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陳松志:物外」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3D22):別境是眺望遠方、卻又告別此地

「陳松志:物外」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3D22):別境是眺望遠方、卻又告別此地

陳松志在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中,有一種對於物件時間性的觀念,使他並不侷限於台灣早期空間裝置的美學觀,亦啟發了不少年輕藝術家的空間觀念。此次於2024香港巴塞爾展會中由伊日藝術計劃舉辦的個展「陳松志:物外」,或許便是思考臺灣當代空間裝置藝術與國際藝術現場對話時的獨特語言為何。

隨著越來越多在空間裝置識別語彙強烈的國際當代藝術家在亞洲舉辦大型個展,我們開始更可思考,裝置與空間藝術在台灣的在地演繹當中,之於亞洲、乃至於全球當代藝術中的獨特性為何。它以什麼樣的手法、媒材和視角,提呈何種美學觀?藉著此次陳松志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Insights」單元中、伊日藝術計劃展位(3D22)的個展「陳松志:物外」,我們可以在這樣的國際藝術現場中,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陳松志與台灣當代空間裝置藝術

在台灣藝術史中,大致上是以八〇年代解嚴前後林壽宇等「類裝置藝術」的作品,作為以在地化演繹空間與裝置藝術本質的討論起點,並於九〇年代時,因為身體與空間解放的社會美學思考,讓空間與裝置藝術成為更能體現台灣當代美學文化特質的一種創作範疇(註1)。

彼時,隨著海外歸國藝術工作者帶動新藝術觀念、台灣三大美術館的成立、當代藝術學院的興設,以及替代空間的興起,裝置藝術方法成為了台灣藝術創作者在邁向跨領域當代藝術時的濫觴。藝術家姚瑞中亦曾撰文批評裝置藝術在台灣的氾濫現象。他認為當時許多藝術家「以『拿來主義』套用西方藝壇似曾相似的風格與手法於創作中,藉此快速取得名聲,讓裝置藝術矯枉過正、偏執地存在於當代藝術創作生態之中(註2)。」而姚瑞中在當時許多媒體發表的系列文章,也讓藝術界掀起反省裝置藝術的討論。

陳松志是在這種檢討、修正空間裝置藝術的時空裡,養成他對裝置藝術與空間創作的觀念。

陳松志並不標新立異,在對空間裝置的組構上,更有一種如同在寬敞而荒涼的環境中獨語的狀態。他細膩、瑣碎地提煉空間在日常歲月中自然的質變痕跡,讓西方現代藝術史中的材料和空間語言,成為創作的註腳,而非成為藝術典範的翻譯作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助理教授游崴便曾撰文指出:「陳松志的作品混合著低限主義的極簡外觀、與貧窮藝術(Arte Povera)對原生材質的偏好……但很顯然的,書寫如此的大歷史條件,對於陳松志的創作而言,比較像是聊備一格的附註。」(註3)

「我多數的童年記憶總是獨自面對偌大的房間,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跟自己說話、一個人等待著另一個踏入空間的腳步聲。」——陳松志自述。

以《微弱的美感》確立「空間標本」的觀念

陳松志的空間裝置藝術創作實踐,在2012年大型裝置作品《微弱的美感》來到了第一個美學上的里程碑,也就是「空間標本」的觀念。圖為《微弱的美感》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場。(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微弱的美感》後來獲得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Spirit of Travel路易威登台北藝文空間徵件計畫2013」首獎,亦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圖為藝術家特別為此次展會製作的作品《微弱的美感 #HKG3》,木、畫布,41 X 31.5 X 30 cm,2024。(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陳松志的空間裝置藝術創作實踐,在2012年大型裝置作品《微弱的美感》來到了第一個美學上的里程碑,也就是「空間標本」的觀念。這件作品在長6公尺、高3.5公尺的牆面上,以一千多片不同尺寸與形狀的木夾板片拼組而成。這些材料來自於一棟老舊屋舍的牆面,藝術家將這些材料的背面面向觀者,讓木片本身在日常歲月裡積累的痕跡被展示出來。

《微弱的美感》後來獲得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Spirit of Travel路易威登台北藝文空間徵件計畫2013」首獎,亦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也因為其作品材料的有機狀態,挑戰著彼時公立美術館的典藏機制,在陳松志2015年取得美國ISCP駐村機會之後,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更以陳松志的空間裝置創作為例,認為其創作推進美術館以超越傳統媒材視野,而從藝術家為材料賦權的觀念,看待當代藝術品的典藏(註4)。

在此次陳松志與伊日藝術計劃合作規劃的「陳松志:物外」中,《微弱的美感》也以重置的方式展出在香港巴塞爾展會中。這是陳松志首次在這個國際展會中舉辦個展,除了上述的作品之外,也帶來《倒裝的語句》和《別境》兩個標誌性的系列,讓國際專業的藝術受眾認識他趨於成熟的創作語彙,同時也藉此認識台灣空間裝置藝術在21世紀的「日常物件化」的轉向。

