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的躍升,個體經驗與人際網路串連:專訪亞洲文化協會執行長張元茜
亞洲文化協會(以下簡稱ACC)在促進藝術家跨國交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專訪ACC執行長張元茜,並且向觀眾展示取得AC...
關於文化治理,我們缺乏的是如何問一個好問題:專訪馬祖國際藝術島「轉厝計畫」策展人陳宣誠
陳宣誠認為若要談文化治理,要跳脫這些普遍性的論述,回到「治理」的層級思考,治理是一個關於系統與組織關係的問題,涉及到面對...
隱形聲學設計曖曖含光:徐亞英鞠躬盡粹,遺愛在臺灣
華裔建築聲學專家徐亞英(Albert Xu,1934-2023)於本(12)月6日病逝巴黎。從事建築聲響美學超過一甲子,...
黃亞紀談亞紀畫廊 3.0:與藝術家、藏家一同邁向國際的畫廊精準度
五年過去,黃亞紀眼中所看見一間經營5年的成功畫廊,大概不脫離亞紀畫廊現在的樣子──空間不在大,有「精準度」則名。不必求於...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95耆壽謝世,平民博物館為臺灣打開世界的窗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今日上午11時17分去世,享耆壽95歲。1960年許文龍創辦臺灣第一家生產壓克力塑膠工廠,為奇美實業...
如何立足「小世界」,以新方法來叩問大問題? 專訪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
本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小世界」於半年多前公佈以來,我們不難感受到這將是一次與往屆不同的雙年展:並不訴諸完整的理論或是宏大的...
闢出人文藝術教育的另一條路:創設七年的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為喜好人文、藝術、設計的高中生打造一個可以多元探索文化創意產業、並掌握各領域方向的正式場域,從中獲得更明確的未來方向,是...
馬凌畫廊十二載:變與不變
一提起馬凌畫廊,某種「空間感」油然而生。這「空間」既是畫廊本身經歷不同變遷與新生的物理性空間,是畫廊所在地香港所代表的典...
用極簡打造藝術普及的世界:專訪Web3藝術家Bruce(Studio Yorktown)
長期關注Tezos NFT的藏家,一定都曾在生成藝術平台fxhash上看過Bruce的作品,甚至被作品傳達的概念所吸引。...
畫中造境「光」影:臺灣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逝世,享壽83歲
臺灣知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1941-2023),於今日(11/13)上午往生於三芝自家的海尾山居,家人、門生都隨侍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