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貽安(Yian Chu)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未知的歷史
我們對藝術的看法不斷在改變,其所涵納、包容的範疇也越見豐富。簡單如對「原民藝術」一詞的定義與討論,都在這20年中產生諸多...
從何而來,何以在此,將往何去? 表演藝術獎:「攏是為著.陳武康」 舞蹈生成的新可能
陳武康個人的舞蹈經歷,某方面投射了同代台灣舞者共同的困惑與經歷,在這樣的自我爬梳後,是否尋覓到所謂「我們的身體」?陳武康...
跟隨經濟發展的藝術市場——專訪藝術經濟學家克萊兒.麥坎安德魯與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
延續本刊近期對區域藝術市場與全球變遷的關注,我們分別採訪了深諳全球藝術經濟流動與歷史的藝術經濟學者克萊兒.麥坎安德魯(C...
解放觀眾對藝術家創作的詮釋與理解 專訪卓納畫廊資深合夥人克里斯托弗.迪阿梅里奥與香港資深總監許宇
本文藉由採訪卓納畫廊資深合夥人克里斯托弗.迪阿梅里奥(Christopher D’Amelio)與香港資深總監許宇,邀請...
【藝術收藏新趨勢】2021年香港春拍場上的千禧世代
在藝術養成的路途上,30歲往往是決定是否要以藝術為職志的分水嶺、40歲嶄露頭角、50歲前後則臻於成熟。如今,這樣的發展歷...
一個經濟學家眼中的亞洲藝術市場發展——克萊兒.麥坎安德魯專訪
每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期間,巴塞爾與瑞士銀行(UBS)均會協同著名藝術經濟學家克萊兒.麥坎安德魯(C...
立木畫廊臺北季節展覽「存在狀態」開幕
立木畫廊季節性展覽第一階段「存在狀態」(State of Being,至8月24日),聚焦於展示探索表演、劇場和當代故事...
【藝術收藏新趨勢】味自慢:新世代收藏者的收藏觀
本次專題「藝術收藏新趨勢」將眼光投向近年來在藝術界逐漸擴張的千禧世代,除了梳理他們為藝術市場帶來的新現象及特性,編輯部也...
歡樂的派對動物與受傷的獅子:佳士得香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斬獲15億
佳士得香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於5月24日晚間七點半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可惜的是,作為上下半場過場,以單一件專場...
文化觀察者與思考者的再觀看,爐主李俊賢高美館紀念大展開幕
為紀念傾其一生推動南方藝術文化的畫家暨前館長李俊賢,高雄市立美術館「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大展於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