歸欄》等,以西畫的印象浪漫、自然寫實視點,充分表現出台灣鄉村中的農忙光景;他的鄉村農事風景速寫,為早期農民生活——那撐起台灣經濟基礎的農業發展樣貌,留下了美麗的見證。
藍蔭鼎《江邊飼鴨》,水彩,42.3x52cm,1965。(宜蘭美術館提供)
1951年,藍蔭鼎受託創辦《豐年》半月刊,擔任社長兼總編輯,楊英風(1926-1997)應藍蔭鼎之邀,至《豐年》擔任美術編輯。《豐年》雜誌是一本推廣農業知識的半月刊,藍蔭鼎與楊英風兩人秉著藝術家的熱誠,為農民服務,作品中那股對鄉土的情感與生命力的捕捉,真摯的透現於表。楊英風回顧當年與藍蔭鼎一起工作的情形:
我們經常連袂下鄉訪問農民,希望瞭解農民的生活、想法和風俗習慣。這段期間我天天和藍蔭鼎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我瞭解得最為清楚,他不僅到汽車能行之處,並且深入山川民間,考察疾苦,將之報導在刊物上,以藝術家誠懇的本質去為廣大的農民服務,這種精神不僅在過去,就是在今日也很少見到。
楊英風(中)、藍蔭鼎(左)與友人合照。(宜蘭美術館提供)
楊英風當時在藝術上的學習朝多方面發展,並無設限媒材或技法,進入《豐年》工作第三年,即以雕塑《驟雨》一作,獲得第16屆「台陽美展」最高榮譽的「台陽獎」第一名。因工作關係,農村取材很快就成為他創作上的大宗,此時期他以木刻版畫創作,一方面方便作為封面或插圖廣告印刷之用,一方面也可說是他最能掌握表現的創作方式,內容不但呈顯楊英風深入農村、貼近生活的工作特質,也大大發揮了藝術家的才華與風采。
蕭瓊瑞指出,「楊英風在版畫創作方面的表現,就目前留存的作品觀之,比雕塑還要來得更早,且成就突出;他也是帶動台灣版畫創作,由傳統進入現代的關鍵性人物。」這點可從楊英風版畫作品中線條與表面質感的處理、特殊的視角構圖,以及主題選材,看出其藝術性的表現。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之年表大事記。(宜蘭美術館提供)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展覽現場。(宜蘭美術館提供)
1951年的作品《豐收》,透過線條、陰影光線的細膩刻畫,呈現畫面中熾烈陽光下,人物動態清晰的感覺,農人們勞動中顯現的身體肌理、斗笠與竹簍的編紋、傾瀉而下的稻粒,總總細節,捕捉了農忙一刻的辛勤,讓人從農事本質體會到生命勞動過程中的喜悅與神聖。
楊英風《豐收》,木刻版畫,32x41cm,1951。(宜蘭美術館提供)
透過木刻技法,影像的逐漸成形是相當耗時的,因此藝術家對於手中處理的創作是帶有一定程度的自信把握,才得以完美掌控。作品如1952年的《後台》,透過楊英風的視角取景構圖,讓觀者看到了在不同層次空間裡,卻同時正在發生的畫面,並且捕捉到主題焦點。宜蘭是歌仔戲發源之地,後台演員們上妝的模樣,那獵奇窺視的心情,與前台戲劇的精彩相比,甚至更加吸引人目光。
楊英風《後台》,木刻版畫,48x56cm,1952。(宜蘭美術館提供)
主題選材上,楊英風除了藉由勞力動作、畫面經營刻畫農家精神,宗教風俗與生活的取材,也處處見藝術家的慧眼洞察力,可說主題內容的選擇本身就具備了表現力。楊英風儘管有著許多精彩典雅的寫實之作,卻也有他具幽默感的漫畫形式表現,展現出更為親民的一面,透過畫面拉近了與人民生活的距離,並從農業生活中的多元面貌細繪,橋接了社會結構中的底層。
作品如1951年的《賣雜細》使用較為誇張、變形的手法描繪,這種類如漫畫的作品,在造型上以流暢的弧線線條搭配細紋肌理的刻畫,不僅具變形趣味也具有相當的藝術性。而1959年的《嬉》作中,洗菜的少女、豬隻及蕃薯葉除了有種漫畫的簡化造型,在主體與背景色彩肌理上,以當時剛開發成功不久的甘蔗板材來雕印,細膩程度不亞於正式寫實之作。
木刻相較於水彩,就表現性來看,一深刻一清淡;然而兩者都需要同等高度精確的技法與掌握度。楊英風刻畫的風格有著自己主觀的轉換,其藝術性不可與攝影相提並論,但若與日本浮世繪創作相比,則更凸顯其精神性的傳達,他透過精湛的技法與構圖安排,捕捉了事件的本質。藍蔭鼎以承襲自石川欽一郎,如18世紀歐洲戰地記者記錄場景與人物形影捕捉的印象派技法,加上英國風景畫畫家對構圖和光影色彩的講究,將農村生活中的忙與閒,都調配得當,情感表現一如水彩的濃淡合宜,給予人一種綜觀生命中浮光掠影的驚歎。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展覽現場。(宜蘭美術館提供)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

展期:2018.10.12-2019.2.10
地點:宜蘭美術館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三段1號

 

杜文田(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