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收錄阿比查邦最完整藝術實踐巡迴展抵臺:領入記憶與真實的幻夢之間

收錄阿比查邦最完整藝術實踐巡迴展抵臺:領入記憶與真實的幻夢之間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簡稱「狂中之靜」)明(30)日將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三樓展區正式開幕,阿比查邦表示這個展覽如同他個人的私密日記,呈現他創作之路上伴隨他的朋友、家人、長期合作夥伴的私密世界,本次展出可見藝術家以不同規格之攝影設備進行拍攝的嘗試,包括三頻錄像裝置《提牧》(TEEM)以手機拍攝而成、《灰燼》(Ashes)則使用電影相機。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簡稱「狂中之靜」)明(30)日將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三樓展區正式開幕,本展由紐約國際獨立策展人聯盟(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簡稱ICI)所製作的國際巡展,由格拉西亞.卡威望(Gridthiya Gaweewong)所策劃,觀照泰國出生的知名藝術家暨獨立電影製作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長期的藝術實踐。展覽從其1994年的第一部實驗影片到近期拍攝於南美洲的最新計畫,完整記錄其創作階段的不同面貌,展覽涵蓋的媒材形式包括短片、錄像作品、影像日記、攝影輸出以及文獻素材,呈現出豐富的創作光譜,帶來藝術家不同於劇情長片的作品面向。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記者會現場。(攝影/張玉音)
阿比查邦出生於泰國東北的孔敬市,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後赴美至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修讀電影製作。2000年,其首部長片《正午顯影》即以融合紀錄片與虛構敘事之特殊手法驚豔影壇;後續拍攝之《極樂森林》、《熱帶幻夢》亦前後於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獲獎;2010年,更以《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得第63屆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同年因金馬影展規劃焦點影人專題「慾望叢林的召夢師——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受邀來臺。除了電影作品屢創佳績,阿比查邦在多元的藝術創作上也多有斬獲,亦多次以其攝影、錄像等創作受邀國際雙年展,如2001年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2004年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2013年沙迦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及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等,以及2012年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2014。(Kick the Machine Films提供,攝影/Chai Siris)
北美館展覽組組長余思穎於開幕致詞時表示,「狂中之靜」是由 ICI所製作的國際巡展,但每次展出藝術家都會因為展出空間,對作品重新進行調整,而此次包括《虛構》(Fiction)、《備忘:海邊的男孩》(Memoria, Boy at Sea)、《無名的力量》(Unknown Forces)及部分攝影作品都是為這次北美館特別展出的作品。過去20年來,阿比查邦一直以深具反思性、非線性的作品,探索信仰、記憶與重生,手法多汲取家鄉泰國東北一帶的敘事傳統。他的故事反映了各種文學和電影類型,包括科幻、冒險、神話,以及美國實驗電影,融合為其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其劇情片和實驗創作計畫涵蓋日常生活與超自然元素的描寫,個人記憶與稍縱即逝、靈異神怪的元素交織一處,召喚著歷史的流變。明日展覽開幕當天也將於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將舉辦展覽座談「煙火:幻影.記憶.時間」,除了邀請阿比查邦演講,並與策展人卡威望對談;開幕當周,北美館亦將於地下樓視聽室播映25部藝術家短片選集,讓觀眾得以沉浸於阿比查邦現實與夢境交融的世界。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於「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記者會致詞。