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鋒
普通讀者。不專業寫作者及編輯。小劇場工作者。現居東部。
【吳思鋒專欄】共有的消失《感謝公主》
在劇中,誰為鬼魂?我以為不是老鄭,不是那些因告密而沒於世的地下黨員,而是南管。那些背對觀眾的凝視與獨語、解構化的南管作場...
【「狂八〇」的延長賽】覆青年書:從「前言:七〇」說起
檔案的展覽若是年表的物件化,那麼它的危險正在於展示即選擇、敘述即詮釋,因為檔案總是「被篩選過的」。像「狂八〇」這樣以時代...
不安的同一——在「狂八〇」的延長賽中
年初結束展期的「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極具企圖地包羅多重領域的文件、圖像等,引起許多不同的反應。回歸當時的個體...
【吳思鋒專欄】「戰後」的感覺,「空白」的再現《母親》
「極其普通的人會慢慢瘋掉。慢慢地瘋掉的人,才是普通人。」冰冷的關係結合熱郁的情感,在相互照顧與陪伴、混雜真實與虛構的「回...
【吳思鋒專欄】轉型正義的「後」劇場
當我們談論以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為主題、意旨的劇場作品時,實際上倒不如說是在談論「後到者」如何觀看那段幽微、複雜、非僅本土...
行政法人與藝術的距離:機構化的現代考驗
縱使在法制上,行政法人機構內設監督、課責的機制,但它雖能夠檢驗行政管理,藝術與思想的公共性則不可能仰賴於此,而必須建立在...
【專題】評論的「挑戰」
評論行為從一種寫作、紀錄,到成為對話的開端,甚至在不同層面與程度上,回頭賦予作品意義、重新定義了創作與社會的公共關係。這...
更長的流放:「一帆風順—高俊宏個展」
如果小猛捧與金三角、古道與山林都是(或曾經是)介於不受治理與治理之間的空間,經驗的喪失交換的則是沉降的身體,無從連續。沉...
黃思農,以黑暗之心重組島嶼身世的歷史碎片
黃思農是善於挑動觀者黑暗之心的創作者,也因此,劇場的官能性、文本的眾聲喧嘩,以及辯證劇場的觀演關係,我以為便是他主要的創...
以觀眾之名:從近年台新藝術獎談起
當參與式劇場與沉浸式劇場,乃至應用劇場、社會參與型藝術近年大行其道,於焉形構「觀眾主體」的趨向下,促使我們重新討論「觀眾...
文章導覽
1
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