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張寶成專欄】足跡的點滴工程:未來的表演藝術生態系

【張寶成專欄】足跡的點滴工程:未來的表演藝術生態系

【Column by Zhang Bao-Cheng】Cumulative Footprints: The Future of Performing Arts Ecology

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些人(觀眾)的「身分」嗎?與其掌握他們的姓名、性別、年齡和聯絡方式,創作者及其團隊迫切想知道的,難道不是這些資料推導出的「行為」嗎?對此,領取和累積出席證明的點滴工程已經說明了許多事情,而這一切無須透過售票平台,也是現行售票平台做不到的。

區塊鏈不只乘載了許多藝術作品,其技術本質也有機會跨出數位世界,幫助現實世界的藝術生態系。本文希望聚焦在「非同質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中的一類,即「出席證明」(Proof of Attendance,POA):非同質代幣的領取不只發生在鏈上,也可以在物理空間;這代表領取者在某個時間到過、存在過或出席過某個空間或活動,在其中留下足跡——然後呢?

下文將以表演藝術為例,指出如果跟現行的「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對照,這樣的領取行為是極具突破性的。憑著出席證明,觀眾和創作者能夠堆疊出有趣的機制,幫助藝術生態系。

區塊鏈上著名的出席證明網站POAP。(張寶成提供)

售票平台與社群平台:觀眾與創作者的當前困境

在表演藝術的現行環境中,觀眾已大規模在售票平台上購買門票,也就是事前的入場資格。然而,當我們這麼做時,卻將帳號、密碼乃至信用卡資料留存在平台端的伺服器;個資是否外洩,全賴平台端的自律和法規的限制。

就創作者來說,售票平台應該且能夠提供單場售票數字,此外也包括購票者的基本資料,如電子郵件信箱和手機號碼,以便行政人員必要時聯繫。然而,單場售票數字的意義不大,其功能主要在於營收的計算。創作者及其團隊若想獲得更多的觀眾資料,以往總是透過問卷的發放——我們都知道,除非另有誘因,否則觀眾填寫的動機並不強。

事實上,就門票的購買來說,售票平台存有全體觀眾意圖出席活動的紀錄(門票只能代表出席的意圖,無法代表出席的事實)。如果創作團隊也掌握了這些資料,理應能夠爬梳出觀眾的特質,進而找到目標受眾。可是事涉個資,觀眾可以透過售票平台回顧自己看過的表演,創作團隊卻無法窺知這些訊息。也因為這樣,曾有劇團負責人跟我說,有觀眾十刷了他們的某部作品,自己卻很後來才知道。

售票平台上筆者的購票紀錄,假定我皆持票出席,創作者仍無法掌握我的足跡。(張寶成提供)

另一方面,欣賞完表演或在表演進行的當下,觀眾能夠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心得,積極者甚至會建立或加入特定討論群組。同樣的,個資也留存在平台端。在創作者方面,要在社群平台這個茫茫大海找到自己的觀眾──不管是十刷作品的鐵粉,還是一時興起捧場某表演的路人──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不只是因為觀眾四散在平台各處,就算前往或建立特定群組來尋找他們,也無法一網打盡。因為群組若非人人都能成立,因此相當分散,就是根據成立者的設定規則而存在審查制,對外封閉。簡言之,在既有的社群平台上,缺少一個共同的客觀基礎,將出席過同一場活動的觀眾「圈在一起」;這些人要能在平台上彼此相遇、建立連結,全靠他們主觀意志,實屬偶然。這正是創作團隊找到自身受眾的難點。對觀眾來說,在這種情況下,要在第一時間找到志同道合者也不容易。

身分加密,行為公開:出席證明的可能益處

假定創作團隊讓觀眾在活動現場(特別是演出結束或當下)領取出席證明,上述情況可能大不相同。

首先,出席證明的形式是非同質代幣,因此必須存放在觀眾的加密錢包。這樣的錢包因為帶有複雜且隱密的「私鑰」而完全歸個人所有。在區塊鏈網站上買過東西的人都知道,主動將錢包跟網站連結才能進行消費,網站端或平台端的伺服器不留存使用者個資;同樣的,帳號和密碼也存在錢包這端,無所謂「在網站登入帳號和密碼」這回事。

