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山水心境,當藝術家邂逅自然: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的山水風景」展

山水心境,當藝術家邂逅自然: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的山水風景」展

受到疫情衝擊影響,不少民眾都曾被迫居家隔離。因為失去活動自由,反而更加懷念身處山川、享受勝景的美好時光。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Museum Rietberg Zürich)現正推出「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的山水風景(Longing for Nature: Reading Landscapes in Chinese Art)」特展,以五大主題為綱要,向觀眾介紹中國文化中對於山水的思辨討論與視覺呈現。展品年代橫跨古今數百年,透過往昔與當代作品如器物、繪畫、攝影與錄像的交織陳列,藉此彰顯東方山水的傳統美學與創新詮釋。

受到疫情衝擊影響,不少民眾都曾被迫居家隔離。因為失去活動自由,反而更加懷念身處山川、享受勝景的美好時光。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Museum Rietberg Zürich)現正推出「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的山水風景(Longing for Nature: Reading Landscapes in Chinese Art)」特展,以五大主題為綱要,向觀眾介紹中國文化中對於山水的思辨討論與視覺呈現。展品年代橫跨古今數百年,透過往昔與當代作品如器物、繪畫、攝影與錄像的交織陳列,藉此彰顯東方山水的傳統美學與創新詮釋。

I山林川河:宇宙秩序與人間天堂

中國文化裡,關於天地自然的概念,一直被視為宇宙洪荒力量的具體顯現。特別在道家或儒家學說裡,針對山水的討論更是從未停止。藝術表現上,無論是神話宗教的仙境山水,或是文人雅士的風景心境,皆表現出多元豐富的樣貌。展場中〈西王母與東王公銅鏡〉(圖1),為東漢時期作品。鏡內可見西王母頭戴髮飾與東王公頂置冠冕,還有騎龍仙人與伯牙撫琴等人物圖案安置四方。藉由擬人化手法,不只尋求長生不老,更期待富足生活,並聯繫空間各處方位,強調彼此的和諧共存。

圖1 東漢〈西王母與東王公銅鏡〉,青銅,直徑12.9公分,Ernst Winkler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自唐以來出現的賞石風尚,不論山川名勝奇岩、園林庭院立峰或書齋文房雅石,都受到歷代文人的關注,形成一股藝文傳統。此處展示的一座明代〈文人雅石〉(圖2),屬於靈璧石灰岩,通體紋褶纏結,肌理綿密跌宕。可放置庭院,或擺供几案,藉此領略自然之趣。有明一代,與奇石賞鑑相關的專著倍增,例如林有麟(1578-1647)《素園石譜》、計成(1582年生)《園治》、文震亨(1585-1645)《長物志》與李漁(1601-1680)《閒情偶寄》等,皆強調在人為環境中,透過自然物的擺設,與造化合而為一。

圖2 明代〈文人雅石〉,黑色靈壁石灰石,38×19×61公分,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本區另一件精美細膩的〈仙山樓閣〉畫軸(圖3),作者永瑢(1743-1790)是乾隆(1711-1799)第六子,封質莊親王,自號九思主人,善於詩文書畫,山水作品尤其出名。圖中山石層疊堆砌蔓延而上,殿閣樓亭錯落其間,點景人物或持杖而行,或聽松觀雲。特別是縱貫全幅呈現S型的飄渺雲霧,以及溫和雅緻的小青綠設色,更顯仙境般的綺麗曼妙。此類狹長條幅形制、堆疊構圖布局和清淡色調敷染等特色,無不延續明代文徵明(1470-1559)一派的風格。

圖3 清18世紀 永瑢〈仙境山水〉,掛軸,絹本水墨設色,214×56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II對自然的渴望:隱居山水

仕隱抉擇一直是古代知識分子反覆思量的人生課題。拋棄繁忙職務、政治鬥爭與日常瑣碎,遁入山林自然的懷抱中,不僅可調適舒暢身心,更能沉澱心靈洗滌煩憂。在本區中,策展團隊特意挑選古今三幅畫軸並置,述說歷代文人對於山水隱居的追求期盼。〈溪山隱居〉(圖4左)作者為明代陳煥(活躍於1593-1631年間),字子文,號堯峰,出身蘇州地區,屬於職業畫家。陳煥專擅山水,風格主要取法沈周(1427-1509),並曾向侯懋功(1522-1620)私塾學畫。描繪在高聳山巖裡,佛寺亭閣與雜木紅葉散布其中。全幅筆法簡潔,墨色清爽,傳遞秋色蕭颯寧靜空靈的氣息,遠離人間一切煩雜俗事。

