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臺北當代藝術館與台灣感染誌協會:瘟疫的慢性處方

臺北當代藝術館與台灣感染誌協會:瘟疫的慢性處方

哲學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根據自己的乳癌就醫經驗撰寫《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指出癌症與愛滋醫師告知病患的模式有所不同,疾病如何引人注目地被隱喻及複雜化,是她亟欲揭示的狀態,因為直到醫學研究找出使這些疾病痊癒的解方,幾乎很難讓大眾正確地面對疾病的現象。今年10月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瘟疫的慢性處方」,是劉仁凱針對愛滋病議題在影像創作之外的第一次策展實踐,展出時也配合諸多公眾活動與工作坊探討愛滋議題。
哲學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根據自己的乳癌就醫經驗撰寫《疾病的隱喻》一書,其中指出,癌症是醫師發現後先通知家人,而不先讓病人知道的疾病,而愛滋則是會讓病人單獨聆聽病況的疾病。這樣的狀態讓我們得已窺見這兩類疾病各自代表的社會意涵:癌症彷彿是一種生命即將終結的死亡宣告,愛滋病卻直接指涉病人私隱、性傾向與背後龐大的社會道德系統。疾病如何引人注目地被隱喻及複雜化,是她亟欲揭示的狀態,因為直到醫學研究找出使這些疾病痊癒的解方,幾乎很難讓大眾正確地面對疾病的現象。她也進一步指出,疾病並非隱喻,患者對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盡可能消除或抵制隱喻性思考。宋妲以疾病為主題的寫作,就是為了揭示這些隱喻,並藉此擺脫它們。
延續宋妲的思考,我們自然可透過藝術家的介入去重新解讀疾病,並且推翻這類既定印象中的隱喻,例如藝術家戴維.沃傑納羅奇斯(David Wojnarowicz)便曾在1980年代的美國紐約,開啟一段驚世駭俗的愛滋病激進藝術運動。而在台灣,即使在性別議題上可算是亞洲世界領頭羊,但視覺藝術的領域,則少見將疾病與性別議題結合並深入討論的展演。年輕藝術家劉仁凱於近年開始關注這類議題,2017年率先展開並持續至今的「宿主計畫」(Humans as Hosts),在平面影像的拍攝上,首先透過與感染者訪談後決定拍攝的形式與構圖,但畫面上都會有三個基本元素:感染者本人、蘋果與藥物。「被攝者」象徵斟酌於自我形象公共化時的展現樣貌,蘋果代表著慾望,藥物則是控制病情的醫學要素,展出時也配合諸多公眾活動與工作坊探討愛滋議題。
伊蓮娜.拉德利《新肌實驗室》,回收藥瓶、塑料線材與木作,2019。(臺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而今年10月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瘟疫的慢性處方」,則是他針對此議題在影像創作之外的第一次策展實踐。戶外的展出空間相對室內,在呈現完整性上雖有所侷限,但相較於首段文字提到,宋妲對疾病的社會想像,聚焦將愛滋病私密化與個人化的描述,劉仁凱則反其道而行將作品置於公眾空間,以求達到「擺脫隱喻」的效果。走到戶外廣場的貨櫃箱一看,羅智信模擬夜店廁所的現成物裝置—《像是顆濾心,物質穿越過你便成為你的一部份(暮光之城)》,配合著陳敬元《起源》中彷彿人類起源神話故事的圖像描繪,置換成男性身體與HIV病毒交合後,產生以嶄新基因誕生的新人類樣態,呈現同志次文化的空間樣態與重構後的另類神話,而其與現實世界一來一往的碰撞、交集與整合,皆取決於觀眾嶄新的想像中。
「瘟疫的慢性處方」展覽貨櫃屋一隅。(臺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瘟疫的慢性處方

展期:2019.10.05-12.01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陳飛豪( 113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