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薄荷薄荷】自地底拔起,在空中飄揚——「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的制度設計

【薄荷薄荷】自地底拔起,在空中飄揚——「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的制度設計

【Minting】 Rising Up from the Ground to Flutter in the Air - “Frontline Fellowship for Chinese Non-Fiction Writing” and the Design of I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張潔平一開始單純覺得,「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去中心的制度設計可以看到更多非主流題材投稿,抗審查的、少數的聲音可以被傳播,成為令人期待的華文敘事。沒想到,真正打動讀者的文章不只很快就出現,深度書寫下的地方故事往往還能捕捉跨文化現象,因此改變了所謂「華文敘事」的刻板印象。「在場」確實種下了預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內容地景,本文將從「在場」的制度設計出發,試圖分析這種不經意的結果如何而來?

延續上一期專欄〈【薄荷薄荷】房間裡的盲人與大象——淺談補助結構的防弊與尋租」〉,本文聚焦在特定案例,期使介紹更加具體。這次我們以「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以下簡稱「在場」)為對象,指出一個開放的制度設計如何擘劃出另類的新聞書寫,同時導引專業的知識與豐富的資源至寫作者手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場」不只有著別開生面的精神與制度,也的確吸引越來越多評委、編輯、作者和讀者的加入與關注,其靈活的多方串連機制,截然有別於當前體制內的補助結構。

本文為黃豆泥與張寶成採訪「在場」創辦人張潔平後的歸納與分析,因此多少服務於兩人之關懷;欲深入「在場」實況,最好能走入田野,親身在場。如無意外,我們將於下一期專欄提出第二個案例,繼續深化討論。

一、非你不可,非寫不可:「在場」的精神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是一個徵件暨獎助計畫。2022年開始,至今已邁入第三屆;前兩屆累積近800名提案,共選出9至17件作品。提案者多為華語背景,也有少數來自非華語族群。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圖片來源/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FB粉專

有別於傳統媒體的深度報導,「在場」專注在作者扎實的生命經驗,既非不假思索地跟隨潮流性國際及社會事件,也非意念先行地從特定主義或立場出發。如果無法繞開這些面向,也必須以它們流淌並積澱在個人內心深處的動能為濾鏡,轉化為文,反照世界。因此,只要投件者感到「非你不可,非寫不可」──在場的兩大核心精神──並且能將這樣的必要性表達出來,縱使採編、撰寫和反思的功力尚不純熟,仍有可能因其真摯的精神而進入終選。事實證明,獲獎作品皆特別深刻動人。

難道有什麼文章對作者來說不是「非你不可,非寫不可」的?主流新聞學和學術論文講求的專業價值往往來自書寫者的「旁觀」;更甚者,一旦這樣的新聞寫作(深度報導亦然)成為一門工作技能,書寫者(或記者)的文字就不是不可取代的:一來,文字可以被影音取代;二來,此一書寫者可以被另一書寫者取代。久而久之,異化現象發生,對世態及群己關係的冷漠恰恰造成書寫者「二度旁觀」。在資本說話的年代,能夠「非你不可,非寫不可」,難能可貴。

「在場」的投件作者不太一樣。他們也許沒寫過或不知道怎麼寫專業新聞,但絕對能記取自己在事件衝擊下的真實過程與體悟,試圖表述。在這個別開生面的徵件暨獎助計畫中,許多書寫方式脫離傳統體制,題材也跨出主流新聞的對象,整體而言,更貼近一場人類學的草根實踐。累積了三屆的「在場」,每一屆都有自己的總結:第一屆是「從微小的人事物開始,我們才能擁有政治包裹一切的能力」;第二屆是「深入不同的民族腹地,望向廣闊的世界田野」;到了第三屆則強調「真實的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糾葛中生活」。

回顧過往,「在場」沒有外媒刻板印象下的所謂「中、港、台故事」,反而充滿在地經驗孵化出的國際視野,除了有大山裡的黎族、藏語教育,我們更能遇到緬甸難民、土耳其地震、中越邊境等。「在場」就這麼將這些作者們從土裡掘出,讀者因而能窺見其下盤根錯節的野性。

累積了三屆的「在場」,每一屆都有自己的總結:第一屆是「從微小的人事物開始,我們才能擁有政治包裹一切的能力」,第二屆是「深入不同的民族腹地,望向廣闊的世界田野」;到了第三屆則強調「真實的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糾葛中生活」。圖為第三季「在場」得獎名單。(圖片來源/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FB粉專

二、獨特的徵稿與審編設計:「在場」的制度

創辦人張潔平是資深記者與總編輯,過去除了擔任端傳媒總編輯,於2019年更創辦了去中心化內容發布平台Matters(中文俗名為「馬特市」)。該平台利用web3分散式技術,提出難以消抹的文章託管解方,並於其上創造華文為主的創作社群與內容生態系。此外,她也於2022 年在台北西門成立「飛地書店」(Nowhere Bookstore),成為香港文學、飲食文化、文化科技愛好者的交流據點,飛地書店以離散、開放、流動和包容自許,傳承香港精神。

