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彷彿一部佛教藝術史:佛光山「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報導

彷彿一部佛教藝術史:佛光山「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報導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現正舉辦「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此展立基於佛光山與上海博物館多年合作的情誼與默契,大規模借展284件上海珍貴佛教文物翩渡來臺,年代跨越十六國至明清時期,地域則漢、藏、蒙古地區兼具,從而勾勒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大致脈絡。可說是集眾方善力,誠為殊勝因緣,難能可貴。
文化上海,海上風華。晚清以來,上海就被文化人士雅稱為「海上」,如《海上繁華夢》、《海上花列傳》、《海上梨園志》等;而今「海上聞人」、「海上名家」等稱謂,更有不少文人用之作別號,如《海上繁華夢》作者孫玉聲別號「海上漱石生」,《申報》主筆蔡爾康自稱「海上蔡子」。
2019年12月,佛光山與上海博物館合作,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即取「海上」之雅稱,展示上海博物館典藏傳世珍品及上海地區科學考古發掘的珍貴佛教造像和佛教文物。佛光山和上海合作因緣延續多年,自2003年起舉辦佛光山梵唄讚頌團、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海派文化藝術節、春節「歡樂慶元宵」展演,以及2015年「絲路經緯」、2018年「絲憶江南」、2019年多媒體皮影戲「花木蘭」等活動,鉅獻上海各種文化藝術之精華。在雙方多年合作的情誼與默契下,本次大規模借展284件上海珍貴佛教文物,為了讓展覽呈現最佳品質,上海博物館更是自2018年即來臺進行場勘等籌備工作。海上佛影,集眾方善力,翩渡來臺,誠為殊勝因緣,難能可貴。 上海博物館成立於1952年,開館之初就注重對佛像藝術品的收藏。
本次展覽分為「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珍品」與「上海地區出土佛教文物精品」兩個部分,展出上海博物館所藏佛教文物226組共284件器物,年代跨越十六國至明清時期,地域則漢、藏、蒙古地區兼具,從而勾勒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大致脈絡。而上海地區出土的眾多佛教文物,則表現了上海地區佛教自唐代以來繁榮興盛的狀況。涵蓋金銅佛教造像、石刻佛教造像、唐卡,以及與佛教有關的玉器、書畫等門類文物,可說是為臺灣觀眾及世界各地赴臺遊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和瞭解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精華的視窗。本文以展覽之上海博物館藏佛教造像藝術珍品為核心進行介紹。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展覽現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上海博物館藏傳世佛教造像又分為漢傳與藏傳佛教造像兩大類,涵括各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珍品,包括石窟寺造像和寺院造像。石窟寺造像方面,三大石窟的佛教造像都有收藏,如龍門石窟的北魏交腳菩薩石像、唐代佛頭石像和天王頭像、敦煌石窟的唐代泥塑彩繪菩薩立像和雲岡石窟的北魏佛頭石像等藝術遺珍。