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鄭又嘉專欄】有加無,才是完整的中國藝術

【鄭又嘉專欄】有加無,才是完整的中國藝術

晉王羲之〈遠宦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平台提供) 一次在參觀一位工筆重彩書畫…
晉王羲之〈遠宦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平台提供)
一次在參觀一位工筆重彩書畫藝術家的展覽中,一位當代藝術收藏家對筆者反映道,不知道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好在哪,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創新。這讓筆者想起了以前在國外讀書時,在歐美同學眼中,中國歷朝歷代不同書畫家的作品其實都是一樣的,他們看不出有什麼差別可言。
不過,也有對中國古代藝術很有感的歐美收藏家,數年前筆者訪問過一位收藏高古陶俑的美國藏家杜唯(David Dewey),他便說過:「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我看到了中國過去的歷史文明。歷代工匠們,單純地將他們自己的情感、精神、生活投入手中泥土,塑造出作為陪葬的陶俑,賦予了它們生命,工匠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創造了多麼美、多有感情、多傑出的藝術品。他們雕塑的陶俑,所表達是瞬間的表情、動態、精神,非常震撼人心……而這些陶俑也在多少年後,讓世人認識了古代無名工匠對藝術的貢獻……陶俑與中國的歷史很接近,中國的陶俑就算不懂,也很容易喜歡,與一般人的距離很近。通常談到雕塑藝術都會想到希臘,但中國的雕塑與希臘是不同的觀念,不應該說是陪葬品就不值得欣賞,這些陶俑在雕塑上的美是無與倫比的,但卻是被低估的,其他像青銅、漆器不也都出自墓葬。中國的雕塑精神性很強,很有神,臉部神情、線條都很美,西方則比較寫實。不應該只被視作是考古資料,更應該視作是藝術。」
而杜唯的藝術顧問、同時也是人生伴侶的林喜翔,當時在一旁分享道:「自己經常看到1000件漢墓出土的陶俑中,總會有一兩件表情非常開心,那是因為工匠把自己的心靈給灌注進去了,其中一兩個特別有天分的工匠做出來的陶俑,會令人覺得工匠的生命仍然活在這個陶俑裡面,令人看了很感動,儘管工匠當時面對的環境很壓迫,但還是有人性在作品裡面,有神在裡面。」她對於打算收藏中國高古文物的收藏家有幾點建議:「高古藝術要收得好,喜歡是很重要的,要有熱情,要能欣賞高古文物的精神性,挑漂亮的而不要在乎重不重要,那會是一個很美好的過程。如果考慮重不重要,就是考慮之後要賣,漂亮雖然看似主觀,但其實還是有標準的,十個人中有九個覺得漂亮,那就是漂亮,只要是一個美的東西放出來,看的人是會知道的,會有感召力的。要培養鑑賞美的眼光就是多看,到全世界的博物館去參觀,不分東西方藝術都去看。此外我覺得收藏不要分材質和重要與否,應該以美作為出發,例如一個磁州窯雖不是宋代五大名窯,但很美也是值得收藏的。像我就覺得不能太投入作為行家的這個角色,否則面對文物時很容易會被『重要』這個價值所干擾,我認為藝術應該是美是第一。」
前一陣子和朋友去參觀一位書法家的個展,其中一位藝術圈外的朋友因為近期都在臨摹初唐書家的作品,因此可以辨認出書法家的哪些作品是以哪一位初唐書法家的筆法所寫的,而我們對於此位書法家在楷書和隸書作品的表現遠遠優於行書和草書的作品感到疑惑不解,請教一位有數十年書寫經驗、遍臨各家碑帖、廣讀各朝經典與文學作品的青年書家朋友,他拿出明代王寵的作品舉例說明道,因為此位書法家書寫時並不重視筆畫之間的牽帶和筆斷意連這件事,才會有這個情況,而這是台灣書法重視學習魏碑的結果,楷書只能寫到以支離為特色的明代而無法上追唐代。而在一次同時觀看王羲之和趙孟頫的作品時,當時筆者靜定情況不錯,竟可以感受到王羲之書法線條內涵無比豐富且充滿勃勃生機,而趙孟頫的線條卻十分的單一。對於這樣的感受,這位青年書法家朋友回應道:的確是如此,因為王羲之在書寫時,心是開放的,每分每秒皆隨因緣合和,這就是與道合一,而唐初人繼承了這樣的精神能夠摹寫出很好的王羲之的作品;而趙孟頫卻是每一筆都用意志強烈地在控制,有他認為的美要達成。
在物質主義主導、以西化為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生活之中,現代人往往只看得到形式和色彩等表象的有形變化,卻看不到超越表象的無形部分,甚至非常強調要是能夠拿得出來的數據、講得出來的知識和觀念,認為「有」只是「有」,恰恰與重視從「有」去看到「無」的中國文化完全不同;而網路時代步調飛快,加上活在人手一機、無遠弗屆、川流不息的資訊流裡面,人的腦袋充滿各種垃圾訊息,人的心時時刻刻都被填滿,根本沒有和自己相處的時候。心空閒不下來,忙、盲、茫的結果,自然和出自儒、釋、道皆然的安靜清明、精神性非常高的內省文化、但卻見素抱樸、在視覺呈現上並不刺眼奪目的中國古代藝術,距離十分遙遠,也無怪乎完全不懂得如何欣賞,甚至能輕易將之否定、藐視,即使連願意接近中國古代藝術的人,許多也只能停留在物質、知識層面,甚至等而下之的只停留在金錢層面。
然而從事大腦研究的科學家證明,大腦每秒處理四萬億比特(bits)的信息量,但我們只能注意到2000比特的信息量,沒注意到的則尚未被整合,相呼應的是我們的意識只占所有意識的4%~6%,潛意識和無意識占了其餘約95%的部分,所以我們透過感官所過濾而有意識的外在事實其實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中「無」指的是未顯相的宇宙本體,即科學家所稱的暗物質、暗能量,「有」指的是顯相的宇宙本體顯相出來千差萬別、有形有相、物質化的一切,如銀河系、太陽系、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萬物,兩者皆出自於「道」──宇宙本體、天地萬物的總源頭。出自早已道出如今科學家方才提出證明之宇宙真理哲思的中國古代藝術,如何能不博大精深呢,又如何是老是將注意力向外攀附、僅能捕捉到浮光掠影的眼睛、混亂不堪的頭腦和浮躁不安的心所能看到、意識和體會的呢。
就讓我們時時向內觀看、保持靜心,並從身體力行的實踐之中幫助整合這些未被整合的信息量,當你感受到中國古代藝術以有形的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摹寫所要達成無形的氣韻生動的部分,同時看得到藝術品/器的「有」與道的「無」,才算是欣賞到真正完整的中國藝術,如此,中國藝術的美,便能時時與你同在。
鄭又嘉( 5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