延伸閱讀|從飛地書店→飛地出版社Web3出版實驗:作者與讀者的共構社群

從張潔平一路以來的「玩心」可以發現,她總是針對文化媒介的實際需求,駭(hack)入體制,輕巧地導引有形無形的資本落腳在更適合的處所。這一次「在場」的實驗也是如此,除了「非你不可,非寫不可」的精神,還仰賴獨特的制度設計。

張潔平認為,無論是老派的新聞台還是現下的大眾媒體,就它們的自我期許和閱聽者投射的期待,以及後續構成的框架與塑造的敘事,長久下來皆過度建制化:編輯檯設定主題,然後邀稿刊登,新聞的模樣被決定了。儘管如此,斷然顛覆又不太可能。那麼,該怎麼做呢?

第一,繼續邀稿:不問書寫者背景,但求符合「在場」精神。第二,繼續審稿:擴充專業評委的領域與資歷,只問是否能感知投件作品之骨血。這部分採兩階段,並針對投件主題分組。第一輪為書審,每一組皆有數位評委;第二輪面審,則有六小時對談的機會。第三,繼續輔以編輯:獲選成案後,作者將跟編輯密切互動一段時間(好比三個月),讓野性的骨血打磨出相對友善、更能與市場摩擦的皮肉。最後,在最適合的媒體發表。

綜觀三季評委名單,來頭越來越大,多是媒體主編或出版社專業編輯。有趣的是,這未必是「在場」主動洽詢的結果,尤其在第一屆過後,部分當事人受其精神感召,竟聞風而來,主動探問能否擔任評委;畢竟對踏實的從業者而言,有機會觸及第一手真實訊息總是彌足珍貴。也因為這樣,儘管工作費微薄,評委卻多願意悉心回饋,收到建議的作者無不詫異又窩心。

除了獎金之外,「在場」得獎者亦可獲得專業編輯全程一對一協助,直到其作品發布完畢。圖為第三季「在場」一對一編輯團隊名單。(圖片來源/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FB粉專

更罕見的是,「在場」官方還提供面談指南、補助過程開箱與落選輔導,錄製Podcast「寫作亦在場」,向潛在作者提供投稿建議。這番努力,讓落選者回鍋投稿,進而成為下一屆的入選者,如第二季「在場」二等獎獲得者譚威便為第一季落選者,其作品《黃金海岸:中非跨國掘金者的暗流》透過作者的努力不輟及主辦單位的扶持,進入第二季決選。在短短兩年的努力下,第三季申請者的來源已經越來越多元。

在短短兩年的努力下,第三季「在場」共收到200多份申請計劃,申請者來自世界各地,已經越來越多元。(圖片來源/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FB粉專

檯面上的老字號媒體大概是幹不出這樣成績的。傳統的審稿制度與中心化機構總是綁定在特定需求上,如贏得讀者眼球、流量、利潤或無形的影響力等。全新敘事框架若佐以彈性的制度設計,反而可以號召良善精神。當社會對新專案沒有舊期待時,就能免去「技術債」或「品牌債」,輕巧地共同討論出沒有預設立場的目標。當然,沒有包袱的另一面,便是必須慢慢讓公眾看懂另類敘事,發覺其影響力,藉著新文本改變大眾視野。「在場」走的似乎是這個路徑。

三、制度創新的力量

張潔平一開始單純覺得,去中心的制度設計可以看到更多非主流題材投稿,抗審查的、少數的聲音可以被傳播,成為令人期待的華文敘事。沒想到,真正打動讀者的文章不只很快就出現,深度書寫下的地方故事往往還能捕捉跨文化現象,因此改變了所謂「華文敘事」的刻板印象。「在場」確實種下了預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內容地景,這種不經意的結果如何而來?

我們認為,制度性的多元主義(Institutional Pluralism)特別重要。一個新的獎補助設計首重兩點:補助辦法與獎補助精神。前者確立「制度設計」(Institutional Design),確保規則與成效,滿足主理人的需求,後者藉由相關參與者,對齊精神召喚的方向。在富有歷史的獎補助活動,若沒有有效調整制度的主事者,其因防弊的需求而疊床架屋地堆高規則辦法,讓參與門檻跟著提高,其制度設計將與原始的補助精神漸行漸遠。此時尋租產業出現,補助便不是補給最適合的人,而給了最會符合規則的人。

新的獎補助活動往往是傳統泥淖的超越者,「在場」便是一例。「在場」主要革新之處在價值(觀)對齊(Value alignment)、分配技術與開放透明。首先,「在場」透過價值對齊,將評委與提案者的視野打開,從此不需要追逐市場,而是向內叩問何為「非你不可,非寫不可」的故事;再來,透過資源的有效調度(包含獎金、審查費與人力資源),「在場」將好的內容暴露於好的篩選過程與資源環境下,讓提案內容可以有效成長茁壯;最後,「在場」事前便已告知會公開初選意見,讓評委有心理準備,並讓提案者可以根據意見進行修整,準備下一輪投稿。