而館藏寺院造像更是佳作雲集,既有寺院造像中的石刻造像碑還有金銅佛像,如北齊釋迦牟尼佛石像、北齊太子石像、隋代觀音、大勢至菩薩成對石造像、唐代佛鎏金銅像和菩薩鎏金銅、大理國阿嵯耶觀音金銅立像和坐像等藏品,均為歷代佛像的經典之作。本次展覽按照中國古代佛教造像發展的脈絡和系統挑選展品,漢傳佛教造像的年代早至十六國晚至宋、遼、金時期,而藏傳佛教造像則屬於明、清時期,所展文物既體現了各時代佛教造像特色,不但兼顧石刻造像與金銅造像,更同時呈現漢傳佛像、藏傳佛像與南傳佛像,反映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演變的脈絡。
 
◆梵相莊嚴:十六國至隋代佛教造像
北魏前期的佛像藝術多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高鼻深目,形體魁偉。北魏統治者推行漢化政策,崇信佛教,加之南北藝術的融合,出現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形象。東魏承北魏清瘦遺風,造像衲衣貼體,而褶襞的處理,則較為簡潔,西魏造像面相豐圓稠密。北齊造像身材修長而優美,衣著輕柔,線條簡潔,謐寧凝思的情態成為當時典型的風格。隋代佛像雕塑基本是北齊造像風格的延續。本次展品所陳列的第一部分20餘件十六國至隋代的造像,包括十六國佛鎏金銅坐像、北魏太和五年菩薩鎏金銅像、北齊太子石像、隋代觀音、大勢至菩薩成對石造像,基本體現出上述佛像藝術的特點。
展件中有二尊《觀世音菩薩石像》、《大勢至菩薩石像》,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是佛教淨土宗主尊阿彌陀佛的脇侍。二菩薩頭部雖然都為後配,但面相都極秀美。二像均寶繒披肩並掛於手臂處,但其上下二個玉環相連的裝飾,又具特色;二尊菩薩胸前滿飾瓔珞,有虎形面飾、穗形珠串及磬形掛飾等各種珍寶。隋代菩薩石像,身體正直,與唐代菩薩呈S形態明顯不同;隋代菩薩身體側看,明顯有腹部突出的感覺;此對菩薩造像形態相近,但於細處又各顯異樣。觀音菩薩身材尤顯苗條,其上身最寬約36公分,近膝蓋處寬約32公分;而大勢至菩薩上身最寬處約為43公分,近膝蓋處寬約38公分,明顯比觀音菩薩體寬七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見隋代造像的豐富多彩。
隋(581-618)《觀世音菩薩石像》、《大勢至菩薩石像》,高150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北魏太和五年《菩薩鎏金銅像》之菩薩束髮帶冠,寶繒由兩側向上飛揚;面相圓潤,略帶微笑,兩耳垂肩;頸飾項鍊,身上帔帛在胸前形成交叉,有圓形環相扣,另由兩肩向下繞過手臂的帔帛、成股狀下垂;菩薩右手上舉持蓮花,左手下握帛帶,赤足立於圓臺蓮座上,覆蓮座下的壺形四足方座,顯得厚重平穩。菩薩身後為舟形背光,內飾頭光呈圓形、中間為蓮瓣;內飾身光素面,大舟形背光外緣為熊熊燃燒的火焰紋。造像背屏刻有菩薩立像,菩薩寶繒、帛帶飛揚,菩薩右手上舉持蓮蕾,左手下握善鎖。赤足立於蓮花座上。四足方座後背處刻銘「太和五年……」等銘文。
北魏太和五年(481)《菩薩鎏金銅像》,高25.2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展品之北魏《佛鎏金銅像》,高18公分,經CT測定發現銅像連同底座為渾鑄,明確為陶範法鑄造。底座下側中心有一圓柱孔,可插入一金屬銷。頭部及雙足為實心,身體內充滿泥芯,泥芯中心區域較粗糙,周圍細膩。身體壁厚約2.5公釐。此件造像中衣上部,裸露的胸部,明顯可見一枚方形墊片,此外銅像身上還發現多處小方塊的金屬墊片,其密度比基體低,設置規律,常成雙地設置在同一平面上。佛像螺髮肉髻,面相頗為豐滿,眼大而橫長,鼻眉連線,鼻樑直挺,唇角內收,臉含微笑,表情端莊,神情慈祥;身披通肩外衣,繞過右手搭於左手,胸前的中衣結帶,外衣下部露出中衣和下衣,其衣紋向下並外揚,猶如迎風飄展的羽翼,極具裝飾趣味。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無名指與小拇指彎曲、食指與中指向下、惜殘缺,但應是施與願印;這類二指彎曲,二指向下的手印在北魏時期較為常見;菩薩赤足立於佛座之上,寬厚的身軀和端莊的姿態,開啟了北魏佛像向東魏過渡的新風尚,堪稱北魏晚期造像的經典之作。