圖4 (左)明代 陳煥1604年作〈溪山隱居〉,掛軸,紙本水墨設色,135×39.5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中)蕭愻1934年作〈溪山讀易〉,掛軸,紙本水墨,117.5×41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右)姚瑞中2007年作〈金屋藏嬌〉,手工紙本水墨金箔,140×46公分,藝術家版權所有。圖/Fondation INK。

另一件作品〈溪山讀易〉(圖4中)作者為蕭愻(1883-1944),字謙中,號大龍山樵,出身安徽懷寧。他早年多以清初四王為臨習對象,後轉學石濤(1642-1707)與龔賢(1619-1689),遂自創一格。曾與蕭俊賢(1865-1948)與胡佩衡(1892-1962)並稱為「二蕭一胡」,揚名於當時北平藝壇。1920年間蕭愻與金城(1878-1926)等人創立「中國畫學研究會」,亦任教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本幅強調層層堆積的山體布局與墨色漬染,呈現濃郁蒼潤的景色。畫面下方的一間茅草陋屋中,可見一名文士正倚窗讀書,其沉著安穩的模樣,與四周騷動不安的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

臺灣藝術家姚瑞中(1969-)〈金屋藏嬌〉(圖4右),則向古代山水畫提出個人新解。姚氏以臨摹古畫為對象,挑戰傳統水墨的方式,來處理浩瀚的歷史遺產,企圖創造屬於自我的私密風景心境。在此他以藍料取代墨色,構成畫作的筆墨基礎,突破古典水墨與當代藝術的隔閡。畫面中央處,在一間深沉濃厚的藍色屋舍裡,顯露一道耀眼的金色窗櫺,特別引起觀者關注。他以「顯」的手法點出「隱」的意圖,此種被姚氏稱之為「金碧山水」的新風格,成功地轉化大眾對於傳統畫史的認知。

本回展覽中的明星展品,莫過於龔賢繪製於1670年間的〈千嚴萬壑〉(圖5),屬鎮館之寶,其風格獨特自開生面,主要以黑、厚、潤、實為焦點。在構圖布局上,展現宏偉壯闊的視野,山峰層疊交錯起落,令人目不暇給。以筆法墨色而言,短促刻畫的皴法和厚黑團聚的苔點,塑造一種深沉詭譎的氛圍。若加上留白的雲霧與溪流,黑白肌理的對比映照,更顯視覺震撼而觸動人心。前方的巖石樹叢旁,佇立一間茅草屋舍。那裡或許就是藝術家的心靈安頓處,在亂世浮生中,唯一安身立命的最後歸所。

圖5 清代 龔賢約1670年作〈千嚴萬壑〉,掛軸,紙本水墨,62×102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III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書、畫三絕是中國藝術的精粹所在,本區探討詩文如何成為景觀再現的一部分,並加強觀者的視覺經驗。另外也探索圖繪如何表現文字意涵與個人情緒,以及結合上述兩者的書法創作面向。明天順四年(1461)時年35歲的沈周,為友人碧天上人繪製山水掛軸(圖6),題詞曰:「石梁苔雨歇,平跨古松陰。靜了千翻具,閒迂一錫金。澗聲秋滌耳,山色晚經心。不待沃州去,幽期從此尋。」畫家以仿王蒙(1308-1385)筆法,描繪叢山峻嶺,一名僧侶身著紅袍,戴笠拄杖立於石樑上,抬頭觀望眼前的高聳巨松。30年後沈周又賦詩寫道:「三十年前寫此山,山房重看石仍頑。山翁那得長如此,當被青山笑老顏。此圖距今已三十一年,余亦六十五齡。頭童齒齒,不復如故吾矣。」表達友誼長存與時光流逝之嘆。

