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原臺北刑務所考古遺址:見證關押蔣渭水、羅福星等歷史事件的場域能否保留?

【蕭文杰專欄】原臺北刑務所考古遺址:見證關押蔣渭水、羅福星等歷史事件的場域能否保留?

【Column by Hsiao Wen-Chieh】Unearthing the Taihoku Prison Archaeological Site: Can This Place of Historical Events Be Preserved to Witness the Incarceration of Chiang Wei-Shui and Lo Fu-Hsing?

臺北刑務所原來是日治時期關押異議人士的監獄,周遭還有附屬的臺北刑務所官舍。筆者認為試掘的臺北刑務所考古遺址及相關文物出土,仍有幾樣非常重大的文化資產意義。
臺灣在1982年開始有《文化資產保護法》(以下稱《文資法》),可是「考古遺址」正式成為法定文化資產的時間非常晚,是2005年版本之後的《文資法》才開始出現這樣類別。 「考古遺址」的定義,依照《文資法》,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遺物、遺跡,而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雖然「考古遺址」列入《文資法》較晚,但是臺灣在日治時期就已經有正式的「考古」發掘,例如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等,在日治時...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蕭文杰( 8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