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貽安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現為《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

薩璨如個展:片羽—選擇的記憶
在這更講究作品是否投射某類議題、反映人類生活處境的年代,薩璨如充滿個人感性的作品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的創作自述,一如她的...
醫與藝:陳泊文的人生斜槓
甫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結束的展覽「合力組裝米克斯」,邀請了本業是醫生,同時也是台灣當代藝術收藏者與贊助者的陳泊文醫師擔任策劃...
在瘟疫裡看見藝術的力量:隔離時代裡,更需要美學的慰藉
在這生命稍縱即逝和惶惑不安的狀態,藝術和審美提供了我們一個精神和智性昇華的可能。正是在那扇藝術開啟的窗裡,我們看見了未來...
數位幫手——AI如何可能重塑藝術市場?
「AI」雖然不是新玩意,卻可能在未來十年擾動藝術市場,重塑人們消費和購買藝術品的方式。儘管我們憂慮科技可能產生社會疏離,...
承亂.松棄:傳統水墨的現代性起源
1916年的歐洲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煙硝中,蘇黎世某咖啡館中一群藝術家開始了「達達」,這一場以禪宗與道家為基礎,推翻古典...
容顏再現:千禧年後的具象繪畫復甦
在20世紀,抽象藝術才是主導西方藝術市場與眾人焦點的類項。直到新世紀以後,沈寂了將近一世紀,具象藝術才逐漸在大型展覽、雙...
錢從哪裡來?美術館資金的道德難題
今年夏天,大西洋兩岸藝術圈最熱烈討論的議題,莫過於一連串發生在美英兩地,涉及美術館贊助資金來源的道德議題辯論。最受矚目的...
物自身——也趣藝廊物派藝術大展「無物」
這個10月,也趣藝廊將隆重登場的便是更具規模的物派聯展「無物:The Art of Nothingness」。展覽將由6...
無所欲——X先生的古典收藏美學
受邀前往某企業家新整理的私人展間拜訪。因為先生無意透露姓名,我們姑且以數學中代稱未知的X,稱其為X先生。X先生從陳澄波、...
打造攝影藝術產業平台——首屆Photo ONE於4月底登場
繼1月份飯店藝術博覽會「ONE ART Taipei」(藝術台北)後,亞太連線藝術有限公司將於4月26至28日於台北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