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糧倉」被拆後,促使筆者想要將已知的台灣糧倉文資類型與歷史做簡單探討。
糧倉是基於保存稻穀及農作物的儲存空間,這一類建築,在興建的過程並不會以美學及藝術為優先,注重的是如何保存糧食的科學。在台灣,糧倉當然是米食文化的一部分, 已知的台灣文資糧倉的類型與歷史約略有下面幾類:
《番社采風圖》的「舂米」。(©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 台灣...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思想受殷海光「是什麼,就說什麼」影響。搶救文資是主要日常,教書、寫文章是餬口。自認文章針砭時弊,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各地政府頭痛的文化恐怖份子。