這樣的制度設計是符合「在場」精神的共同利益(Common goods),立意單純,就是所有工作者都需要滿足自己對好作品誕生的欲求。因此辦比賽對主辦單位而言並非最終結果,其入選率只有1%,但其他99%是不是有非常多的遺珠之憾?「在場」的終極目標是看到好的非虛構作品面世,後續的售後服務(包含落選者的服務)便非常重要。也因此,在場的徵案、審案、陪跑,再加上落選輔導,形成了有效循環的回饋圈,將整個非虛構徵案的生態系建構起來。「在場」甚至聯合了更多有志者,贊助更多獎項,扶持更多高品質的提案者,如第三季「在場」與《小鳥文學》合作設立「小鳥與好奇心獎」,為寫作者提供更多的編輯支持和發表機會,也幫助內容提早進入出版流程。

因此,新的「獎學金」撐開了既有對於新聞的格式框架,創造了對於非虛構的全新想像力,這不僅是對於投稿者的,更是對於評委乃至於主辦團隊的。

2023年4月起,「在場」於台北、香港、倫敦、紐約、洛杉磯、清邁等多個城市舉辦線下沙龍講座。圖為4月17日舉辦的「在場:走進非虛構寫作的田野」台北場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FB粉專

四、「在場」還可以在哪些場?

雖然「在場」還很年輕,但回頭來看,已經對現行權力結構做了些許翻轉。首先,在徵稿的旨趣上,拒絕了假大空的命題作文和潮流評論,直探個人生命內在,間接將人類學的特質帶入新聞界,跟現下的行銷心法和理論掛帥的社會學不同。其次,即便評委在流程和專業上更具權威,其角色卻從知識權力的施加者,轉為在地行動者心聲的聆聽者和採集者,甚至從第二屆起,還跟落選者一同成為宣傳的節點。第三,是前面沒有提到的,但根據張潔平的說法,未來可望朝此邁進。

獲獎的作者不只能有一筆資金出版作品(別忘了,這是一場獎助計畫),如果條件允許,更能因此前往著名大學或作家工作坊實習或蹲點,這當然得是「在場」和這些單位的合作;換句話說,對作者而言,獲獎不是終點,而是前往另一個知識現場,進一步夯實思考和寫作能力的起點。

反過來看,這也是「在場」向這些單位輸出或這些單位遭逢異質人才的方式;過程中,建制化體系必然跟「土炮」的作者有所交流,衝突、折衷和創新就要發生。「我想做的,是看看『在場』能否成為一個插件(plug-in),跟不同單位組合。」若能走到這一步,「在場」將成為供知識界、文學界、新聞界各方產業串接、拼裝、實驗階段性成果的組合要素,人才徵補和知識生產的重要環節盡在其中。不只如此,獎助資源在未來也可能找到更多源頭。

事實上,這種「模組化」服務也跟「其他在場」呼應,好比Gitcoin與其發布的Grant Stack之間的關係。Gitcoin是web3領域最有名的公共資源分配平台,其平台使用平方募資法(Quadratic Funding),已完成18輪公共募款,共籌集超過5,000萬美金。Gitcoin甫於今年8月完成第18輪開放捐款,並於該輪完成去中心身份護照(Gitcoin Passport)與多鏈捐款管道的成就。Gitcoin總監Scott Moore說,Gitcoin從來不是決定資源應該分配給誰的獨裁者,因此Gitcoin開發了開源的Grant Stack(獎補助模組),讓有意分配資源者,都能發起自己的獎補助(Grant),讓資源的流動能夠多元共構。Grant Stack解決了web3世界的分配技術層次的需求,而「在場」嘗試藉由模組化服務,解決文化內容界「多元創作」層次的補助需求。

關於這些設計,張潔平也不是一開始就往翻轉權力結構的方向去想,而是鎖定具體問題,一步步尋求創新方案來解決;偶然回首,似乎確有那麼些反叛的意味在。只有精神而無制度,是無大台的暴政;只靠核心決策圈決定運動方向,令不出編輯檯;只靠制度而沒有核心精神,則無法催化作者、編輯群共同行動。總之,精神必須良善,制度必須靈活。相信不遠的未來,香港浸信大學的課堂會有「在場」的獲獎者參與;至於馬格南基金會(Magnum Foundation)的影像結合「在場」評選出來的文字,似乎也非常合理;「在場」若增設翻譯類獎項同樣不令人意外,畢竟這幾屆的投件來源日益跨地域、跨語言。

「在場」二字何其重,畢竟每一個人都只能在一時一地經歷物事,寫下有限的感受。然而,世間的場域又何其多,幾輩子探索不盡。倘若能使一套制度或一個平台輕巧靈活,供眾人同享、多方重組,無數沉甸甸的靈魂便能自地底拔起,在空中飄揚,彼此接合、延伸和碰撞;從作者到讀者,大家的生命終於更加豐富。這就是「在場」給我們的許諾。

黃豆泥( 18篇 )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張寶成( 27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