北魏(386-534)《佛鎏金銅像》,高18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妙相圓融:唐宋遼金佛教造像
唐代社會開明、國力強盛,其佛教信仰也空前繁榮,此時的佛教與佛教藝術已經實現了本土化,它將外來的印度佛教和佛教藝術,演變成為中國的佛教和佛教藝術。唐代的佛教造像雄壯飽滿,刻意追求形體的完美,神情端莊,親切慈悲;菩薩豐盈圓臉,眉眼細長,容顏秀美,肌膚光滑,體態勻稱,著力刻畫出菩薩秀麗、優雅、高潔動人的情態。展品中的多件唐代佛鎏金銅像和菩薩鎏金銅像都充分體現出這些特徵。
宋代佛教造像更加注重世俗的形態之美,多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原型,風格清新。遼金居於北方,佛教發展興盛,此時佛教造像的形體健壯俊強,極富有民族特色;展品中的遼代佛銅鎏金立像,就是這一形象的佳作。與此同時的南方雲南大理國時期的統治者同樣崇尚佛教,對佛教在雲南的發展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屬於南傳佛教的大理國阿嵯耶觀音像,在中國古代佛教造像中的造型尤為特殊,此次共同展出的阿嵯耶觀音像鎏金銅立像和坐像,對觀眾來說無疑是一次極佳的欣賞機會。 雲南大理國時期的阿嵯耶觀音是南傳佛教中最主要的造像,阿嵯耶觀音造像雖然有坐、立二種造型,但其裝束和特徵,高度一致。
本次所展出的《阿嵯耶觀音菩薩鎏金銅坐像》,高31公分,觀音頭戴三葉寶冠,冠上飾化佛,化佛袒右肩,結定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觀音眉眼細長,兩眉間有白毫,鼻正且挺,嘴唇厚突,臉形削長,下顎削尖。觀音大耳,耳垂戴倒垂式蓮蕾的耳璫。觀音袒上身,脖頸上戴鑲寶項圈,雙臂戴釧,右手腕戴聯珠形珠串。右手抬起向前,拇指與食指相拈,結妙音天印;左手微抬,似結與願印。觀音肩寬腰細,上身袒露,下著薄裙,裙帶於兩邊結扣,並在腹前結花形扣;裙子正面陰刻的裙裾表現規整。觀音坐像於擱起的左腳帶動裙擺呈半圓形下垂,下垂的裙褶突起,呈現動感;右腳的裙邊向兩邊展開,線條優美。
大理國(937-1254)《阿嵯耶觀音菩薩鎏金銅坐像》,高31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唐代《佛鎏金銅坐像》,高19.6公分,高肉髻,面龐方圓,神態端莊,眉目向上部左右挑起,鼻翼略收,嘴角秀巧,頸部呈三道。佛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下放置於左膝;造像肩寬略帶圓潤,著通肩袈裟,中衣呈現出條格狀紋飾,中間飾圓心蓮花圖案;袈裟遮住結跏趺坐的雙腿,露出雙足,並形成懸裳形態,整個袈裟的褶紋、質感強烈,線條刻劃流暢;此件造像的面相特徵和諸多特點,都為初唐時期的造像風格和製作手法,故可定為唐代早期佛金銅造像。此件造像的背部可見二個突出的插入孔,說明造像原先應有背光;造像袈裟懸裳部分的內面,刻有「徐家造」三字,這在中國古代金銅造像中極為少見。佛像經CT檢測為整體鑄造,其頭部內的範芯也清理得異常乾淨。在頭頂上見一嵌接的金屬塊,推測其在鑄造後,清理完頭部內的範芯,然後在頭部留有的空洞中嵌入金屬以封護。