(攝影/張玉音)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虛構》,單頻錄像裝置、玻璃,2018。(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致詞時表示,他本身與臺灣有很深的淵源,20多年前他看到「臺灣新電影」,看到臺灣的導演對於這座島嶼的歷史有非常多不同角度的詮釋,影像中的臺灣街景、霓虹燈、山景等都讓他印象深刻。臺灣的新浪潮電影給予他很大的啟發,使其走上電影這條路,這次能回到臺灣帶來這樣的展覽,對他而言是意義深遠的、是對他電影啟發的起源地致敬。進到展覽現場,觀眾會看到影像所呈現出的多元光影面貌和記憶組構,這些光影間彼此又能產生連結與對話。每次展覽對他而言都如同搬一次新家,環境改變了、內容的呈現上也會展開新的面貌。因此,「狂中之靜」也呈現出他自己從沒想過的新姿態。因為「狂中之靜」而在北美館待了近一個禮拜的他,也在致詞中對全體幕後工作人員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備忘:海邊的男孩》,單頻錄像裝置、圓形投影,2017。(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展覽現場。(攝影/張玉音)
對於「狂中之靜」的說明,阿比查邦所描述的多數與夢境、記憶、光與時間有關,展出作品《子彈》(Bullet)為阿比查邦第一部實驗影片,探討光與時間的表現手法,持續在他後繼的創作生涯中不斷出現。除了最早期的創作,這次展覽也收錄近兩年的新作,包括因出於對亞馬遜流域一帶的熱愛,他開始探索南美洲。2017年起,更在哥倫比亞籌拍影片《備忘:海邊的男孩》,這也是阿比查邦首度離開泰國拍攝的主要系列作品「備忘計畫」的一部分。這一系列作品不僅同時呈現個人與集體記憶,也延續了藝術家對光線的眷戀。《虛構》則描繪夜晚時分、日光燈管下,試圖隻手在空白的本子裡記下一個夢,同時間,嗡嗡擾人的蟲子盤旋於畫面,營造出一幕幕夢境與現實的交融與碰撞。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子彈》,單頻錄像,1994。(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僅限猴子》,錄像截圖, 2014。(Kick the Machine Films 提供)
對於泰國政治與社會現實的關懷,更是阿比查邦電影脈絡的重點之一。他尤其關注因個人或政治因素被排除在歷史之外邊緣人物的聲音。《無名的力量》向2006年處於政治動亂中的泰國民眾及與其同鄉的建築工人致敬,勞工階級風塵僕僕地在城鄉中各個工地間奔波,促成泰國房地產蓬勃發展的榮景,卻也長期困在社會階級制度當中,被拒斥於政治參與之外、失去發聲的權利。《煙火(檔案)》(Fireworks [Archives])則藉由記錄薩拉鬼窟佛像公園裡的動物雕像隱隱訴說背後的故事。該園位於泰國與寮國邊界上的小城——廊開(Nong Khai),創辦人Luang Pu Bunleua Sulilat以幻想、民間故事、政治神話為根據,打造這些雕像,以宣揚佛教教義。1960年代冷戰時期,創辦人被控為共產黨員,遭到政府打壓而被迫流亡寮國,然而這些充滿地方色彩的雕塑仍在原地佇立,儼然成為其抗爭的象徵。影片中,演員在暗夜中熟稔自在地走在園區中,一面拍照、一面放煙火,在光影中嬉遊之際,記憶亦被再次編目建檔。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無名的力量》, 四屏錄像裝置,2007。(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出亦可見藝術家以不同規格之攝影設備進行拍攝的嘗試,包括三頻錄像裝置《提牧》(Teem)以手機拍攝而成、《灰燼》(Ashes)則使用電影相機。而數篇「影像日記」為其近年以隨身攜帶的數位相機製作的速寫和手記,如長期合作的演員在鏡頭前回憶過往夢境的片段、雨季時分的家鄉風景、拍攝長片的田野調查紀錄、藝術家父親身受療程的畫面等,其中幾篇後來啟發了藝術家敘事長片的創作。而除了短片、錄像作品與影像日記之外,另有數件燈箱及攝影作品,以及珍貴的文獻素材,包含長片《熱帶幻夢》和《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之劇本原稿、啟發藝術家故事創作的文本如《能記憶前世的男人》、《布萊伯利故事集》等。阿比查邦表示這個展覽如同他個人的私密日記,呈現其創作之路上伴隨他的朋友、家人與長期合作夥伴的私密世界,藉光影與影像書寫時間、空間、精神之間雜然錯置的詩意,阿比查邦以獨具的空間直覺打造出一個作品間相互對話的影像劇場,邀請觀眾一起做一場遊走記憶與真實之間的影像幻夢。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提牧》三 頻錄像裝置,2007。(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灰燼》錄像截圖,2012。(Kick the Machine Films 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

展期:2019.11.30 – 2020.03.1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三樓3A~3B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