圖6 明代 沈周1461年作〈贈碧天上人山水〉,掛軸,紙本水墨,125.5×28.3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展覽中一套清代金農(1687-1763)所繪冊頁,也是引起觀眾討論的焦點之一,畫題包括東晉陶淵明(365-427)〈歸去來辭〉、唐代白居易(772-846)〈琵琶行〉、宋代歐陽修(1007-1072)〈醉翁亭記〉與明代宋濂(1310-1381)〈閱江樓記〉等歷代知名文學作品。此處展示的畫頁(圖7)以宋代蘇軾(1037-1101)〈赤壁賦〉為主題,畫家以其特有如金錯刀的渴筆八分書法,於畫幅右側全文抄錄撰寫蘇文。左方則圖繪文人雅士泛舟臨遊赤壁之景。整體布局大膽新穎,圖文雖填滿畫面,但不顯壅塞侷促。且筆墨色調質樸,流露雅緻古意,充分展示其個人對於詩、書、畫藝之天賦異稟。

圖7 清代 金農1736年作〈蘇軾赤壁賦〉,冊頁,紙本水墨,17×22.5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到了近現代,中國畫家仍然親力實踐三絕精神,李可染(1907-1989)〈無限風光在險峰〉(圖8)可為代表。本幅約完成於1961年,主題取自毛澤東(1893-1976)詩作:「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李氏從小學習傳統山水畫,入學上海美專與杭州國立藝專後,始接觸古代水墨畫的革新議題。1960年代之際,他把古代「積墨法」與自創「積色法」結合,開創個人風格。此畫以濃墨線條為基,描繪山林田野輪廓,後再以青綠敷染設色。通篇墨氣淋漓,一氣呵成。

圖8 李可染約1961年作〈無限風光在險峰〉,掛軸,紙本水墨設色,70×46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IV旅行風潮:名山勝景

明清時期逐漸興起旅遊風尚,尤其中產階級特別鍾愛名勝古蹟與史蹟景點,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閒活動。許多藝術家也以此機會,創作大量精彩作品,留作紀念回味,更邀觀眾共襄盛舉。清代梅清(1624-1697)《宣城勝景》圖冊,共24頁,約製作於1679年至1680年間,主要描繪其家鄉安徽宣城的名山勝地。此處呈現「黃谷坑」一景(圖9),根據畫家自述,本地位於「華陽最深處,其高嶺為熨斗坪」。梅清採創新視點與出奇構圖,以對角橫切的方式,捕捉山稜的崎嶇陡峭與步道的蜿蜒曲折。此外散落峰頂的青綠苔點,在遼闊無際的空間中,顯露盎然生氣。畫幅中央站立道上的人物,彷彿邀請觀眾加入這趟美景旅程。

圖9 清代 梅清1679至1680年間作《宣城勝景》冊頁之「黃谷坑」,紙本水墨設色,27×54.5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另一件描寫家鄉景緻的展品,是清代蕭雲從(1596-1673)〈歸寓一元〉,此卷長幅超過14公尺,繪寫藝術家故土安徽宣城與當塗近郊的景點。畫上共有47首題詩,內容除了寫景,另有懷古、悼亡、即事抒情或山水田園等題材,可謂集創作者心聲之大成。若以名勝古蹟為計,圖中亦出現約30多處的史蹟實景。例如「落虹橋」(圖10右),蕭氏以質樸筆法和淡雅設色,描繪鄉里熱絡景象。男女老少穿梭於橋上,河間亦有垂釣魚艇,兩岸則屋舍寺院遍布,傳遞隨和友善的親切感,誠如題詩所云:「雙虹落彩聚靈機,萬壑源頭到此歸;霧湧蜃樓天際近,雲封山色隱青暉。」

回到當代社會中,策展團隊以海波(1962-)〈藍橋〉(圖10左)作為呼應。海波出生於吉林長春,曾求學吉林藝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擅長以攝影為創作媒介,探討時光流逝與人、事、物的變化歷程。作品中藝術家以詩意朦朧手法捕捉行人過橋的景象,將平淡的當下瞬間,轉化成不凡的永恆久遠。海波常把極易被忽略的鄉野景觀、人物,凝聚呈現出某種特殊的懷古歷史感,帶給觀者一種溫情觸動。若與上述蕭雲從作品相較,兩者一靜一動,一簡一繁,反映創作表現上的明顯對比。