唐(618-907)《佛鎏金銅坐像》,高19.6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唐代《菩薩鎏金銅像》,高29.7公分,菩薩束髮上攏,頭戴花冠;寶繒結帶,順兩肩自然飄下,左邊殘斷嚴重。菩薩眉線橫長,鼻挺,嘴秀,二眼微睜,面相秀麗,神情安逸。菩薩裸上身,戴項飾,掛瓔珞,長串瓔珞在腹部繫環而下,深垂過膝;菩薩下著長裙,裙腰繫帶,翻轉的裙邊在腰際折成花邊;菩薩帶臂釧和珠串,右手上舉,似無畏印,左手自然下放;赤足直立,足底有插入下部的突出的榫頭,惜底座佚。造像頭後留有的頭光插孔較大,說明原像頭光極為考究。此尊菩薩造像面相豐潤秀美,神態沉靜慈善,身姿呈S形彎曲,顯得嫵媚婀娜,通身鎏金完好,堪稱唐代菩薩鎏金銅像的經典之作。經CT測定發現:銅像為渾鑄,頸部實心,頭部及身體內的泥芯分別製作。銅像的足與手臂為實心。銅像的後腦勺有一個長方形泥芯孔,身後也有二個長方形孔,後被金屬封閉。頭部泥芯中可見四個金屬針插入,其中三個在同一水平面上,較平均分布於一周。身體內部也可見金屬針插入泥芯內,分布較規律。
唐(618-907)《菩薩鎏金銅像》,高29.7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奇光異彩 明清佛教造像
明清兩代的封建經濟高度發展、中央集權統治進一步強化。此時佛教造像的製作活動在皇家和民間都非常興盛,寺廟宗教雕塑遍及全國各地。此時的佛教造像除了繼承唐宋以來的漢式造像風格而有所變化,一部分造像還融合了藏傳佛教造像的樣式,或者完全採用藏傳佛教雕塑的樣式,這種風格到了清代顯得更加突出和顯著。展品中的明清漢傳與藏傳鎏金佛像,較能體現出這二種造像風格的樣式,也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兩代造像概貌。
本次展出一件明《獅吼觀音菩薩銅坐像》,高38.3公分,獅吼觀音為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是為降伏一切龍魔所生的病苦,使三界眾生脫離苦海所化現的觀音,具有極為威猛的力量。觀音菩薩頭戴花蔓高冠,冠中飾有化佛,是為觀音的表徵。花冠二側寶繒飄逸,垂至雙肩。觀音面相豐滿,眉毛細長,眼睛下視,鼻樑高挺,櫻桃小嘴,下頜圓潤,容貌秀美,給人以親切、慈祥之感。菩薩頸部有三道,頸帶項飾、胸掛瓔珞,左右兩手持花莖,花開於二肩。觀音的雙臂戴臂釧,雙腿裝飾瓔珞,半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姿態優美生動,線條自然流暢,通體裝飾極盡華麗,充分體現了觀音菩薩嫵媚動人,充滿智慧及大慈大悲的神態。坐獅睡於觀音菩薩座下,怡然自得。整件作品以失蠟法一次鑄成,工藝精湛,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明《獅吼觀音菩薩銅坐像》,高38.3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此件明代大型造像《佛禪定鎏金銅坐像》,高77公分,釋迦牟尼佛作高肉髻,螺髮施紺藍色,寶珠頂嚴。眉眼細長,雙目下視,面龐豐滿,嘴含笑意。佛像兩耳碩大,頸有三道,袒胸,袈裟從右腰出,向上繞過左肩、搭於右肩;袈裟鑄造精細,裙邊刻有精緻的蓮花圖案。佛左手作禪定印,右手置右膝上,掌心向上,作與願印,手指節紋表現分明。佛像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中央,蓮座由仰蓮和覆蓮組成,蓮花頂部飾有圓形寶珠。臺座的圓珠和蓮瓣周圈做滿,是明代造像的典型風格。造像蓮花後部刻鑄「浙江紹興府山陰縣把關都柯山村信官潘承福等造寶像……」等38行共460餘字的長篇銘文,末尾刻「萬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鑄造」。此件大型銅鎏金造像,鑄造精細,鎏金純正,且鑄有銘文,是為南方浙江地區少見的佛像精品佳作。
