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立體化常玉與臺灣藝術家的連結——陳貺怡談「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
常玉(1895−1966)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刻與「瘋狂年代」的巴黎以及那些聚居於巴黎的藝術遊子們相遇,身處遠東的中國、日本...
當盜墓人都穿越愛上奇美拉:艾莉絲.羅爾瓦雀《盜墓奇美拉》、路易吉.貝爾特拉姆「LA HUACA PLEURE 瓦卡哭泣」
在「巫醫」、「薩滿」實踐近年成為不少藝術家的重點參照之際,如去(2023)年底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回顧展「艾莉絲.羅爾瓦...
「繪畫中的繪畫性」論陳聖頌的繪畫2004—2024
以「繪畫中的繪畫」為研究與展題,是藝術家陳聖頌自2004年起,重新回歸繪畫、重新與土地建立關係後至今20年的繪畫創作研究...
影像作為非典型敘事的共犯——蔡咅璟「帝國的標本」無法展示之必要
我們可以說蔡咅璟保留了一段觀眾無法直視主體的距離,而這個距離正是藝術家得以施力之處,包含透過靈通、動態捕捉技術、影像模型...
當文博會結束後,我們需要怎樣的在地文化場域?
2024臺灣文博會已於9月1號圓滿落幕,根據文化部的相關新聞指出,今年包含文博會主展場大臺南會展中心、臺南市321巷藝術...
中秋夜跟著紫式部去旅行:從《源氏物語》的誕生打造傳說、信仰與文化結合的追月漫遊
歷來配合大河劇的播出,於故事場景相關地方自治體設立大河劇館(大河ドラマ館),盼藉影視推動聖地巡禮熱潮,促進文化行銷與觀光...
緩慢的市場 首爾依舊是大家前往的地方
2024年的Kiaf和Frieze Seoul藝術博覽會再次在江南的COEX會展中心舉行。展會分三層,共有超過300間畫...
國寶《甘露水》首航東京,回溯名家輩出的「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東京藝術大學共同主辦的「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 20 世紀初期的東京...
「晚安早安」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瓊.喬納思回顧展
今年在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由策展人安娜.賈內夫斯基(Ana Janevski)...
為斐列茲首爾預熱!動員全國的第二屆首爾藝術週(Seoul Art Week)參觀攻略
第二屆首爾藝術週(Seoul Art Week)於9月2日正式登場,除了為即將到來的斐列茲首爾預熱,也聯動市立美術館、博...
文章導覽
1
...
9
10
11
12
13
...
121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