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羲之〈遠宦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平台提供)一次在參觀一位工筆重彩書畫藝術家的展覽中,一位當代藝術收藏家對筆者反映道,不知道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好在哪,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創新。這讓筆者想起了以前在國外讀書時,在歐美同學眼中,中國歷朝歷代不同書畫家的作品其實都是一樣的,他們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可言。 不過,也有對中國古代藝術很有感的歐美收藏家,數年前筆者訪問過一位收藏高古陶俑的美國藏家杜唯(David Dewey),他便說過:「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我看到了中國過去的歷史文明。歷代工匠們,單純地將他們自己的情感、精神、生活投入手中泥土,塑造出作為陪葬的陶俑,賦予了它們生命,工匠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創造了多麼美、多有感情、多傑出的藝術品。他們雕塑的陶俑,所表達是瞬間的表情、動態、精神,非常震撼人心……而這些陶俑也在多少年後,讓世人認識了古代無名工匠對藝術的貢獻……陶俑與中國的歷史很接近,中國的陶俑就算不懂,也很容易喜歡,與一般人的距離很近。通常談到雕塑藝術都會想到希臘,但中國的雕塑與希臘是不同的觀念,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