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椀茹 (Yang, Wan-Ju)
典藏雜誌社採訪主編
超越寫實的精神刻劃者,傾力追尋藝術高度與深度的陳夏雨
踽踽獨行的陳夏雨(1917-2000)被視為臺灣美術史上承繼黃土水(1895-1930)地位的雕塑家,然因低調謹慎的個性...
在現代化浪潮之下開創新頁與回返傳統: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研討會側記與策展解析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與東京藝術大學共同主辦的「黃土水與他的時代—臺灣首位西洋雕塑家與20世紀初期的東京美術學校」展覽在9月6...
夢迴巴黎,追憶張義雄的熱眼彩筆
臺灣前輩藝術家張義雄(1914-2016)在66歲時,遠赴神往已久的巴黎定居。此時期的畫風也因心境不同而有明顯地轉變。通...
「趨近於真:林壽宇個展」前進2024斐列茲首爾藝博會,解析尊彩藝術中心在國際展會獲利之外的思考與策略
尊彩藝術中心以「趨近於真:林壽宇個展」入選即將於9月4日開幕的2024斐列茲首爾藝術博覽會,在「斐列茲大師展」特色展區中...
【2024鬼月專題】凝視梅杜莎,從經典圖像一探成就英雄的薄命女妖身影
希臘神話的蛇髮女妖梅杜莎擁有將人變成石像的魔力而讓人生畏,她最終遭到英雄珀爾修斯斬首的刺激故事情節,也成為歷代藝文創作者...
照見未來的暗角,「工藤哲巳:籠子」打造末日的新生態
豪瑟沃斯香港舉辦的「工藤哲巳:籠子」,為這位日本藝術家在大中華區的首檔個展。「籠子系列」為工藤哲巳在1966年至1980...
流轉的風,不變的詩意:莊普的自然觀照與探索
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第八屆「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計畫」於六月發表成果,莊普在一個月的駐廠期間完成的11件作品,散佈於工廠園區...
可變與不變的物質風景:梅瑞爾.瓦格納「自然」 個展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呈現美國藝術家梅瑞爾.瓦格納(Merrill Wagner)的「自然」個展,呈現出藝術家低緩而綿延地以傳...
靈光不滅的臺灣美術先驅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的回顧與展望
在追求藝術實踐道路上,楊英風有志透過藝術創作提升生活,而熱衷於研究與嘗試各種技法與材料特性以發揮最佳效用,並自傳統文化、...
探尋介於現實與幻想的棲身所在,走進長井朋子的「家屋」
走進香港貝浩登舉辦的日本藝術家長井朋子「家屋」個展現場,觀者便不自覺地放慢腳步,並以近乎耳語的輕緩語氣解讀她所構築的畫面...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1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