圖10 (左)海波2004年作〈藍橋〉,數位輸出,130×130公分,藝術家版權所有。圖/Fondation INK。
(右)清代 蕭雲從1656年作〈歸寓一元〉(局部),手卷,紙本水墨設色,23.5×1302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出生於上海、活躍於美國的畫家李華弌(1948-),曾於1990年代數次攀登黃山,深受當地奇峰煙雲的絕勝風景感動。之後他便以山川勝地為靈感,創作一系列如夢如幻的水墨作品而成名藝壇。本次展出的〈山水〉(圖11)繪製於2009年,李氏以北宋巨碑山水畫傳統為宗,融和西方繪畫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神,展現既鉅細靡遺又幻化迷離的心象山水。透過不斷親身探訪名山大川,藝術家得以領悟宇宙自然的氣韻真理,並以筆墨抒發於紙上,體現個人感通天地的胸中丘壑。

圖11 李華弌2009年作〈山水〉,紙本水墨設色,68.6×129.5公分,藝術家版權所有。圖/Fondation INK。

V崇古:師法前人

中國藝術裡的「崇古」傳統,向來是歷代創作者思考的主題之一。經由向往昔大師的臨摹學習與取法借鏡,加上自身的領悟天分與努力不懈,畫家們從中激發出無盡的創作能量與個人嶄新的詮釋。以清代王原祁(1642-1715)〈仿古山水〉(圖12)為例,畫上題跋表明他是以元代黃公望(1269-1354)、倪瓚(1301-1374)與明代董其昌(1555-1636)為師法對象,取其各自筆墨長處與風格特點,最後展示自己吸收前朝諸大師的傑出畫藝。圖中用筆細膩,敷色雅緻,皴法苔點合宜到位,構圖採一河兩岸形式,通篇古意盎然而極富真趣。

圖12 清代 王原祁1706年作〈仿古山水〉,掛軸,紙本水墨設色,93×44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從小鍾情於山水的當代藝術家黃岩(1966-),吉林人,長春師範學院畢業。除了以紙張為畫底,1998年至1999年間,他以水墨繪製於身體上,試圖把傳統山水畫、行為藝術與攝影等眾媒材相互結合,創造出「中國山水─紋身」系列作品(圖13)。以肉身為畫布,山水為主題,黃岩想要探討人與自然的對話和互動。不同的肢體擺動,也會組成相異變化的山水構圖,提供觀者一種流動性的想像空間,呼應中國古典繪畫透視裡的散點移動特色。與上述王原祁〈仿古山水〉對應看來,可發現彼此間存在許多藝術共性。

圖13 黃岩1999年作〈中國山水─紋身7號〉,C型沖印,80×100公分,藝術家版權所有。圖/Fondation INK。

另一個以實驗創新技法注入水墨藝術的著名臺灣畫家劉國松(1932-),1967年完成〈雪景〉(圖14),師法古代畫師的簡約、飛白及渲染等筆墨傳統,再加入當時西方抽象藝術的概念精髓,創造令人驚豔的山水新風格。畫中他以變化多端的靈活視角捕捉山川景物,且用快速大膽的筆觸來增添磅礡氣勢。此外朦朧暈染的水氣與注重細節的表現,更顯抒情詩意。經由反思與回顧傳統文化的美學元素與藝術手法,劉國松在創作中塑造出強烈的時代感與當代性,且不斷地與時俱進,發揮無窮想像力。

圖14 劉國松1967年作〈雪景〉,掛軸,紙本水墨設色,44×43公分,Charles A. Drenowatz捐贈,里特貝格博物館藏。攝影/Rainer Wolfsberger。(蘇黎世里特貝格博物館提供)

總結本展的最終作品,乃是楊泳樑(1980-)〈蜃市山水〉(圖15)。楊泳樑出生上海,專擅影像創作,其「蜃市山水」系列應該是他近年來最具話題性的創作。以傳統山水繪畫構圖為基底,利用數位技術取代箇中元素,例如山巒幽谷成為高樓大廈,或是層巖叢樹化成電桿機械。身處於無可避免的工商業推展、城市都會聚集及全球化進程中,當代社會生活距離往昔的理想自然環境越來越遠。尤其面對眼前棘手的空汙暖化等環保問題,我們是否能自古代山水藝術中獲得啟發?觀眾或許可從展覽裡找到回應。

圖15 楊泳樑2010年作〈蜃市山水〉,錄像影音,3:23分鐘,巴黎DSL收藏,藝術家版權所有。圖/楊泳樑工作室。

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的山水風景特展

展期│2020.09.11-2021.01.21
地點│蘇黎世 里特貝格博物館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林逸欣( 7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