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影響未來的2021

影響未來的2021

2021, A Year that Will Impact the Future

每年歲末年終,Google都會公布當年度(前年12月至當年11月)的熱搜關鍵字與議題。在台灣,2021年與疫情相關的各類議題與政策,諸如疫情、疫苗預約、五倍券,酒精哪裡買、護目鏡哪裡買……自然紛紛上榜。儘管相較於2020年的手足無措,2021年因為疫苗問世與施打率普及為全球社會帶來信心,但我們依舊深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在「快速竄升『什麼』關鍵字」中,「NFT是什麼」以及密切相生的「元宇宙是什麼」,毫無殘念地榜上有名。回顧2021年的藝術市場與環境,相信從其顯露的數據與面貌,我們不難看見可能影響2022年藝術發展的因子。

每年歲末年終,Google都會公布當年度(前年12月至當年11月)的熱搜關鍵字與議題。在台灣,2021年與疫情相關的各類議題與政策,諸如疫情、疫苗預約、五倍券,酒精哪裡買、護目鏡哪裡買……自然紛紛上榜。儘管相較於2020年的手足無措,2021年因為疫苗問世與施打率普及為全球社會帶來信心,但我們依舊深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在「快速竄升『什麼』關鍵字」中,「NFT是什麼」以及密切相生的「元宇宙是什麼」,毫無殘念地榜上有名。回顧2021年的藝術市場與環境,相信從其顯露的數據與面貌,我們不難看見可能影響2022年藝術發展的因子。

NFT成年度關鍵字傳統藝術世界能否從中獲益?

2021年超越藝術世界的革命,或許該說原就是從其外部吹進藝術世界的風,莫過於連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都將其選為年度詞彙的「NFTs」(Non-fungible tokens)了。非同質化代幣令數位藝術的無可取代性成為可能,此一新興市場立刻吸引了拍賣行陸續加入,連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都將館藏作品,包含著名的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Hokusai Katsushika)《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沖浪裏》以NFT方式進行販售。震撼藝術界的,自然是2021年3月11日在佳士得拍場創下高價,以6,930萬美元價格售出的Beeple《每一天:前5000天》(Every Day: the First 5000 days)。隨後,這些數位資產的銷售持續升高,但也在九月份經歷巨大波動。

Beeple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 Day: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場創下高價,以6,930萬美元價格售出。(©Beeple)

館藏NFT化究竟能為深陷疫情影響而導致經營困境的美術館帶來多少既定愛好者之外的新客群抑或收入?目前看來,博物館與NFT的合作並沒有明顯增加。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會計教授布萊恩.米藤多夫(Brian Mittendorf)與紐約市立大學萊曼學院(Lehman College, CUNY)經濟與商學助理教授肖恩.斯坦.史密斯(Sean Stein Smith)分析博物館未能從NFT獲利的四個原因,首先在於:NFT本身很複雜。NFT與傳統的繪畫、雕塑距離甚遠,其所使用的加密貨幣也非博物館慣用的交易貨幣。欠缺相關金融知識,博物館將風險降至最低的既有文化,以及其他有關法律、保險複雜性等問題,都令博物館選擇不要匆忙進入NFT市場。其次,可能缺乏增值空間。藝術品本身的所有權和與其相關的NFT之間是分開的資產,這種分離可能意味藝術品的所有者沒有將附屬NFT轉化為回報的能力,就像一幅畫的價值與畫布、畫框的價值幾乎無關一樣。也因此,博物館持有藝術家創作的NFT可能還會引起更多興趣。第三,NFT市場更看重藝術家本身而不是機構。NFT買家將購買與持有視為與藝術家互動和提供他們財務支持的手段,並不大會為中間人投注太多熱情。此外,博物館將館藏NFT化、貨幣化還必須思考此舉是否有可能違背其使命與章程,而從收藏中產生的收益也必須透過協議確保其被正確再投資。因此,NFT是否能在經濟上惠及實體博物館,而不是為虛擬博物館創造新的機會,仍有待觀察。最後,波動與不確定性使NFT有風險。NFT確實因為突然的高價引人注目,但有無數的NFT很快就會變得一文不值,而他們與加密貨幣本身一樣,波動性很大。此外,有價值的NFT可以為美術館、博物館的主要目標做些什麼,仍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兩位研究者也指出,NFT仍然相當新,傳統藝術機構是否會隨著NFT市場的成熟,而產生類似銀行與傳統金融機構的變化,從最初的旁觀逐漸在這些市場佔據更大的角色,仍有待觀察。

