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系列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於2022年4月23日盛大開幕,展出至11月27日。本屆主題展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 (Cecil...
【地景說話專題】專輯一:鏡頭・媒體・天眼――去自然的景物轉譯
這個跨域融合的藝術計畫,實現了創新整合的「虛擬社群」,形塑數位時代的文化互動與資源共享。當代許多藝術實踐者,透過批判性的...
【專題】評論的「挑戰」
評論行為從一種寫作、紀錄,到成為對話的開端,甚至在不同層面與程度上,回頭賦予作品意義、重新定義了創作與社會的公共關係。這...
Arts-and-the-SDGs藝文環境的永續未來
藝文產業長期為非高汙染的產業,台灣的藝文產業過去也甚少將環境意識帶入藝文生態的系統做檢視。本專題透過不同案例理解國際博物...
【專題】守護.監督:各界如何看「北美館擴建案」?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正式上路,身為台灣最重要藝術媒體平台,《典藏ARTouch》團隊,將追隨北美館腳步,以結合跨...
【專題】下一站,首爾:亞洲藝術市場新據點
本次調研性專題,包含與韓國畫協、韓國本土資深畫廊、近年來逐步開始深耕韓國的西方畫廊等方面的採訪,考察和綜述上述問題。最後...
【專題】「專業」待尋中的美術館:展覽檔期與合約的合理機制
「合約」或是「契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基於意思表示合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合致」可以延伸解釋為「共識」。思考更細緻合理的合約...
【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若觀察台灣美術館展覽、藝術評論,「雕塑」一詞,彷彿成為了一個古老、衰頹、避免被使用的字詞。這樣的現象不禁引發我的好奇,因...
【專題】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跨越地方性的原住民當代藝術
自我們於2019年推出專題「邁向復返之路—當代原住民藝術在台灣」以來的這兩年,不難發現當代的原住民藝術家們無論是在台灣還...
【專題】藝術中的建築:流轉的空間寓言
當建築在不同的意識空間流轉時,它留下怎樣的意念和寓言,都讓當下的我們興味盎然。各種透過已逝建築凝聚歷史想像的出版、視覺設...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
10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