明(1359-1644)《佛禪定鎏金銅坐像》,高77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思惟觀音」為沉浸於思維中的觀音。觀音為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成對,是阿彌陀佛的脇侍,幫助阿彌陀佛推行教化。本次展出一尊明永樂年間《思惟觀音鎏金銅像》,高21.3公分,觀音頭帶五葉花冠,額前有白毫;隨著坐姿,頭部朝向右方,略微低垂;細眉上揚,兩眼微合,俯視下方,抿嘴,鼻挺。袒露的上身,飾以珠串瓔珞,臂釧和圓花形耳飾交相輝映,加上肩部二側含苞欲放的蓮花,更呈現出觀音菩薩的雍容華麗。其右手置於右膝之上,結禪定印;左臂屈肘支膝,腕支於頤下,現沉思狀,體現出思惟觀音的特徵。造像下部的蓮花寶座,蓮葉飽滿、花瓣細長、較窄,體現了明代蓮花圖案的特徵。造像銅質鎏金,精工細雕,造型優雅;觀音面相秀麗,形態嫵媚,體現了明代漢地造像的風格和特徵,是為永樂金銅造像的經典佳作。
明永樂(1403-1424)《思惟觀音鎏金銅坐像》,高21.3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在藏傳佛教中,白度母、無量壽佛、尊勝佛母被認為是「長壽三尊」,能使修持其教法的信眾增長壽命和福德智慧,避免夭折和意外身亡。藏文典籍中的「二十一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二十一度母中的綠度母和白度母最受西藏人民歡迎。因此,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隨處可見白度母的造像和繪畫,民間供奉白度母的也非常多。此次展出一尊清代《白度母鎏金銅像》,高9.1公分,戴高冠,眉間有一眼,後部的背光內飾有圓形頭光;造像五官刻畫精準,面部表情端莊;結跏趺坐,頸飾瓔珞,身掛珠串,左手拈蓮花一株於左肩處纏立,右臂微曲,右手置於右腿結與願印。白度母最顯著的特點是除了臉部的三隻眼睛,雙手和雙腳各有一隻眼睛,故俗稱「七眼女」。信眾認為白度母的這些眼睛象徵觀照人間一切,幫助人們解除痛苦。此像背光後滿刻藏文轉梵文的白度母咒語,並有「大清順治年製」款,順治年間的藏傳佛像極為少見,更顯此尊之珍稀可貴。
清(1644-1911)《白度母鎏金銅像》,高9.1公分,上海博物館藏。(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除了前述之上海博物館藏佛教造像藝術珍品,本次展覽更涵括上海博物館館藏之佛教玉器、佛教書法、唐卡繪畫等,精彩紛呈。此外,上海地區出土佛教文物精品,也是本次展覽的重要看點。上海現存的13座古塔,是佛教在上海傳播發展的例證,也是上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70年代至今,上海有多座古塔進行了清理修繕,在興聖教寺塔、李塔、法華塔、圓應塔等古塔的地宮、天宮中發現佛造像、佛塔、舍利子、玉石、瑪瑙、水晶、珊瑚、石刻等文物1500件左右,不僅使寶塔增輝添彩,也為上海的文物考古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本文節錄自《典藏古美術》330期(2020年3月號)展覽單元,原篇名〈滬來寶相,匯聚佛光: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
更多古典藝術新知,請追蹤:典藏古美術FB

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

展期:2019.12.07-2020.06.28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統嶺路1號
*備註 因應COVID-19疫情,展覽開放時間自4月6日起調整為每週一至週五09:00-18:00,每週六至週日09:00-19:00。如有更新,悉以館方最新公告為準。

 

曾令愉( 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