即便對傳統美術館、博物館而言要進入NFT的世界應當還有一段時間,但在藝術博覽會和藝術創作領域上,我們可以看見,一如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所言:無論繁榮是否會繼續下去,NFT都已經改變了藝術世界。對於大部分的現代人來說,網路上的生活可能早就超越實體,而數位的生活體驗將如何影響未來的藝術品味?將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2021年全球拍賣第一高價作品,為畢卡索(Pablo Picasso)《坐在窗台旁的女人》(Femme assise près d’une fenêtre (Marie-Thérèse), 1932),在佳士得紐約春拍中以9,000萬美元落槌,超過一億美元的價格成交。(佳士得提供)

超越疫情,藝術拍賣市場空前興盛

若要分析COVID-19疫情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最不適合的領域之一或許正是藝術市場,尤其是在拍賣領域。根據ArtTactic對蘇富比(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富藝斯(Phillips)三家拍賣行2021年全球銷售所做的統計(該報告計算價格為不含買家佣金之落槌價),古典大師、印象派、現代、戰後和當代的藝術拍賣銷售額相較於2020年整體高出73.9%,比2019年增長21.7%,更以0.1%的些許差異,超越2018年的市場高峰。而紐約依舊是市場的核心,佔總銷售額的61.2%,其次則為倫敦17.4%與香港16.8%。

若以拍賣公司各自區域的購買佔比來看,亞洲藏家在三家拍賣公司的活躍度則均見提升。在蘇富比全球拍賣中,約三分之一競投金額來自亞洲藏家,而在500萬美元以上的拍品中,46%獲亞洲藏家競投或由其投得。佳士得全球各大區客戶於拍賣中的購買總額與往年相似:美洲佔35%,歐洲、中東及非洲佔34%,亞洲佔31%,但亞洲買家購買總額高達16.8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增長32%。富藝斯2021年全年拍賣總成交額也有高達36%由亞洲客戶貢獻。

若根據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三家拍賣公司提供的年度報告數據,三家拍賣公司的銷售總額除了超越2019年疫情前,蘇富比更以全年累積銷售額73億美元,創下公司創立277年以來的新高,較2019年增加26%,比2020年升高71%。佳士得全年累積銷售額71億美元,為過去五年來最高成交總額,較2019年增長22%,比2020年增加54%。而富藝斯同樣創下公司成立225年的歷史新高,2021年全球總成交額達12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2%。

2021年全球第二高價作品,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在這種情况下》(In this CAse),以9,310美元在佳士得紐約春拍成交。(佳士得提供)

新客戶與年輕藏家大幅增長,亞洲成為當代青年藝術家主力市場

2021年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便是對青年當代藝術家(45歲以下)的狂熱,以及他們在拍賣市場上的迅速崛起。此一世代,根據ArtTactic的統計,拍賣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3.9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01%,更有31.6%的拍品以高於均估價價格售出,顯示此一細分市場的激烈競標。與此同時,根據不同媒體單位與研究單位的調查、採訪,以及三大拍賣行提供的報告中也都顯示,藝術市場確實正在經歷朝向年輕世代收藏家的轉變,其中許多來自亞洲,也有越來越多來自加密市場財富的支持。

疫情下,各家拍賣公司均紛紛增加網上拍賣的場次,無庸置疑地,三家拍賣公司均在網上拍賣成交總額上有顯著增長,由網上競標者競得作品的比例也紛創新高。此外,因為諸如NFT等新板塊的開啟,根據蘇富比的年度報告,經蘇富比競標 NFT的客戶有78%為新客戶,過半年齡在40歲以下。佳士得在NFT加密藝術類別中,也有75%買家為首次參與佳士得拍賣,平均年齡42歲。而富藝斯首場的NFT拍賣中,也有高達88%的競投者為新客戶。這波由網路帶動的新買家成長,不只出現在純然數位的NFT領域,參與蘇富比正規拍賣的競投人數有44%為新客戶;佳士得2021年參與拍賣的買家近三分之二來自網上,35%為首次參與佳士得拍賣,其中32%新買家為千禧新世代;富藝斯全年實體拍賣及網上專拍買家中也有近五成為新客戶。

年輕藝術家的價格不僅在去年出現大幅上漲,過去三年中,進入拍賣市場的年輕藝術家的數量也顯著增加。而Beeple也成為2021年拍賣會上總成交額排名最高的年輕當代藝術家,其次為2020年排名首位的王俊傑(Matthew Wong)與第二位的亞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大幅度躍升的除了Beeple(2020年73名),還有2021年排名第四,2020年排名50的艾佛瑞.辛格(Avery Singer)。年輕藝術家作品價格的推升,香港居功厥偉。自2019年以來,香港已成為年輕藝術家的商業中心。根據ArtTactic統計2019年至2021年年輕世代總銷售額,香港佔37.4%,僅次於紐約的39.9%,領先倫敦的22.5%。