以倒裝超越過時、打開別境

在《倒裝的語句》中,藝術家特別選用了「過時美感」的物件——燈具、布料、壁紙…等。圖為作品《倒裝的語句15》,複合媒材,146 X 122 X 30 cm,2022。(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別境》系列藉著突破二維的立體化,揭露物件的結構,在看似輕盈的減法式加工中,讓人得以從微觀物件的過程中,感知到物外之境。圖為作品《別境系列-穿越02》,145.5 x 112 x 5 cm,複合媒材,2014。(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展覽取名為「物外」,是從「身外之物」顛倒而來,呼應《倒裝的語句》的概念。陳松志說,這個概念是承襲著過往藉由倒裝物件,重新感知、認識「過時」材料的創作方法而來。在這個系列中,藝術家選用的材料,呼應了他的成長經驗。

陳松志說,自己出生的七〇年代,是台灣的富裕年代。外銷品、舶來品,往來於現代化的都市裡,舞廳、客廳與酒家裡的建材與家飾品等物件上,都有歐、美、日文化符碼混合的設計美感。在《倒裝的語句》中,藝術家特別選用了「過時美感」的物件——燈具、布料、壁紙…等。陳松志說,他會在布料刻意創造留白、低限的視覺和皺摺,為了要反映物件在生活狀態裡具有的生命力。近日啟動營運的台中市立美術館,亦率先典藏了此系列的組件作品。在《別境》系列中,皺摺意味著藉著突破二維的立體化,揭露物件的結構,在看似輕盈的減法式加工中,讓人得以從微觀物件的過程中,感知到物外之境。

從這些角度來看,陳松志在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中,有一種對於物件時間性的觀念,他認為一切的材料都會轉變、消逝,「布料會變,木板會變、記憶也會變,」他的創作並不是要讓這些物件回復昔日榮光,又或者達到瞬間永恆。以思考轉變,代替思考恆久。倒裝不是讓時間倒回,而是讓作品被觀看的方式,可以因時、因地制宜變化。

「這些物件如今被視為過時的裝飾品,而我心中的戀物傾向,則想將他們重新被妥善地處理、超越原本過時的使命、超越俗物注定的平凡。」

承先啟後,物外的空間裝置藝術對話

以思考轉變,代替思考恆久。倒裝不是讓時間倒回,而是讓作品被觀看的方式,可以因時、因地制宜變化。圖為陳松志作品《倒裝的語句-17》,244 x 122 x 30 cm,2024,麂皮布、壁紙、木料、燈具、電線裝置。(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陳松志在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中,有一種對於物件時間性的觀念。圖為藝術家陳松志。(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在我於台灣各地的當代藝術展演場所中,時常會在其他本地年輕當代藝術家身上,聯想到陳松志在空間裝置藝術中營造的「氣氛」——在寬廣的空間中感知微小,在靜態而低限的物件美學中,感知材料意在言外的符碼,而陳松志已是這類型空間裝置藝術在台灣的先行者。如今的香港巴塞爾,是他創作里程碑的階段性回顧,也是邁向國際、下一階段的開始。

「我在十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松志的作品和展場時,我走進去的時候,呼吸不敢太大聲,好像會破壞、或打亂空間裡的氛圍,當下我就想收藏松志的作品。」這次能在香港巴賽爾藝博會中,以六十米的展位策劃陳松志個展,讓黃禹銘相信,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的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也能被國際藝術現場肯定。除此之外,伊日藝術計劃合作的藝術家吳家昀亦於「光映現場」單元中展出錄像作品《無盡》。

陳松志作品平均價格在美金一萬元左右,在香港巴賽爾藝博會的場合裡,算是親民的價格。「邀請陳松志舉辦個展,其實也是希望能在這樣的場合裡,讓國際認識台灣,但,不是以大家常見的台灣文化符號。」黃禹銘說,「這是伊日藝術計劃一直以來啟動『台灣藝術家世界巡弋計劃』的核心價值——藝術不應被商業考量綁架。台灣藝術家也應該要有更多與國際藝術現場直接對話的多元經驗與機會。」

「別境是眺望遠方、卻又告別此地。」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對陳松志說過的這段話印象深刻。「松志作品中的詩意、很兩極化的張力,就像我生活在臺灣這座島嶼時,很多感受的總和。」

黃禹銘相信,臺灣中生代藝術家的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也能被國際藝術現場肯定。圖為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圖為陳松志作品《別境系列-邊緣 #HKG2》,42 x 32.5 x 5.5 cm(framed),2024,紙本、木板。(伊日藝術計劃提供)

——————

註1:孫立銓,《台灣當代美術大系L媒材篇—裝置與空間藝術》,藝術家出版社,2003.12.01,台北市。

註2:姚瑞中,〈90年代台灣裝置藝術狀況的反思〉,《今藝術》雜誌,2002.11,頁94-98。

註3:游崴,〈書寫陳松志的作品(或被他動了手腳的那些房間)〉,《陳松志2001~2011》,就在藝術國際有限公司出版,2012.11.07,台北市,頁30-31。

註4:林平,〈台灣「空間裝置」藝術存在嗎?—從陳松志的故事談起」,台新藝術獎評論台ARTALKS,2015.3.29。文章網址:https://archive.taishinart.org.tw/juries/linp/2015032903,網路搜尋日期為2024.3.21。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