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四川三星堆考古新出土文物公布,新型態器物成為關注焦點
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是中國著名的重要考古遺址所在,此處所挖掘出來的大量文物,顛覆了我們過去對於古代中國的想像,迄今仍帶...
驚濤駭浪,友情不敗:清大文物館「駭浪中的橋梁」
今年適逢清華大學在臺建校66週年,清華大學文物館推出「駭浪中的橋梁─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展」,以書畫、信札追溯中日兩國...
1955-1965:前衛電影運動的先驅以及接棒的旗手—介於非敘事與敘事之間的提問
1945年之後的歐洲百廢待興,哲學、劇場、文學思潮從戰時一直到1950年初期都匯聚在生活相對平穩穩定,沒有發生熱戰的巴黎...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現代性的共振:臺灣第一個的廣播藝術講座是什麼?
追溯「廣播」被移植到臺灣的歷史,臺灣總督府1928年設立臺北放送局,電臺呼號JFAK。其中偶爾可見的藝術、繪畫相關的講座...
回歸現實:1960新前衛和幾本書
1960年代的時代意義相當重大,與政治相關的各種美學思維相繼出現,全球藝術家們經常根據與媒介、空間和現實物體並置的身體來...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淺析四件故宮館藏宋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文物
在觀音信仰中,《大悲咒》是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宣說了觀世音菩薩發願讓廣大眾生圓滿安樂、無礙大悲的大悲願力。此經原名為《千...
大道無私、真人有赫:淺述台灣所見保生大帝的造形
保生大帝信仰經過明代士人、道士將靈驗事蹟與朝廷賜頒的榮典相結合,形塑出保生大帝兼具道醫、帝王、神祇、傳說人物的四種文化特...
心勝於物: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日本中世的禪」
自今年三月起,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推出「心勝於物─日本中世的禪」,為該館成立以來首次大量展出禪宗水墨畫,以來自中國和日本的...
陳英聲與朴潤元:日治台灣與朝鮮藝文創作者們的「殖民地之旅」
今(2022)年四月底由李梅樹紀念館所舉辦的「梅樹月」活動,以「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為題展開。台灣受現代美術洗禮...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春畫同好會?日治時期臺灣春畫發展小史
明治時代,隨著照相技術的傳入,春畫形式更加多元,政府也以更為嚴厲的刑法,試圖遏止流傳。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同一時期受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