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椀茹 (Yang, Wan-Ju)
典藏雜誌社採訪主編
眾生迷眼,鏡像世界的千面風采 布萊恩.加爾文「串音」個展
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 Gallery)於10月底在上海空間呈現美國藝術家布萊恩.加爾文(Brian Ca...
2023香港邦瀚斯「現代及當代藝術」專場舉槌在即,奈良美智《三顆星》閃耀領銜
2023香港邦瀚斯(Bonhams)秋拍將於11月25日舉辦「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本季由奈良美智(Yoshitomo ...
覆蓋.消解.重構圖像的表與裡,唐永祥「顏色」香港首檔個展
厲蔚閣亞洲(Lévy Gorvy Dayan & Wei)於10月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家唐永祥在香港的首檔個展「顏色」,共展...
以馴順的肉體打造秩序的平衡,鍾嘉駿「士兵」個展
Hiro Hiro Art Space呈現的鍾嘉駿個展「士兵」,意在透過剖析此一特定角色的身心狀態,拋出「我們如何在社會...
【碳權交易藝術】畫廊產業與水墨藝術的永續發展意識
ART TAIPEI 2023 台北國際藝博會特別策劃的「藝術資產與永續示範展區—水墨特展:執墨」匯聚與臺灣有不同地緣關...
【抗爭.藝術】當平權浪潮推進藝術圈,典藏、市場與展呈變化趨勢綜覽
平權運動已然是當前的顯學,這股浪潮勢不可免地也推展至藝術圈,為同樣長期處在產業弱勢的女性與黑人藝術家帶來可能扭轉現況的驅...
從藝術向度展開「永續×環境×想像」的觀照與實踐 專訪2024「堤頂之星2.0」 藝術徵件計畫視覺類年度策展人張晴文
現已展開收件的2024「堤頂之星2.0」藝術徵件計畫,在視覺藝術類由張晴文擔任年度策展人,以「永續×環境×想像」做為策展...
聚散.對話.交集,「我們在此相遇」一同回望起點
由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我們在此相遇」展覽,匯聚20位曾經獲選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臺灣當代藝術家...
如何再述海外華人藝術?側記「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
出於對海外華人藝術家的展呈與論述可能之探詢,以耿畫廊舉辦的「旅途中:朱沅芷個展」作為延伸的「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
15週年特展「迴域」幕啟,金車文藝中心續寫台灣當代藝術的再發生
金車文藝中心於2023年7月在重新改建的臺北承德館舉辦「迴域-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透過空間與形象的升級也揭示金車文...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
1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