有趣的是,非同質代幣本身和它被存於特定錢包一事,卻公開載明於區塊鏈的帳本上,人人皆可查看。這就出現了一個有利於創作者及其團隊的後續發展:只要願意,他們大可分析這些錢包中的代幣(通常情況下,錢包和代幣的持有者是具體的個人,假定就是參與活動的觀眾);倘若這些代幣都是在過往數場活動被領取的出席證明,觀眾的「足跡」便昭然若揭,而這可能進一步顯示他們的屬性。舉例來說,某個錢包/觀眾有大量戲曲表演的出席證明,另一個錢包/觀眾在三個月內領取了二十份(顆)出席證明。我們可以據此大致判定,前者是戲曲愛好者,後者積極參與現場演出,非一般過路客。

臺灣區塊鏈平台akaSwap的akaDrop上有許多出席證明。(張寶成提供)

注意,沒有人知道這位戲曲愛好者和現場演出的積極參與者「是誰」,因為錢包的外觀只是一連串編碼,除非持有者自願揭露,把編碼改為自己的名字或暱稱。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些人的「身分」嗎?與其掌握他們的姓名、性別、年齡和聯絡方式,創作者及其團隊迫切想知道的,難道不是這些資料推導出的「行為」嗎?對此,領取和累積出席證明的點滴工程已經說明了許多事情,而這一切無須透過售票平台,也是現行售票平台做不到的。

不僅如此,由於參與同一場活動或演出的觀眾皆持有同一枚代幣,這個出席證明就成為把他們「圈在一起」的客觀基礎,創作者大可設定一個驗證後代幣持有者方能參與的討論群組。無代幣者無法參與,有代幣者亦無法各自成立,因為同樣的代幣只會導向同一群組。這不僅讓創作者容易找到自己的觀眾,後者也能夠快速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展望一個未來藝術生態系

前文提到的內容還有許多「空隙」急需填補。難道我們要每位觀眾在場館現場一步步走完開錢包的程序嗎?不,根據現有技術,掃描QR Code或以NFC進行感應,已能完成這些。

那麼作為出席證明的非同質代幣,內容又是什麼?端看創作者及其團隊的需求和創意。如果要鑲嵌至現行表演藝術場合、符合大眾慣性,一份數位節目單可能是很好的選擇。

許多場館實行無紙化多年,觀眾閱讀節目單的方式是掃描後開啟連結。多數情況下,這樣的節目單存於大型網路公司的雲端硬碟。根據筆者的調查,要儲存乃至帶走它們,許多觀眾只能截圖儲存或自行下載。

如果節目單的形式是非同質代幣,且其意義就是出席證明,那麼它將有更豐富的呈現方式。舉例來說,五百份節目單,每份封面都能不同,甚至是動態的——這樣的表現形式在鏈上相當常見——創作團隊將能更貼心地跟粉絲建立一對一的連結(試想,每位觀眾拿到的都是不一樣的、把封面算入只此唯一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數位節目單屬非同質代幣,最終便要存於個人錢包;屆時,觀眾將能真正擁有並累積節目單,而不是對主辦方提供的圖檔或文件檔自行複製下載。這些節目單將成為參與活動的證明,長久累積下來,也是自己欣賞表演的小史回顧。

上述技術應用並不限於表演藝術。以展覽為主要形式的視覺藝術,也是可能落實的場域。傳統上,「訪客簽到簿」正是藝術家希望認識觀眾的證明,意義等同售票平台上的購票者資料。那麼,是否有更趣味、迅速又保全個資的方式,一方面為看展者留下足跡,另一方面又供藝術家參考呢?本文的讀者不妨一同腦力激盪一下!

張寶成( 27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