唯一躋身2021年拍賣前十名的非現當代藝術作品,為年初在紐約蘇富比成交的文藝復興巨匠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的「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以9,220萬美元成交。(蘇富比提供)

新一代熟悉科技的年輕藏家大量湧現,他們的動機、品味和行為正推動著年輕藝術家的市場,分析師認為,儘管這可與社交媒體上的互動、FOMO(「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炒作、投資、投機等因素相連結,但也有與當今時代和社會具代表性和關聯性藝術家產生連結的一種內在興趣有關。儘管價格的瘋狂上漲將難以持續,但新一代收藏家也為年輕藝術家提供了更大、更多樣化的市場。根據ArtTactic的統計,2021年女性藝術家佔年輕藝術家銷售額的28%(在成熟的當代藝術市場為8%),而年輕黑人藝術家的總銷售額則增長了139%。根據佳士得提供的數據,2021年共計有66位女性藝術家及47位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種藝術家於其拍場刷新世界拍賣紀錄。

整體而言,儘管2020年因為畫廊關閉和藝術博覽會的取消,確實影響了整體藝術市場的生態,但在2021年,除了畫廊、博覽會乃至雙年展逐漸恢復,隨著低利率、強勁的股市、超高凈值(UHNW)財富創造、數位銷售和新一批藏家的推動下,積極收藏的情緒推升了整體市場,使藝術市場來到新高度。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於秋季提出的藝術市場分析則對未來抱持樂觀,認為2022年將有可能因為市場逐漸從供應轉向需求驅動,數位藝術世界中的勇敢無畏、新收藏範疇的增加、以及美聯儲政策的支撐,而將藝術市場推向新的高度。

閱讀歷史的方式產生改變

相較於台灣2021年整體藝術論述的主軸聚焦於台灣美術史的再發現與對原民藝術議題的關注,環繞在歐美博物館界的核心議題,莫過於牽涉殖民時期遺產回歸的問題。

2021年夏天,延宕兩年的柏林博物館群計畫「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終於正式對外開放。這個嶄新的文化綜合體奠基在柏林宮舊址,最終斥資超過6.8億歐元,為德國最昂貴的文化計畫。該博物館集結了柏林四家不同博物館的資源,計畫藉由線上線下的展覽、活動、論壇等,成為一個交匯藝術與科學、多樣與多元聲音的地方。2002年重建計畫通過後,原計畫於2019年9月開幕,但因施工問題與疫情限制,延宕至2020年12月以線上形式開展,直到2021年7月才終於開放實體參觀。柏林宮原是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的皇宮,二戰時期遭到破壞,1950年被東德當局拆除。兩德統一後,經歷了長時間重建與否、如何重建的辯論,終於在2020年竣工。不過開幕前洪堡論壇便處於爭論核心,因其是為容納柏林非西方藝術收藏品而建,換言之,也就處在圍繞殖民時代展品爭論的中心。

亞德里安.格尼作品《旅程》(The Trip,1977),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以逾4,800萬港元成交。 (蘇富比提供)

2021年3月,洪堡論壇館長哈特穆特.多格洛(Hartmut Dorgerloh)透露該館將不會再展示貝寧青銅器,4月份,德國政府便宣布將永久歸還德國民族博物館館藏的440件貝寧青銅器予尼日利亞。這些青銅器來自部分位於尼日利亞西南部的貝寧王國,1897年在英國軍隊襲擊王國後被帶離,輾轉散落至世界各地。除了歸還物件,德國更承諾將在貝寧市(Benin City)協助興建新的西非藝術博物館(Edo Museum of West African),並已為這批貝寧青銅器推出一個持續更新的線上數據庫「殖民時期藏品的德國聯絡點(German Contact Point for Collections from Colonial Contexts)」。6月,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表示將送回其收藏的兩件貝寧青銅器,使其成為首批送回文物的美國機構之一,並已於11月歸還。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與劍橋大學耶穌學院(Jesus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亦分別移交了一座雕塑給尼日利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福勒博物館(Fowler Museum at UCLA)、史密桑尼國家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of Smithsonian)和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博物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也都承諾返還。所有目光集中在有900件貝寧青銅器館藏的大英博物館,但目前英國法律仍禁止大英處置相關藏品,而大英則承諾將出借藏品給未來的西非藝術博物館。

從2020年開始延燒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BLM)運動除了帶動黑人藝術家的藝術市場,也間接促成了這一波非洲文物歸還。究竟如何閱讀過往歷史,如何面對非洲殖民,乃至於前哥倫布時期的文物遺產?相信是在圍繞著美術館的人事短缺、資金缺乏、受眾改變、運輸成本增加而產生的展示方式轉變等問題之外,將在近年加速變化的項目。

朱貽安(Yian Chu)( 133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